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的觀念(增補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62057
- 條形碼:9787301162057 ; 978-7-301-1620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的觀念(增補版) 本書特色
語學術界引用率極高的歷史哲學的經典之作,至今仍然是這一領域的必讀書。1998年的增補版,新補充了柯林武德檔案中發現的歷史哲學講稿,內容增補了三分之一。
歷史的觀念(增補版) 內容簡介
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的遺作,在1940年代出版,是英語學術界引用率極高的歷史哲學的經典之作,至今仍然是這一領域的推薦閱讀書。1998年的增補版,新補充了柯林武德檔案中發現的歷史哲學講稿,內容增補了三分之一。
歷史的觀念(增補版) 目錄
原編者序
導論
**節 歷史哲學
第二節 歷史學的性質、對象、方法和價值
第三節 **編至第四編的問題
**編 希臘羅馬的歷史編纂學
**節 神權歷史學和神話
第二節 希羅多德開創的科學歷史學
第三節 希臘思想的反歷史傾向
第四節 希臘人關于歷史學的性質和價值的概念
第五節 希臘的歷史學方法及其局限性
第六節 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
第七節 希臘化時期
第八節 波里比烏斯
第九節 李維和塔西佗
第十節 希臘羅馬歷史編纂學的特點
一 人文主義
二 實質主義
第二編 基督教的影響
**節 基督教思想的潛移默化
第二節 基督教歷史編纂學的特點
第三節 中世紀的歷史編纂學
第四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學家
第五節 笛卡爾
第六節 笛卡爾派的歷史編纂學
第七節 反笛卡爾主義
一 維柯
二 洛克、貝克萊和休謨
第八節 啟蒙運動
第九節 人性的科學
第三編 科學歷史學的濫觴
**節 浪漫主義
第二節 赫德爾
第三節 康德
第四節 席勒
第五節 費希特
第六節 謝林
第七節 黑格爾
第八節 黑格爾和馬克思
第九節 實證主義
第四編 科學歷史學
**節 英 國
一 布萊德雷
二 布萊德雷的后繼者
三 19世紀晚期的歷史編纂學
四 伯里
五 奧克肖特
六 湯因比
第二節 德 國
一 文德爾班
二 李凱爾特
三 齊美爾
四 狄爾泰
五 邁耶
六 斯賓格勒
第三節 法 國
一 拉韋松的精神主義
二 拉希利埃的唯心主義
三 柏格森的演化主義
四 近代法國的歷史編纂學
第四節 意大利
一 克羅齊1893年的論文
二 克羅齊的第二立場:《邏輯學》
三 歷史學與哲學
四 歷史與自然
五 克羅齊的*后立場:歷史學的自律
第五編 后論
**節 人性和人類歷史
一 人性的科學
二 歷史思想的范圍
三 作為心靈的知識的歷史學
四 結論
第二節 歷史的想象
第三節 歷史的證據
導 言
一 作為推論的歷史學
二 不同種類的推論
三 證詞
四 剪刀加漿糊
五 歷史的推論
六 鴿子籠方式
七 是誰殺死了約翰·道埃?
八 問題
九 陳述和證據
十 問題和證據
第四節 作為過去經驗之重演的歷史學
第五節 歷史學的題材
第六節 歷史和自由
第七節 歷史思維所創造的進步
人名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
修訂版后記
歷史的觀念(增補版) 作者簡介
柯林武德(Robin Gcorge Collingwood,1889-1943),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業余畫家。1912年起任牛津大學研究員1914-918年服務于英國海軍參謀部下屬機構,1927年起為牛津大學羅馬史講座教師。成為繼哈佛菲爾德之后的羅馬不列顛史專家。1935年起為牛津大學溫弗萊特形而上學哲學教授,至1941年退休,1943年病逝。 柯林武德被譽為20世紀有影響力的歷史哲學家之一,《歷史的觀念》為其遺作。最初于1946年由諾克斯編輯成書,極受學界關注。由杜森編輯的《歷史的觀念》(增補版)澄清了諾克斯版編纂過程中的問題,并且增收了柯林武德在1926-928年間所做的歷史哲學講演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