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4902
- 條形碼:9787516424902 ; 978-7-5164-249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本書特色
創業維艱,君子豹變!請看那些偉大的創業者們是如何創業并精心守護自己的企業的!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公司治理問題專家仲繼銀撰寫的一部關于企業創始人、創業、融資及公司控制的專著。作者近二十年來,專心于公司治理問題的研究,是這一領域里為數不多的幾位專家之一。 本書包括:公司治理與企業家精神,天生、歷練與謀劃創業,發明、創新與并購創業,合作、集體與持續創業,融資、管理與公司控制等章節,縱橫國內外,將創業與創始人(包括團隊)的核心要素做了清晰的梳理與闡發,對各種類型的公司及其創始人與創始團隊都具有啟發與借鑒價值,是一部相當實用的公司治理方面的工具書。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目錄
前 言 001
1 章 公司治理與企業家精神 001
1. 從企業經營失敗談起 003
兩次重大失敗與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建 005
從失敗中站起來的 3M 公司 006
2. 守規則,定機制,合作共贏 009
三位古典大亨的經驗 010
平等友善,著眼未來 012
守規則,定機制,防患于未然 014
002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3. 健全治理,化危為機 017
有效的吹哨人保護與警哨程序 019
危機中的董事會與管理層關系 021
應對危機:讓專業人士走上前臺 022
4. 董事會與公司的企業家精神 024
集體決策的董事會何以容納個人屬性的
企業家精神 026
富士通開發計算機和喬布斯重回蘋果時的董事會角色 029
保持規則,富有彈性 032
2 章 天生、歷練與謀劃創業 034
1. 天生英才 036
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創立微軟 038
扎克伯格:哈佛宿舍里的創業行動 043
邁克爾·戴爾:在校生創業 046
英格瓦·坎普拉德:17 歲男孩兒創建宜家 048
山姆·沃爾頓:創建沃爾瑪公司 050
創始人:創業、融資與公司控制 文
003 目 錄
2. 歷練成鋼 059
范德比爾特:從職業船長到航運大王 061
洛克菲勒:創建標準石油公司 066
松下幸之助:少年歷練與艱苦創業 071
李秉喆:歷經失敗,終創三星 075
古奇歐·古奇:白手起家創建古奇公司 077
ZARA 締造者阿曼西奧 080
3. 謀劃創業 083
杰夫·貝佐斯的謀劃創業 086
發明家與創二代:豐田父子 092
吉田五郎和御手洗毅:締造佳能 099
鬼塚喜八郎:從鬼塚公司到 ASICS 公司 105
3 章 發明、創新與并購創業 108
1. 發明家們 110
愛迪生與通用電氣的創立 112
霍列里斯、弗林特、沃森與 IBM 113
004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萊恩·博薩克和桑迪·勒納:創建思科 118
安德烈·米其林與米其林公司 121
亨利·雀巢與雀巢公司 123
歐仁·舒萊爾:締造歐萊雅 125
2. 慧眼識珠,創新者勝 128
喬布斯與馬庫拉:創建蘋果公司 130
克洛克:締造麥當勞 135
舒爾茨的星巴克傳奇 144
鈴木敏文:內企業家締造 7-11 150
柳井正:企二代的創新與轉型 155
3. 并購創業 160
杜蘭特:通用汽車公司的創建 162
匡特家族:并購創業 168
貝爾納·阿爾諾:入主 LVMH 175
尼古拉斯·海耶克:締造斯沃琪 180
005 目 錄
4 章 合作、集體與持續創業 190
1. 合作創業 192
西爾斯和羅巴克的持續友善 193
惠普之道:一山二虎,平等合作 197
索尼:井深大與盛田昭夫 213
佩奇和布林:谷歌的創建 217
2. 集體創業:卓越領導人的產生 219
金佰利的創始人們:從五位到四位 222
瓦倫博格集團的創始人與締造者 225
喬萬尼·安杰利一世與菲亞特 227
格奧爾格·馮·西門子與德意志銀行 230
奧博、奧德威、麥克奈特與 3M 公司 234
3. 合力與持續創業 239
可口可樂:發明人、創始人和締造者 240
美國運通的創始人與締造者 250
英特爾的創建 255
Twitter 的誕生 261
006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5 章 融資、管理與公司控制 267
1. 創始人控制 269
股權分散與控制權保持 269
創始人控制與職業管理 272
2. 融資與公司控制 274
亨利·福特:從創業者到公司控制者 277
扎克伯格:臉書的持續融資與牢固控制 298
谷歌:融資原則、上市機制和分級股份設置 310
3. 管理能力與公司控制 315
杜蘭特:通用汽車的失去、奪回與*終失去 318
喬布斯:被迫離開與重新執掌蘋果 333
思科:風險資本入主與創始人出局 339
古奇家族:從內訌到出局 345
4. 董事會:有效管控創始人危機 351
天才的創始人,未必是優秀的公司管理者 352
創始人:創業、融資與公司控制 文前
007 目 錄
創始人出局,公司可以繼續正常發展 354
創始人特權增加管控難度,但也并非無解 355
健全治理,把創始人危機的影響降到*低 357
參考文獻 360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節選
霍華德·舒爾茨出身貧寒,在紐約的窮人區長大。父 親高中沒畢業,一輩子藍領差事,從來沒有一年賺上過 2 萬美元。舒爾茨中學進入校橄欖球隊時,家里一時拿不出 錢來買隊服。舒爾茨從朋友那里借錢買了隊服以便按時入 隊,但他一直把衣服藏著,直到父母付得出錢后,才讓他 們看到。1971 年,星巴克咖啡店創立的同一年,舒爾茨憑 借橄欖球獎學金進入了北密歇根大學,專業是傳播學。 1975 年大學畢業后,舒爾茨先在密歇根工作了一年, 然后回到紐約,應聘進入了施樂公司的營銷部門。1979 年 開始,舒爾茨轉到一家名為柏士德的瑞典公司工作了三年, 并升任其一家下屬公司—漢默普拉特的副總裁和總經理, 年薪 7.5 萬美元,管理大約 20 個獨立銷售代表。 舒爾茨發現星巴克和克洛克發現麥當勞如出一轍。 1981 年,在漢默普拉特的工作中,舒爾茨發現位于西雅圖 的一家小零售商訂購了大量咖啡研磨機,其數量甚至超過 了梅西百貨公司。這個商家就是當時只有 4 個店鋪的星巴 克咖啡、茶和香料專賣店(今日星巴克的前身)。和克洛 克發現小小的麥當勞餐館竟然訂購了 8 臺奶昔攪拌機后的情形一樣,強烈的好奇心促使舒爾茨實地考察,一探究竟。 當時的星巴克并非今日這樣的餐飲店鋪,其主要業務 是出售烘焙好的咖啡豆和研磨好的咖啡粉。三位創始人是 1960 年代在舊金山大學讀書時的室友—杰瑞·鮑德溫、 戈登·鮑克和杰夫·西格。鮑德溫的專業是文學,當過英 語教師,擔任公司總裁。鮑克是位作家。西格在 1980 年 賣出了公司股份。他們沒有一個人想把公司做大,他們創 辦星巴克的唯一理由是,他們喜歡咖啡,想讓西雅圖有* 好的咖啡。1971 年,星巴克咖啡、茶和香料公司成立,同 年 4 月,位于西雅圖派克市場中的**家星巴克店鋪開業。 三位創始人各投入 1500 美元,向銀行貸款 5000 美元。開 設**家店時,只有西格是全職店員,鮑德溫和鮑克只是 業余從事。1972 年末,他們在靠近華盛頓大學校區的地方 開設了第二家店。 舒爾茨被星巴克的咖啡迷住了,他決心要加入這家公 司。為此,舒爾茨做了一年多的說服工作。1982 年 9 月 7 日, 舒爾茨放棄了在漢默普拉特待遇優厚的工作,從紐約來到 西雅圖,以大幅降低的薪水和預期能夠得到的小額股份, 加入了此時也還只有 5 家店鋪的星巴克。 (2)改造星巴克遇阻,創建天天咖啡館 1983 年春,舒爾茨出差到意大利,被意大利的咖啡吧 文化所震撼。回到西雅圖后,舒爾茨又花了一年時間說服 老板鮑德溫,讓星巴克店不再只是出售烘焙好的咖啡豆, 而是同時供應煮好的咖啡。1984 年 4 月,星巴克在西雅圖 市中心位置開設第 6 家店時,在 1500 平方英尺的總營業面 積中,辟出了 300 平方英尺的面積用于咖啡吧,供應煮好 的咖啡飲品(意式濃縮咖啡)。盡管舒爾茨的試驗很成功, 顧客滿門,但鮑德溫還是不同意星巴克從一個純粹的咖啡 烘焙商轉型為兼營咖啡成品的餐飲企業。 郁悶和挫折中的舒爾茨,在一個運動俱樂部中認識了 考特·格林伯格,一位從事公司融資業務的律師,與比爾·蓋 茨的律師父親是老搭檔。從與格林伯格的交流中,舒爾茨 開始下定決心要自己創建一家企業,開幾家供應成杯咖啡 和咖啡飲品的店面。星巴克的老板鮑德溫和鮑克不愿意星 巴克自身轉型供應咖啡飲品,但是對舒爾茨個人出去創業、 開設咖啡吧的想法很支持,保留舒爾茨的工作,直到 1985 年下半年其新公司的辦公室完備之后才離開。在舒爾茨拿 到自己新公司的執照,開始募集資金時,鮑德溫拿出了 15萬美元,作為星巴克對其新咖啡館的投資,并表示:“這 不是我們自己想要做的公司,但我們會支持你。”并且, 鮑德溫同意擔任新公司的顧問,鮑克也愿意提供 6 個月的 兼職指導,并幫舒爾茨為其新公司取了名字—天天(Il Giornale)咖啡。星巴克的投資大概有兩個目的,一是想避 免舒爾茨的新公司成為星巴克的競爭對手,二是想其能夠 成為星巴克的客戶,使用星巴克的咖啡豆。 1985 年 12 月,舒爾茨正式離開星巴克,滿懷希望地去 意大利找濃縮咖啡機生產商籌資,結果失望而歸。意大利 人認為美國人永遠也不可能接受意大利人享用濃縮咖啡的 方式。**筆外部資金是完全意外和偶然地從一位內科醫 生—羅恩·馬格利斯那里籌集到的。舒爾茨妻子雪莉認 識馬格利斯的妻子卡羅爾,在公園散步偶遇馬格利斯夫妻 時,雪莉談到了舒爾茨想要開設一家新公司的事情,馬格 利斯當即表示有興趣。在馬格利斯家里見面后,未等舒爾 茨展示完自己的商業計劃書,馬格利斯就開出了 10 萬美元 的支票—他表示不懂那些財務計劃,他是向自己信得過 的人投資。這筆錢在*初的四年里毫無回報(公司是虧損 的),但是到了 1997 年時,其價值已經超過 1000 萬美元。 除了星巴克的 15 萬美元和馬格利斯的 10 萬美元之外,舒爾茨從一位名為阿尼亞·普林蒂斯的銀行家和其客戶手 中籌集到了總額 40 萬美元種子資金中的余下部分。普林蒂 斯是金融服務公司的聯合董事長,是**個認準舒爾茨的 商業計劃能夠成功的人。他為舒爾茨組織了兩次籌資餐會, 向其客戶推薦并以個人信譽做了擔保。普林蒂斯后來長期 擔任被舒爾茨收購和重組后的星巴克公司的董事。但是, 舒爾茨要繼續籌集資金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天天咖啡” 計劃。經過上百次的會面和計劃演示之后,到 1985 年 8 月 份,舒爾茨*終籌集到了其計劃中的全部資本 165 萬美元(包 括 40 萬美元種子資本在內)。 1985 年底,先前在大學區開過一家名為“咖啡快節 奏”店、在西雅圖咖啡業內很有名氣的戴夫·奧爾森(Dave Olsen)加盟了舒爾茨的天天咖啡公司。 資金和人才具備之后,天天咖啡公司開始快速成長。 1986 年 4 月 8 日,**家天天咖啡館開業,6 個月后第二 家店開業,這兩家都在西雅圖。1987 年 4 月,在加拿大溫 哥華開了第三家店。
創始人與公司控制 作者簡介
仲繼銀 1964年3月出生于吉林省柳河縣。1985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1988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系。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創新工程項目“公司治理、金融與創新增長”首席研究員。曾于1993年9月至1994年1月赴美國邁阿密大學做訪問學者,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在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員。 專注于公司治理研究二十余年,主要著作有:《公司:治理機制的起源與演進》(2015年),《董事會與公司治理》(2009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公司治理案例——世界優秀公司的創立、傳承與控制》(2013年),《公司的骨骼——那些偉大企業的前世今生》(2011年),《中國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治理評價》(2017年,合著),《公司治理與價值創造》(2014年,合著),《公司治理基因——評價與案例》(2010年,合著),《公司治理——董事與經理指南》(2008年,合著),譯著《知識、創新與經濟——一種演化論的探索》(1999年)。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