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創業服務平臺價值共創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31923
- 條形碼:9787030631923 ; 978-7-03-06319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業服務平臺價值共創 內容簡介
本書以問題為導向,以價值共創為理論視角,以案例研究為主要方法,圍繞創業服務平臺生態系統“為什么構建-構建什么-如何構建-如何突破困境-政策如何創新”五個緊密相關的問題,根據生態系統的四個要素(參與者、活動、位置與關系),選取典型案例分別探討了四類創業服務平臺的主要參與者之間的價值共創過程,根據參與主體從1個、2個、3個到N個的不斷增加,服務平臺生態呈現出“點-線-面-體”的演進路徑。試圖突破創業服務平臺生態構建中面臨的三類矛盾:創新瓶頸與能力缺失的矛盾、創業資源的冗余與約束的矛盾、大規模生產與個性化定制的矛盾。 本書能為從事創業服務、平臺賦能與價值共創的創業服務機構,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公司內部創業與政府經濟主管部門的專業人士提供有益的指導。
創業服務平臺價值共創 目錄
**章 為什么構建創業服務平臺生態系統 1
**節 政府重視:建設服務平臺是國家戰略舉措 1
第二節 問題嚴重:服務內容和質量存在較大差距 2
第三節 理論滯后:現有研究未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3
第四節 研究意義:重要而緊迫的現實亟須理論指導 4
第二章 構建什么樣的創業服務平臺生態系統 5
**節 參與者:利益相關者 6
第二節 活動:價值共創 8
第三節 位置:網絡節點 9
第四節 關系:網絡效應 12
第三章 創業服務價值共創促進創新轉型 20
**節 創業瓶頸識別與轉型能力提升 20
第二節 知識服務價值共創過程模型 34
第三節 知識服務價值共創促進創新績效 43
第四章 創業服務平臺價值共創路徑 52
**節 創業平臺、創業者與消費者價值共創的實現路徑 52
第二節 電商服務平臺生態價值共創路徑 63
第三節 創業服務平臺生態構建路徑 74
第五章 突破創業服務平臺構建困境 88
**節 知識服務價值共創突破創新瓶頸 88
第二節 創業平臺賦能突破創業資源瓶頸 99
第三節 “互聯網 + 價值”共創促進大規模定制 118
第六章 創業服務平臺建設的政策創新 140
**節 創業服務平臺建設政策梳理、評價與創新思路 140
第二節 長沙市創業服務平臺建設政策創新的實踐總結 143
第三節 湖南省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的創新設計 147
第七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159
**節 研究結論 159
第二節 研究展望 161
參考文獻 163
后記 177
創業服務平臺價值共創 節選
**章 為什么構建創業服務平臺生態系統 **節 政府重視:建設服務平臺是國家戰略舉措 創新創業發展既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也是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的緊迫任務。國務院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表示,“支持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改善創業和發展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服務平臺在解決中小企業共性需求,暢通信息渠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發展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國務院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依法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基金的資金來源包括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基金收益、捐贈等。中央財政安排資金150億元,分5年到位,2012年安排30億元”“到2015年,支持建立和完善4000個為小型微型企業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培育認定500個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我國為了應對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與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所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下簡稱“雙創”)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創新創業。習近平在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一是市場要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二是創新要實,推動全面創新,更多靠產業化的創新來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長點,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三是政策要寬,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 李克強在浙江考察時強調,“以大眾創業培育經濟新動力,用萬眾創新撐起發展新未來” 。為此,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推動創新創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創新創業的高潮。《全球創業觀察2016/2017中國報告》表明,2016—2017年度,中國早期創業活動指數為10.5,創業型員工比例為1.2,成熟企業擁有比例為7.5,總體創業活躍程度處于G20(20國集團)經濟體中間水平。國家鼓勵培育壯大企業內部眾創空間:通過企業內部資源平臺化,積極培育內部創客文化,激發員工創造力;鼓勵大中型企業通過投資員工創業開拓新的業務領域、開發創新產品,提升市場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建立健全股權激勵機制,突破成長中的管理瓶頸,形成持續的創新動力。眾創空間是國家實施“雙創”戰略的重要舉措,各地的眾創空間作為國家**批“雙創”示范基地的先行者已經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第二節 問題嚴重:服務內容和質量存在較大差距 在“雙創”的政策號召下,不同企業紛紛進入創業孵化服務領域,創業孵化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發布的《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2018》指出,2017年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總數已達4069家,相比2016年增長了24.8%;眾創空間已達5739家,全國孵化器面積達到1.18億平方米,在孵企業17萬家,眾創空間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每年服務41萬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 然而,很多創業孵化服務建設仍處于舉步維艱的狀態。2016 年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眾創空間發展白皮書》、2017年麥肯錫出品的《中國創新平臺的過去與未來》報告發現眾創空間存在以下問題:①平均入駐率低,有的僅為30%,真的成了眾創“空”間;②運營者專業素質良莠不齊,充當“二房東”、簡單“拉郎配”,無力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增值服務;③運營主體缺少創業者所需的關鍵性資源,過度依賴政府補貼,自身的服務能力和盈利模式尚未形成。總之,很多孵化器只是通過政府“輸血”度日,自身缺乏持續健康的“造血”功能。為此,2018年9月18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重點強調要提升支撐平臺服務能力,推動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小企業融合的“雙創”新格局。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過去,政府習慣于直接配置資源,喜歡對微觀經濟活動進行干預,存在“越位”、“錯位”和“缺位”問題。現在,政府的思維方式與政策措施面臨重大調整,創業服務平臺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急需創新轉型。平臺發展有兩個階段:一是網絡效應引爆前的初創期,二是網絡效應引爆后的成長期。我國絕大多數創業服務平臺都尚處在初創期,面臨“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兩難困境:平臺未能形成創業服務機構的集聚,使得創業企業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平臺集聚的創業企業數量較少;平臺集聚的創業企業數量較少,使得創業服務機構無法集聚,導致平臺雙邊市場無法形成,創業生態系統得不到培育。而國家把建設創業服務平臺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戰略舉措,創業服務平臺卻缺乏“價值共創”這個安身立命之本,導致中央、省、市各級政府的扶持政策難以落地、扶持資金的使用效率與效益不佳。各地政府基本上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對創業服務平臺構建缺乏科學界定和系統研究,嚴重影響到國家政策的真正落地。 第三節 理論滯后:現有研究未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創業服務體系研究。對比初創企業的幫扶效果,發現政府間接資助方式對企業研發資金投入更易產生“杠桿效應”(周海濤和張振剛,2015);對比不同國家的創新政策及其實施效果,發現私人或半公共部門相比政府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創新(Freitas and Tunzelmann,2008);政府主導的服務無法滿足創業企業實際需要,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驅動,提供能解決實際難題的有效服務(Hessels and Parker,2013);創業服務模式以政府主導為主、市場主導與混合主導為輔,應增加專業機構在服務提供商的比重,政府逐步淡出服務提供商角色(朱永華和王燕燕,2009)。學者從創業企業融資服務方面提出了集群融資、供應鏈融資、非正式股權融資等各種可能性(陳曉紅等,2008;Wehinger,2012);從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提出了四主體協同創新、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等(陳曉紅和解海濤,2006;李文元和梅強,2009);林漢川等(2003)提出要立足于改善市場環境,依托社會資本、構建創新網絡,減免稅等方面完善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從創業企業服務體系提出政府、市場、社會組織之間互相補充、分工協作、相互協調,共同構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組織結構體系(韓國明等,2009;劉志榮,2011)。 (2)創業服務平臺研究。宋東升(2013)從政府主導視角提出資源聚合、企業化運行和外部監管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運行機制;張仁壽(2012)認為區域科技創新平臺機制以市場為主,政府為輔;范思立(2013)提出把政府支持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以創業服務平臺與網絡方式,利用有限的政府資源撬動潛力無限的社會資源,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陸勇(2012)以江蘇為例分析了創業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的四種模式(需求滿足、項目對應、租賃外包和互聯網);潘笑芳(2012)認為,平臺要提供組織制度及人才保障,打造豐富產品池。政府應著力推進平臺建設的專業化和網絡化(易鳴,2009),提高創業服務平臺效率(付鮮鳳和梅強,2012),創新創業服務模式,打造創業生態系統(周文輝和王昶,2013),美國通過立法與政策等間接方式給創新創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3)平臺生態系統研究。平臺正成為引領新經濟時代的重要經濟體(Chakravorti and Roson,2004),平臺競爭的關鍵在于其延展性與規模性(徐晉和張祥建,2006),平臺戰略的構成包括兩個條件:雙邊市場和網絡效應(陳威如和余卓軒,2013)。Moore(1993)首次提出商業生態系統(business ecosystem)概念,創造性地闡述了商業生態系統的發展階段與企業戰略選擇;Iansiti和Levien(2004)分析了商業生態系統中的企業角色和戰略行為,認為平臺在商業生態系統中占據中心位置,為系統成員提供共享資產,創造價值并分享價值;美國政府在2011年的《美國創新戰略:確保我們的經濟增長與繁榮》中提出打造創新與創業生態系統;斯坦福大學謝德蓀(2012)認為,地區轉型要建立持續創新的生態系統,關鍵在于建立平臺,通過源創新促使金融生態系統與創新生態系統互動。 第四節 研究意義:重要而緊迫的現實亟須理論指導 一、理論價值 本書從界定平臺的內涵、類型與要素出發,引入價值共創理論,在厘清政府、社會與市場的邊界前提下,以平臺領導者的立場,構建創業服務機構、創業企業與政府部門等共同參與的價值共創型創業生態系統,通過價值共創形成雙邊市場和網絡效應,實現服務平臺的延展性,這是對平臺戰略、商業生態系統與價值共創理論的融合、擴展與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二、現實意義 為了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益與扶持政策的執行效率,真正讓服務平臺成為幫助創業企業創新的重要支撐條件,著力構建價值共創型服務生態已經成為重要而又緊迫的戰略任務。本書以創業成長為背景,以服務平臺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以挖掘創業發展瓶頸為需求切入點,以價值共創理論為指導,以“瓶頸突破解決方案”為服務產品創新點,以提升創業能力或創新績效為己任,發揮政府購買創業服務的杠桿效應與平臺的正向網絡效應,構建創業服務生態系統,形成創業服務機構與創業企業良性互動的雙邊市場,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與政府職能轉型在創業服務領域改革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新路。 第二章 構建什么樣的創業服務平臺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顛覆了傳統產業架構,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自從生態系統引入商業領域以來,已經逐漸形成兩大流派:一是以Moore(1997)為代表的學者,他們側重于從聯盟關系視角出發,認為商業生態系統就是聯盟組織網絡,強調傳統產業邊界的打破、相互依賴關系及共生關系潛力,立足于探索運用參與者個數、網絡密度、參與者中心度等指標衡量生態系統進入和開放性問題;二是以Adner和Kapoor(2010)為代表的學者,他們認為聯盟關系視角難以區分生態系統和網絡、平臺、雙邊市場等其他相近概念,他們更傾向于將生態系統視為一種結構,認為生態系統是由多個為了實現價值主張而進行互動的合作者所形成的聯盟結構,這一結構以價值主張為基礎,由參與者、活動、位置和關系四個要素構成。其中,平臺在商業生態系統中占據中心位置,為系統成員提供共享資產,創造價值并分享價值(Iansiti and Levien,2004)。本章根據Adner的觀點,按照生態系統的聯盟結構,分別從參與者、活動、位置與關系四個要素界定我們要構建什么樣的創業服務平臺生態系統。 創業生態系統是基于服務主導邏輯的拓展,在互聯網環境下成為價值共創研究的重要視角,繼Vargo和Lusch(2004)提出該概念后,學者開始深入相關理論研究(Lusch et al.,2015;McColl-Kennedy et al.,2015)。Vargo(2008)從服務科學視角將價值共創研究從二元關系轉向了網絡關系,強調服務系統內部和服務系統之間互動,然而,現實中服務交換和價值共創都會受到社會力量的影響,包括供應商和顧客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角色等都會影響其對價值共創的認識和行動(Edvardsson et a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