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薛法根與組塊教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33281
- 條形碼:9787303233281 ; 978-7-303-2332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薛法根與組塊教學 本書特色
事業,因與名家分享而輝煌 這是一套,尋找教育家成長智慧的叢書 這是一套,凝集當代教學思想流派的精粹 這是一套,展示教學實踐案例的大典
薛法根與組塊教學 內容簡介
1.本書為“教育家成長叢書(新版)”之一,符合國家“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很好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的政策思想。2.作者主要從 成長歷程、教育思想概述、課堂實錄、專家評述、社會反響等幾部分全景式反思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專業精神和專業人格的形成過程與教學實踐過程。本書作者潛心研究文化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初步形成了“著眼整體發展、著力語言訓練、著重內化進程”的教學思想和“教得輕松、學得扎實”的教學特色。1999年起,致力于小學語文組塊教學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的教學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組塊教學模式。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報刊雜志上發表了《語文教學要著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呼喚智慧的語文教育》等100多篇論文。
薛法根與組塊教學 目錄
薛法根與組塊教學 節選
《薛法根與組塊教學》: 2003年,我擔任盛澤實驗小學所屬的吳江舜湖學校校長,兼任一個班的語文教學。在狹小的彩鋼板搭建的辦公室里,常常人來人往,電話鈴聲時不時地響起來。剛想坐下來批改作業,或者看點文字、寫點東西,就會有事情找上門來,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辦理那些瑣碎卻又必要的事務。“你改變不了環境,你就改變自己”。我努力調節著緊張而又忙碌的校園生活,從中尋找時間的空隙,一空下來就馬上打開書本,翻到夾著書簽的那一頁,靜下心來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就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里,被我利用這些時間的碎片悄悄“蠶食”了。盡管有時還來不及看完一條建議,就要合上書本去做其他的事情,但總有那么多的時候,可以盡心閱讀。那種翻閱書籍時的墨香,在嘈雜的時光中顯得更加醇厚。我的辦公桌上總放著幾本書和雜志,一有空就隨便翻翻。一部部教育理論專著便在這些忙忙碌碌的日子里,在我的手中一頁一頁地翻過。如今,我每逢外出,隨身總要帶一本書。偶爾沒有攜帶,便覺得心里空落落的。至于每天晚飯后的2小時學習,更覺得是一種享受。哪天沒有看書,連覺也睡不踏實。 不僅僅是讀書,寫作也是如此。有人常常抱怨沒有時間看書,沒有時間寫論文。的確,教師的工作平凡而瑣碎,在學校有忙不完的工作,在家里也有忙不完的家務,似乎找不到一塊完整的時間。然而,我利用那些零零碎碎的時間,卻寫滿了60多個筆記本,寫下了幾十萬字的文章,發表在各級報刊。我喜歡將自己一閃而過的想法,及時記錄在本子上;將平時在校園中看到的現象、發現的問題,用簡略的文字寫下來,并做出自己的思考;將閱讀書報時看到的精彩言論,隨手記下來。備課時遇到難題,有時在睡覺時突然有了靈感,想出了妙招,也會從被窩里爬起來寫一寫。有人驚訝我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新點子,其實那是長期苦思冥想的結果。從來沒有人,聰明到可以不讀書、不思考,就可以有新思想、新點子。在本子上記錄、寫作,實在是一個用筆思考的過程。教育教學中的瑣事、煩事、難事,只要經過靜心“筆思”,總能理出一些頭緒,找到一些門道。更重要的是,用筆寫作、思考的時候,可以讓焦躁的心靜下來,平心靜氣地想一想,避免了沖動與莽撞,處理得更加妥帖一些。《莫要被邊緣化》《知人知己》等面向教師的專題講座,就是在筆記本上完成的對教育現象的解剖分析。隨便翻翻,順手寫寫,將零碎的時間撿拾起來,將零散的思想凝聚起來,你慢慢會發現,你有了一雙教育的慧眼,眼中所見,莫不是教育。于是,你就具有了真正的教育意識。 任何事情,做的時間長了,就會心生倦怠。不重復別人,一般容易做到,不重復自己卻很難。成功的范例、成熟的經驗,既可以成為自身的優勢,也可能成為自己的定式,埋下故步自封、停滯不前的隱患。教育的“秘密”在于不可復制,既要不重復別人,又要勇于“不做重復的自己”。教書匠與教育家的區別就在于是否重復自己。有的人教了10年,其實只有1年的水平,因為他簡單地重復了9年,熟是熟了,卻失去了教學的激情與創造。而有的人教了1年,卻有了別人10年的水平,因為他每天都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有所進步。如果你聽到別人的言論感到新鮮,看到別人的課堂產生驚嘆,那只能說明你已經落后了。為此,我常常有種緊迫感,時時用成先生的話告誡自己:“不做重復的自己,爭取更大的成績!”就是教同一篇課文,每次都要有新的發現,都要有新的創意。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教學就有了不同的狀態,常教便能常新。 我教過三次《番茄太陽》。**次在南京,我將教學重心落在“明明是一個什么樣的盲童?”學生從文中描述明明的語段中,讀出了“美麗、善良、富有愛心、樂觀、堅強”等肓童的形象。教學中師生各抒己見,情趣盎然。然而細細琢磨,這個問題游離了文本的主題“心中有了快樂,光明無處不在”,教學停留在對人物形象的感受上,未能深入到文本深處,讀到作者隱藏其中而沒有說出來的話。這樣的教學看似熱鬧,實質上缺少思維的深度與情感體驗的厚度,是學生原有閱讀理解水平的重復,因而教與不教的差異不大。于是,第二次在廣州執教時,我將教學的著眼點落在了“番茄太陽”這個核心詞語上,緊扣對“番茄太陽”這個名字的含義,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層層深入地揭示出其中包含著的豐富含義:**層理解“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第二層進一步感悟“番茄太陽”這個名字對于一個盲童的特別意義;第三層從名字聯想到明明的笑容,引申出笑臉才是*美的“番茄太陽”;第四層引申出“番茄太陽”不僅僅是*美的笑容,也是掛在“我”心中的一輪太陽。由此,圍繞題眼,學生解讀出了“*美的名字”“*美的笑容”“*美的太陽”,理解力、感悟力得到了新的發展。 ……
薛法根與組塊教學 作者簡介
薛法根,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蘇州市教科院副院長、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原創“組塊教學”,主張“為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而教”。出版《為言語智能而教》等專著。1995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被評為蘇州市“十杰”教師,1998年榮獲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金獎,1999年被評為江蘇省名教師,2001年榮獲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2002年獲第五屆全國“十杰教師”提名獎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