-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教育政策藍皮書.20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13102
- 條形碼:9787572013102 ; 978-7-5720-131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教育政策藍皮書.2020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委托研究項目,由華東師范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與華東師范大學教育治理研究院聯合組織力量研究編撰。 全書就教育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學校體育工作、學校美育工作、勞動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中小學辦學活力、教育治理現代化、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13個核心領域展開,旨在聚焦與跟蹤我國2020年度重大教育改革和教育宏觀政策,以數據和案例呈現其執行情況,分析影響政策執行的社會政治因素與政策執行成效,動態反映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發展趨向,形成宏觀教育政策研究的咨詢報告。
中國教育政策藍皮書.2020 目錄
中國教育政策藍皮書.2020 節選
導言 為學正如撐上水船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整個社會陷入危機,教育領域同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頓。誠如朱熹的名句“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所描繪的: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會同相關機構密集出臺了一批新政,借助教育政策的組合力量,瞄準教育改革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強化教育改革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與協調性,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困局中謀發展促發展,為教育優先發展破解難題、謀篇布局,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各級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積極應變,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效實施“停課不停學”,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教育振興,進一步加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完善立德樹人育人機制,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加快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持續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建設,圓滿完成各項事業發展任務,為引領“十四五”期間教育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全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生活帶來威脅和影響,整個教育系統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兩條戰線上,守護億萬學生身心健康,支撐起世界上規模*大的在線教育,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推進教育事業全面有序發展。 (一)穩步落實大中小學“停課不停學” 教育系統是全國疫情防控的關鍵領域,處理過程稍有不當,會直接影響抗疫效果。面對持續惡化的疫情形勢,政策的實效性折射出整個教育系統的危機應變能力。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標志事態嚴峻,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在寒假伊始就作出大中小幼適當推遲春季開學的戰略決策。“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成為教育部門應對疫情防控延期開學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組織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在線課程2.4萬余門,覆蓋了本科12個學科門類、專科高職18個專業大類。2月4日,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號),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充分利用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在慕課平臺和實驗資源平臺服務支持帶動下,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2月12日,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基廳函〔2020〕3號),全面落實“停課不停學”工作,要求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專用電視頻道、部分省市和中小學校網絡學習平臺、電子版教材等學習通道。2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頻道接收傳送工作的通知》(廣電辦發〔2020〕23號),要求全國各有線網絡傳送機構切實做好中國教育電視臺第四套節目空中課堂頻道(CETV-4)的接收傳遞工作,打通網絡與電視“雙渠道”,保障農村及偏遠地區學生的居家學習。3月6日,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20〕4號),總結推廣了前一階段“停課不停學”的典型經驗,為深入推進在線教學提供參考。價值取向的正確與否是教育危機決策的關鍵,直接影響了決策效果。在這場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教育實驗中,“停課不停學”政策,以及對疫情的發展形勢和民眾的心理反應的預判精準,傳遞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政策價值取向。在政策出臺前做的大量鋪墊工作,以及此后針對教學資源供給、平臺升級、青少年近視、政策推進經驗的及時跟進與反饋,體現了政策的系統性。此外,“停課不停學”政策得以在多機構、多部門、多地區順利推進,也得益于教育部及其相關部門統籌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內部協調性。 (二)大力保障在線教學質量 為了提升在線教育教學質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擴大在線教育資源是首要任務,教育部會同財政、工信等相關部門,從經費、技術、教師等多個層面出發,保障在線教育教學質量。 2020年2月6日,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教技廳函〔2020〕7號),提出加強對國家教育資源公共平臺的網絡保障服務,匯聚社會各方資源,支持線上教學工作。2月7日,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切實做好學校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財辦教〔2020〕11號),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要求地方各級財政、教育部門及時研究制定學校疫情防控經費保障政策措施,支持學校確保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疫情防控。2月10日,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師工作若干事項的通知》(教師廳函〔2020〕2號),要求因地制宜組織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做好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和師訓資源開放共享工作。2月14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發布《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師培訓工作的通知》(教師司函〔2020〕4號),要求調整國培項目安排,因地制宜開展教師在線教學培訓。3月17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20〕5號),要求切實加強教學保障,科學有效安排教學時間,做到教學內容適當、教學時間適當,保障課堂教學質量。 (三)組織推進健康公平高考 高考關系著國家人才選拔與社會公平,關聯著千萬學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雖然“停課不停學”降低了疫情的影響,但在線教學與集中備考存在明顯差異,加上各地在線教學經驗與水平不同,學生的復習效果難免受到影響。為了*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農村地區和貧困地區考生復習備考的影響,切實維護師生生命健康安全,在“健康**”和“公平**”的理念下,教育部決定將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這是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以來規模*大的一次延期,決策的背后不僅是對考生和家長關切的回應,也體現了深刻的人文關懷和教育公平的價值追求。 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大中小學全學段全面開展復學復課工作。在“分級分類分區、錯峰錯時錯段”政策引導下,到2020年6月,整個教育體系穩步進入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各項工作中,高考工作的組織實施也被提上日程。2020年的高考殊不尋常,報名人數1071萬人,比2019年增加40萬。全國設考點7000余個、考場40萬個,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范圍內規模*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不僅要嚴格執行命題、制卷、試卷保管、施考、閱卷等各環節的管理,確保考試組織萬無一失,還需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6月11日,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陳寶生提出確保“健康高考”“公平高考”“平穩高考”“溫馨高考”和“誠信高考”的工作要求。7月5日,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2020年高考防疫家長關鍵提示10條》,從健康檢測、衛生習慣、防疫知識、送考安全等多個角度確保考生和考務人員掌握防疫**技能,為順利舉行高考提供安全保障。*終,教育戰線以*嚴格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以*嚴格的標準確保考試安全、公平、科學、規范,贏得了疫情防控和高考工作的雙勝利。
中國教育政策藍皮書.2020 作者簡介
范國睿,教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首席專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教師教育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政策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教育學會副會長等。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上海市領軍人才。主要研究教育學原理、教育政策、學校變革與發展等,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重點課題等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30余項,出版《教育生態學》《從規制到賦能:教育制度變遷創新之路》等著作、《教師教育研究手冊》等譯著20余部,主編《教育政策觀察》《中國教育政策藍皮書》、Handbook of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等,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七屆高校優秀教師獎、國家圖書獎、上海圖書獎、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北京師范大學“明遠”教育獎、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項。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