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走進學習共同體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71160
- 條形碼:9787303271160 ; 978-7-303-2711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進學習共同體 內容簡介
《走向學習共同體》這本書從“生命的沉思”“意義的關系性存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的教育信念”“對話,開啟對話的教育”“走向學習共同體”六個部分,用了十五章的篇幅,闡述了作者從對生命的關懷,到對教育的深度反思和不斷追問,繼而走向區域教育的行動研究之旅。作者在其全息的教育視野,廣博的哲學理論支持下,從主客二元論走向意義的關系性存在,在不斷的追問和反思中,重構區域教育互動互生的生態邏輯,走向更加深入的“十項行動”研究,建設學習共同體,真正撬動教育的全面變革,還教育之應然屬性,保障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權,保障每一個教師的研究權,這將是本書要帶給教育很有生機的希望。
走進學習共同體 目錄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好的教育在基本常識的守護處
教育,即真實的生活
教育,即當下存在的生活
什么是真正的學習
學習,即表達、創造
什么是教學
什么是課程
什么是教師成長
教師,我們該實踐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為什么要走向兒童理解和學科理解
【教育哲思】
活在當下
什么是學校文化
知識與文化
論跳出教育看教育
教育改革的原點
第二章 我們該有怎樣的教育信念
我的教育信念
必須直面教育的核心問題
從杜威的理念到課堂教學的反思
為什么要去除教育的功利性
我們要建立怎樣的教研范式
每一個學生都是有目的的
每一個教師都是有目的的
我看教學研究
必須讓學習變成探究和創造
意味著創造的教育實踐
教育管理的邏輯起點
讓評價變成欣賞和幫助
控制在校時間與實現教育轉型
為了每一個學生和教育人的生命花開
敞開學生學習的秘密,走向生命的覺醒和創造
【教育哲思】
自由與創造
世界應從“我”開始
大氣象者,必基于大關懷
也談核心素養
第三章 如何在研究中自我啟蒙和反思
用思想走路,以行動印證價值
推動教育啟蒙,追求理想教育
構筑發展新體系,打造赤峰新教育
堅持“六項行動”,推動教育啟蒙
解放與創造——走向“讀書-實踐-寫作”的教育生活方式
讓真實的學習和成長發生——對箭橋中學內涵發展的透視與思考
建構課程,成長教師,發展兒童
必須堅守的經驗
教育的理想與現實
我看這節數學課——用課例“圓的面積”透視教學之本質
【教育哲思】
成己,成人
可能世界和務虛性
存在與理解
成長,應然的存在
用所有的經驗去閱讀
第四章 如何構建區域學習共同體
普通高中學科建設的方向與路徑
六項行動,推動學校轉型發展
實施“一體兩翼三評價”,建設學習共同體
區域學習共同體建設的行動構想——核心素養時代基于學生深度學習的區域教育生態重構
為什么要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在敖漢旗調研的反饋總結
直面現場,叩問教育,探尋起點,走進未來——對赤峰市基礎教育調研的思考
【教育哲思】
開啟問的生命
學習即修行
做出自己
目的性與工具性
交流的目的
“接生婆”
好學校與好教師
第五章 如何在行動中創造行動樣式
建設學習共同體,開啟信息時代的創造教育
走進行動研究的概念重建和教育創造——對左旗學習共同體建設推進會的反思
面對面:透視問題背后的邏輯——與阿旗領航學校教師的對話
【教育哲思】
反思
管與教
為什么不能灌輸
后記
走進學習共同體 作者簡介
劉學民,內蒙古赤峰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多年致力于基礎教育學校管理與課程教學改革的行動與研究,提出并構建“實施一體兩翼三評價,建設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和區域內涵發展策略,設計和引領核心素養時代基于學生深度學習的學習共同體建設“十大行動”,持續實踐全市基礎教育的生態重構和轉型發展。主持的“學習共同體建設行動”被教育部評為2020年度基礎教育優秀案例。在《中國民族教育》《當代教育家》《內蒙古教育》發表學習共同體建設相關論文十余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