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新媽媽情緒指南:女性如何應對身份轉變和情緒挑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87207
- 條形碼:9787111687207 ; 978-7-111-68720-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媽媽情緒指南:女性如何應對身份轉變和情緒挑戰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備孕媽媽、孕期準媽媽和哺乳期新手媽媽l 兩位作者均美國知名婦產科精神醫生,本書的兩位擁有30余年的咨詢和治療經驗長期致力于幫助女性應對孕乳期的情緒波動。 l 女性健康科普博主六層樓先生、北京市東城區婦幼保健院產科護士長席雪、親職幫創始人晴天媽媽鼎力推薦 l 從女孩到女人,從為人妻到為人母,女性經歷著生理和心理上的驟變。面對自身的角色變化和產后忙碌的生活,無數新手媽媽正在經歷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幫助女性應對懷孕前、懷孕期間和懷孕后的情緒波動。 l 本書將描述當你成為母親后,你的情緒、激素、大腦化學物質、身份和人際關系可能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從你妊娠檢查陽性到寶寶出生的**年,按時間順序一覽*重要的時刻,并提供解釋和實用的建議。 l 閱讀本書,你將了解:孕期的常見注意事項、哺育的代際傳遞、解決競爭問題的策略、孩子的氣質、應對產后抑郁和焦慮的方法、學會平衡工作與生活
新媽媽情緒指南:女性如何應對身份轉變和情緒挑戰 內容簡介
成為媽媽是許多女性一生的渴望,可一旦實現,她們就會發現自己極易在過去的自己和現在應該成為什么樣的自己中迷失。懷孕后,女性的身體會發生巨大變化,女性的身份也會更多元。孕產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然而相關的指導書卻很少。 作為美國知名婦產科精神醫生,本書的兩位作者長期致力于幫助女性應對孕乳期的情緒波動。她們在本書中闡述了女性成為母親后,情緒、身體、身份和人際關系等發生的重大變化和這些變化對其生活的影響,記錄了從妊娠檢查陽性到寶寶出生后年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時刻,并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 閱讀本書,你將了解: 1. 孕期的常見注意事項 認識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變化,如何應對分娩體驗以及次和寶寶獨處時的常見反應。 2. 哺育的代際傳遞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重新體驗自己的童年,孕育一個全新的自己。 3. 解決競爭問題的策略 當孩子、伴侶、家人、朋友和工作等都爭奪你的注意力時,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4. 了解孩子的氣質 學習依戀相關知識,學會如何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處理各種關系。 5. 學會應對產后抑郁和焦慮 了解如何降低產后抑郁和焦慮的風險,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病,以及安全應對的策略。 6. 平衡工作與生活 如何適應身份和關系的轉變,重返職場還是做全職媽媽
新媽媽情緒指南:女性如何應對身份轉變和情緒挑戰 目錄
贊譽
前言
第1章 妊娠早期 1
處理懷孕消息
孕后第1~3個月
發現自己懷孕 2
為伴侶的反應做好準備 4
告訴你的家人 7
發現自己的盲點 13
管理憂慮與平衡控制 16
第2章 妊娠中期 29
努力應對身體和家庭的變化
孕后第4~6個月
幻想與現實 30
外在形象的改變 37
醫療篩查 40
公開懷孕消息 45
第3章 妊娠晚期 59
接受你的重大身份轉變并為之做好準備
孕后第7~9個月
一個時代的終結 60
身份轉變和自助人際關系療法 61
妊娠晚期的身心狀態 64
懷孕期間的公眾形象 69
應對財務計劃和你的伴侶 73
產后早期朋友和家人的援助計劃 78
第4章 陣痛和分娩 87
直面生命中*緊張的經歷之一
為分娩做好情感準備 88
*常見的對分娩的預期恐懼 90
伴侶與分娩 99
其他家人及訪客 104
對寶寶一見鐘情 109
在情緒上應對分娩 110
分娩后的頭幾天 115
第5章 育兒早期 129
育兒早期的恢復、適應和矛盾情緒
孕后第10~12個月
出院回家后開啟新生活 130
開始另一場馬拉松 134
育兒早期的感受 138
足夠好的媽媽 139
母性推動與牽引的矛盾心理 140
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兒了 143
產后早期和你的伴侶分享關愛 147
接待訪客 154
照顧新生兒和你自己 158
走出家門 164
第6章 育兒**年 171
在新媽媽階段不斷發展與進步
孩子是屬于他自己的獨立個體 172
依戀 173
睡眠訓練 180
固體食物的風險 184
真有“媽媽大腦”嗎 187
重返職場還是做全職媽媽 190
工作與育兒 198
友誼、競爭和主動建議 202
重溫性生活 205
結論:祝你生日快樂 213
附錄 產后憂郁、產后抑郁癥和孕乳期相關專業幫助 217
相關資源 241
參考文獻 244
致謝 250
新媽媽情緒指南:女性如何應對身份轉變和情緒挑戰 作者簡介
亞歷山德拉·薩克斯(Alexandra Sacks) 醫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生殖精神病學家,德威特華萊士精神病學歷史研究所專職研究員,“孕乳期”領域權威專家。薩克斯博士因在TED演講中推廣“孕乳期”這一概念而聞名,該演講視頻在全球的觀看人次超過100萬次。她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其刊登在《紐約時報》的文章“一個母親的誕生”,是“好家庭”專欄2017年閱讀量高的文章。《時代》雜志、《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都對她在“孕乳期”和“媽媽大腦”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專項報道。 凱瑟琳·伯恩道夫(Catherine Birndorf) 醫學博士,威爾康奈爾醫學中心生殖精神病學家和臨床副教授。她目前是紐約市“育兒中心”的聯合創始人和醫務主任,該中心專門治療孕婦和新手媽媽的焦慮癥和抑郁癥。伯恩道夫博士是產后支持國際聯盟的董事會成員,該聯盟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提高產婦心理健康意識、預防和治療孕產婦精神疾病的非營利組織。伯恩道夫博士也是《自我》雜志的心理健康專欄作家。她還在眾多電視節目中做客,包括《今日秀》《早安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