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管理者之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3998
- 條形碼:9787516423998 ; 978-7-5164-239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管理者之鑒 內容簡介
作者以全面深入的管理實踐,解剖數十個典型的管理事件,歸結經驗與教訓,提出相應的需要思考和回答的問題。這些典型的管理事件共涉及11章,包括“理論與方法”“企業文化”“戰略管理”“組織架構”“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生產運營”“信息化系統”,基本覆蓋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領域,且既按照真人真事的因果、時間或空間關系進行鋪陳,又在具體情景展開時增添一些戲劇性描述,做到“大事不虛構,小事不拘泥”,力求發揮“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使管理者,尤其是企業管理者,以及有志于未來成為企業管理者的讀者可以從中有所收獲,以幫助其成功管理企業。
管理者之鑒 目錄
第1 章 理論與方法 001
1.1 學習,學習,再學習 001
1.2 問題就一個字:空 004
1.3 你知道當“大兵”與做“小將”的區別嗎 008
1.4 哪個人可以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安逸”地工作 009
第2 章 企業文化 015
2.1 企業精神長成記 015
2.2 “超越自我”的故事 019
2.3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023
2.4 業績是我們對人對事評價的唯一標準 029
2.5 商標的“變臉” 033
第3 章 戰略管理 037
3.1 企業定位與自身發展休戚相關 037
3.2 在戰略的指引下 041
3.3 它會變成“白天鵝”嗎 045
3.4 從兩篇《致股東》中傳遞出來的戰略思想 047
3.5 是要“怒放的生命”,還是要“經典永流傳” 057
第4 章組織架構 075
4.1 對一個企業組織架構的解析 075
4.2 問題的關鍵 079
4.3 是設一個車間,還是建一個子公司 083
4.4 因專項工作集結起來的團隊 088
第5 章 行政管理 093
5.1 當負面輿情來臨…… 093
5.2 禮品管理的學問 098
5.3 梁向清的無奈 099
5.4 要像戰士執行命令一樣 103
第6 章 人力資源管理 107
6.1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石 107
6.2 “知天命”很重要 112
6.3 企業*看重的員工品質 114
6.4 碰上了“不本分”的員工 118
6.5 考核激勵中的那些事兒 128
6.6 “我不走了” 139
第7 章 財務管理 143
7.1 擱淺的海外上市計劃 143
7.2 投,還是不投 158
7.3 參與PPP 項目投資,你敢嗎 168
7.4 財務總監的“三板斧” 181
7.5 本—量—利和邊際貢獻,預算編制中的“勝負手” 185
7.6 財務報表可以告訴你什么 188
第8 章 市場營銷 213
8.1 劃過天際的一顆流星 213
8.2 我們是被代理商“!绷藛 219
8.3 直銷,效率與利潤的天梯 227
8.4 從推銷員到營銷總監 230
第9 章 產品研發 235
9.1 產品研發模式,是跟隨還是領跑 235
9.2 由合作開發成果的權屬爭議,看“巨龍”威風不再 239
9.3 一個企業的產品研發項目管理辦法 253
9.4 只有設計的標準化,才有未來的產業化 260
第10 章 生產運營 263
10.1 擺在老施面前的問題 263
10.2 讓“流程再造”的旗幟高高飄揚 267
10.3 過多的存貨往往會成為自己的“死穴” 271
10.4 生產體系該如何應對市場需求多樣化帶來的挑戰 275
10.5 這樣做就可以保證不再發生傷亡事故了嗎 279
第11 章 信息化系統 287
11.1 就像一只啄木鳥 287
11.2 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ERP 嗎 291
11.3 用“桌面云”來構建企業的IT 用戶終端系統 300
11.4 為何E-Learning 幾乎無人問津 304
管理者之鑒 節選
學習,學習,再學習 史永正從國內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后通過校園招聘進入了喜馬拉雅集團(公司)a 人力資源部工作。他一米七九的個頭,走路帶風,不戴眼鏡,清雋的面龐上一雙明亮的眼睛透出了十足的英氣。他的到來,對做事政策性強、普遍嚴謹,有時甚至讓人感覺有些“刻板”的人力資源部來說,就像吹進來“一股愜意的風”。 上班天,史永正見到了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唐雙全。唐雙全熱情歡迎史永正加盟喜馬拉雅集團,并向他介紹了人力資源部的基本情況,安排他負責集團總部員工的招聘工作。聽到這一安排,史永正還是很高興的。因為這符合他內心的期望。他一直對自己的形象和口才充滿信心。他喜歡和“外人”打交道,更何況在大學時,他就對人員招聘的課程感興趣,在這方面他沒少下功夫。相對其他人力資源的課程,他認為對與人員招聘相關的課程自己學得更多、也學得更好。于是,當史永正從唐雙全辦公室走出來的時候,他的臉上帶著笑意,嘴里哼著曲子,走路更輕快了,自己都覺得像是在飛……但兩周以后,周圍的人就不怎么能看見他臉上的笑意了。一個多月以后,大家竟能發現他臉上掛著的一絲苦意,感覺他整個身心似乎也顯現出了某種疲態。 沒過多久,關于史永正的“故事”就飄進了唐雙全的耳朵里:“他篩選簡歷的效率太低,別人一天干完的活,他三天都干不完。據他自己說‘還經常加班加點,有時候連午飯也沒時間吃……’。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干活的?”“小史初試后推薦給用人部門復試或進一步面試的人,用人部門很多都不認可,認為這些人的學識經驗,尤其是業務能力達不到要求,說是‘白白耽誤大家的時間,現在任務這么緊,大家都挺忙的’!薄八捌谂c應聘者溝通不夠,招聘到的人入職后不愿意服從業務部門的安排,說‘家里孩子小,還總生病,一生病就發高燒、咳嗽、喘不上氣來,要趕緊跑醫院……所以,實在不能經常出差!膊恢佬∈烦跏窃趺礈贤ǖ模科鋵嵥壅f的,都有點‘話癆’!薄靶∈酚袝r忘了對應聘者做背景調查,結果應聘者入職后發現有的履歷不實,還有的學歷造假。這問題就嚴重了!就像業務部門說的,‘這涉及個人誠信。誰還敢把業務,哪怕是一單小業務交給這種人去干?這我們也不放心! 唐雙全打電話把史永正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這一次,唐雙全熱情依舊,但史永正卻不如上一次那樣輕松、自如了。他低頭站著,手垂在身體兩側,一言不發?吹绞酚勒@樣,唐雙全先招呼他坐下,然后笑著對他說:“怎么了?小史,干嗎這么垂頭喪氣,你那活力四射的勁頭跑哪兒去了?”史永正:“我……”“是工作遇到問題了吧?沒關系。別說工作了,我們人生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問題不怕,把問題解決了,工作就進步了,人生也就順暢了。是吧?”“是的……”“我也聽說了一些你工作上的事情。發生這些問題,小史,你自己認為會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我缺乏經驗,工作能力也不夠。”“這是一定的。其實所有人都有工作經驗不足或工作能力不強的問題。這一點,對剛參加工作的人來說可能會更明顯。但我要強調的是,發生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你在大學里學習的理論和方法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史永正抬起了頭,疑惑地看著唐雙全,嘴角動了一下,但沒有說話。盡管如此,唐雙全還是從史永正的表情里讀出了他想說的話,“是嗎?不會吧。我可是科班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的。大學四年,我所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不少了,尤其是人員招聘方面的理論和方法精研得更多……”于是,唐雙全看著史永正的眼睛說:“小史,你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但結果就是這樣的。例如,你篩選一份簡歷的時間是別人的三四倍,你想過這是為什么嗎?是你閱讀速度慢,還是你看東西更認真?我認為都不是。是因為你只看一遍,往往還無法判斷應聘者是否符合招聘崗位的要求,包括應聘者的學識經驗、工作能力、性格特征等,尤其是對你還不夠了解知識背景的那些專業崗位的應聘者,如招聘一位軟件開發人員,要求懂C、C ,而應聘者說他懂Java 和VB,這可不可以呢?你不知道,所以,你不得不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還要向應聘者了解,再向招聘部門求教,這樣花費的時間肯定就長了。” 史永正仍沒有說話。唐雙全接著說:“同樣,你認為簡歷合格,甚至你初試合格后推薦給用人部門的一些應聘者,你對其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也不能準確把握,所以才會出現很多用人部門在復試或進一步面試時不認可的情況。我就聽說財務部希望招聘一位負責成本會計的主管,你卻給他們推薦了兩位分別在政府機關和貿易公司工作較長時間、對費用會計很熟的人,他們自然無法認可了! 這時,史永正搭了腔,“我當時覺得都是做會計業務,成本會計和費用會計應該是大同小異的吧!碧齐p全笑了笑,說:“可你‘覺得’不行,要人家財務部‘覺得’才行,何況你覺得的并不對。這兩種會計業務在有些方面差別是很大的,隔行如隔山,就像內科醫生接不了外科手術,動不了手術刀一樣!薄八裕碧齐p全接著說,“我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即便你是人力資源管理科班畢業的,但僅靠大學里學到的那些理論和方法還不夠。尤其你從事的是人員招聘工作,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應聘者,需要了解集團總部不同部門和不同崗位對應聘者的要求,需要準確把握每一名應聘者與每一個招聘崗位之間的匹配度,是正好匹配,還是高配、低配?如果不是正好匹配,會帶來哪些問題?如果匹配度不夠,現在相對合適的這位應聘者還有沒有培養、上升的條件和空間?等等,這些都離不開你自己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史永正點了點頭。 唐雙全繼續說:“參加工作以后再學習,如果學習理論,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回到大學選修一些課程;也可以通過公司組織的外訓和內訓學習。當然,更多是靠自學。建議你制訂一份讀書計劃,定期讀完一本專業圖書。這貴在持之以恒,要堅持不懈。如果是學具體做法,可以多看看自己周圍的人是怎么做的,他們做的程序怎樣,利用了什么工具,結果又如何,有什么值得總結或借鑒的地方?我看我們人力資源部每月一次的部門內交流就搞得不錯,把一些大家經手過的典型案例拿出來討論,既可以規避再犯類似錯誤,又可以集思廣益,開闊思路,提高業務水平。上次部門內交流你正好出差,沒能參加,下次一定要參加,好也做個典型發言,講講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讓大家幫你把把脈。”“當然,”唐雙全后說,“學習具體做法,也可以‘走出去’或‘請進來’,向別人請教,看看別的企業是怎么做的,都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什么經驗和教訓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一定要謙虛、好學,我以前生長在農村,記得有一條農家諺語是這樣說的,‘越是飽滿的穗,頭越低’,大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史永正笑了。問題您如何評價唐雙全對史永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所做的原因分析?您認為唐雙全為史永正開的“藥方”正確嗎?如果不正確,您的建議是什么?
管理者之鑒 作者簡介
張曉成,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在近40年的工作經歷中,先后擔任助理工程師,高校經濟管理研究所工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廠長助理、副廠長,企業行政辦公室副主任、產品項目部總經理、研發中心主任、企業管理部總經理、資本運營部總經理,公司綜合管理部總經理、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總裁助理、副總裁,董事、執行董事,公司執委會委員、預算委員會委員和投資委員會委員,以及若干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法人代表)。其工作領域幾乎囊括了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既是從事企業頂層管理工作的“睿智型人物”,又是解決各種企業運營實際問題的“行家里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