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茶藝培訓教材.I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80656
- 條形碼:9787109280656 ; 978-7-109-2806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茶藝培訓教材.I 內容簡介
本書為“茶藝培訓教材”五冊(五級)中的五級/初級茶藝師訓教材!安杷嚺嘤柦滩摹笔窃谥袊枞~學會原培訓教材基礎上,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為依據,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制技術規程(2018年版)》相關要求,以令讀者“從零開始學的茶藝學習”,逐步提升茶學和茶藝素養為編撰原則,邀請幾十位茶葉科技、茶文化等領域專家共同編寫完成。本系列從五級級到一級,內容逐級深入和延展。系列書體例核心內容為:科學篇、文化篇、技能篇、管理篇。依據每個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每冊有增補內容篇章。本冊為茶藝入門級別——初級茶藝師培訓教材,主要內容為:科學篇的茶的發現和利用、茶業概述、茶樹基本特征、茶葉分類、茶葉審批基礎、選購與儲運等;文化篇的茶文化概述、茶文化發展簡史、茶的對外傳播等;操作篇的茶藝基礎、泡茶用水、擇具、茶藝基礎、生活茶藝基礎等;禮儀篇的傳統禮儀基礎、個人禮儀等;服務篇的茶藝師的職責、茶水服務、茶事服務和銷售基礎等。
茶藝培訓教材.I 目錄
序二
序三
前言
科學篇
**章 茶的起源與利用
**節 茶樹的起源
一、茶樹的地理起源與原產地
二、茶樹的栽培起源
三、茶樹的演化
第二節 茶的傳播
一、從地理起源中心向周邊自然擴散
二、直接或間接向世界各地傳播
第二章 茶樹的基本特征
**節 茶樹的植物學分類
一、茶樹分類地位
二、茶樹的植物學分類系統
第二節 茶樹的植物學特征
一、典型形態學特征
二、茶樹的主要器官
第三節 茶樹的生育規律
一、茶樹的年生育周期
二、茶樹的一生
第三章 茶業概況
**節 世界茶業概況
一、茶葉的生產及分區
二、茶葉的出口
三、茶葉的進口
第二節 中國茶區概況
一、西南茶區
二、華南茶區
三、江南茶區
四、江北茶區
第三節 中國茶業概述
一、21世紀茶業發展之路
二、主要產茶省茶業概況
第四章 茶葉的分類與品質特征
**節 茶葉的分類與初制工藝
一、茶葉的分類
二、六大茶類的初制工藝與主要品類
第二節 六大茶類的品質特征
一、綠茶的品質特征
二、紅茶的品質特征
三、青茶(烏龍茶)的品質特征
四、黑茶的品質特征
五、白茶的品質特征
六、黃茶的品質特征
第五章 茶葉感官審評基礎
**節 茶葉感官審評概述
一、茶葉感官審評的概念
二、作用與目的
三、學習方法與要求
第二節 感官審評的環境條件和器具設備
一、環境條件
二、常用審評器具
第三節 感官審評的內容和方法
一、審評項目
二、評判方法和目的
……
文化篇
技能篇
禮儀篇
服務篇
茶藝培訓教材.I 作者簡介
周智修,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周智修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 多年來從事茶葉科技推廣、茶文化研究及傳播工作。主持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茶文化轉化與創新”研究項目1項,起草《少兒茶藝等級評價規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技術規程》《中國茶藝水平評價規程》團體標準3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編著出版《習茶精要詳解》上、下冊及《茶童子喝茶》《茶·健康》等圖書;擔任副主編出版《茶藝師培訓教材》《茶藝技師培訓教材》等教材;參編《評茶員培訓教材》《品茶圖鑒》等圖書。組織開展茶業專業技術人才、茶藝師資、茶葉審評師資、茶藝師、評茶員、茶葉加工工等職業技能培訓,培養茶業技術人才5萬余人。多次應邀到日本、韓國等國家授課。策劃組織2006、2013、2016、2019四屆全國茶藝職業技能大賽(國家二類競賽)。擔任2016、2018全國大學生茶藝大賽裁判長,2018、2019中華茶奧會總裁判長,數次擔任浙江省、河南省、江西省等省級茶藝大賽裁判長。擔任《茶藝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終審組組長,參與《茶藝師國家題庫》終審。 被授予“浙江省勞動模范”稱號,被評為第四、第五屆“中國科協先進工作者”。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