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本質2:增長的本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2711
- 條形碼:9787520722711 ; 978-7-5207-2271-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本質2:增長的本質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互聯網互聯網進入“下半場”,什么是保持增長的本質?——中國新經濟20個*值得關注的商業理念。 微信、字節跳動、大疆、美團等強大的企業家陣容,傾情分享增長的本質。 聚焦21世紀20年的新經濟,為中國經濟把脈,重振中華商道。
本質2:增長的本質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研究21世紀的20年來,中國*值得關注的20個商業理念的書。《本質II:增長的本質》所選擇的20家企業,大部分是互聯網企業,依托新技術,順應新潮流,服務于新生活,開拓新商業邏輯。也反映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商業和國民經濟生活的新動態、新去向。 書中分為七個版塊,包括新浪潮、新媒體、新消費、新服務、新人類、新制造、新資本。遴選的代表性企業包括京東、小米、微信、小紅書、嗶哩嗶哩,大疆等,都是與目前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的企業,甚至企業提供的服務本身,就構成了當下的生活方式。相當于一副中國企業21世紀新面貌的時代畫像。
本質2:增長的本質 目錄
序言
企業興衰成敗與經營邏輯調整 001
一部探索“中國式創新”的力作 008
增長是互聯網時代不可逾越的終極命題 011
前言 復盤數字經濟20 年的商業觀念史(2000—2020 年) 001
01 新浪潮:愿為潮與浪,俱起碧流中
騰訊:灰度法則的7 個維度 012
百度:迎接智能經濟 030
網易:相信熱愛的力量 055
02 新媒體:媒介是人的一切外化、延伸、產出
字節跳動:CEO 要避免理性的自負 074
微信: 微信的原動力 104
快手: 提升每個人獨特的幸福感 140
03 新消費: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商業生生不息的底層動力
拼多多:新時代的新電商 164
美團:互聯網下半場的2B 機會 188
京東:京東是誰 227
04 新服務:服務的*高境界是沒有服務
滴滴:敬畏一切 256
順豐:信仰、文化與道德 278
貝殼找房:貝殼的7 面旗幟 298
05 新人類:好的社區能夠分辨善惡美丑
小紅書:小紅書是座城 314
嗶哩嗶哩:B 站還是那個味 329
06 新制造:所有行業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小米:熱血沸騰的10 年 352
華為:打勝仗的邏輯 383
大疆:沒有想過去尋找所謂的風口 408
07 新資本:做時間的朋友,需要極強的自我約束力和發自內心的責任感
紅杉中國:我的投資邏輯 426
高瓴資本:長期主義的勝利 455
今日資本: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472
本質2:增長的本質 節選
“你能想象走在大街上,你同時能看到什么卡耐基煉鋼鐵的,JP摩根,還有做石油的洛克菲勒,還有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貝索斯、扎克伯格這些人走在一起嗎?在中國這樣的人就是走在一起,這些人在同一時間來到同一個舞臺上,這個太有意思了。”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對中美商業的觀感,生動反映了中國企業的當下格局。作為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應景之作,《本質》入選了32位企業家,在地域、行業等方面具有廣泛代表性,以民企為主,也包括三位國有企業家:寧高寧、馬蔚華與宋志平,還選入了馬化騰、馬云、雷軍與王興等四位創新者,他們構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企業家群像,與張磊眼中的圖景具有同構性。 如果從中國經濟的新常態與新變化來看,人們需要更有前瞻性、動態性的觀察。2002—2011年這十年GDP增速都在9%以上,2012年首次低于8%,僅有7.9%;其后一路下滑,2018、2019、2020這三年分別是6.6%、6.1%、2.3%,2021年將重回6%。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數字經濟對經濟疫后重振起到了關鍵作用。在2018年到2021年的兩會,“數字經濟”四度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在“十四五”規劃中也首次獨立成章;各方共識是數字經濟將成為未來10至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也是中美較量的主戰場之一。 數字經濟已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大動力,數字經濟前十位的頭部企業近5年的平均增速為17.03%,同期數字經濟復合增長率為9.9%,美國經濟的整體增速僅為2.3%。可見,頭部企業的營收增長速度是美國數字經濟的2倍,更是美國整體經濟的7倍多。數字頭部企業已經成為美國經濟實力的集中體現。從2020年上市公司市值排行來看,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8家美國公司入選,除了特斯拉、伯克希爾哈撒韋與VISA,就是亞馬遜、谷歌、微軟、臉書、蘋果等5家數字企業。 再來看看中國。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報告,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35.8萬億元,占我國GDP比重36.2%,數字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7.7%;其中數字產業化增加值規模達7.1萬億元,占GDP比重7.2%;產業數字化增加值規模為28.8萬億元,占GDP比重29.0%。在2020年中國十大市值公司中,除了四家銀行和茅臺、五糧液兩家酒企,就是騰訊、阿里、美團與拼多多等數字企業,騰訊、阿里奪得冠、亞軍,并雙雙入選全球十大市值公司。 以騰訊為例。2015年營收首破千億人民幣大關,達到1028.63億,2019年增加到3772.89億,是2015年的3.7倍。市值方面,2017年11月20日,騰訊市值首次超過5000億美元; 2021年1月25日,市值達到948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對比,2017年中國臺灣地區GDP為5300億美元,2020年上升到6693億美元,*大企業臺積電2020市值剛剛超過4000億美元。騰訊的市值2017年低于臺灣地區GDP300億美元,2020年超過臺灣地區GDP1700億美元。可見,在大中華經濟圈里,數字頭部企業與國民經濟增長關系更為密切。 基于這樣的時代風向,筆者萌生了編撰《本質II:增長的本質》的想法。《本質》在選人方面,也有遺珠之憾:由于種種原因,李彥宏、劉強東與張一鳴等三人未能入選;限于時間跨度,20年來數字經濟的新領軍企業未能充分挖掘與展示,他們在中國經濟版圖正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成了編撰《本質II:增長的本質》更加迫切的動機。
本質2:增長的本質 作者簡介
施星輝,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工商聯智庫基地負責人,正和島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校外導師。 1976年出生,江蘇泰州人,先后畢業于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2000年以來先后任職于《中國企業家》雜志、《環球企業家》雜志、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正和島等主流媒體與企業家平臺,觀察、研究與服務民營企業,超過20年。 2002年在國內率先推出“未來之星”高成長企業榜單,騰訊、盛大、攜程等新經濟領軍企業最早由該項目發掘。 近年來聚焦數字經濟與營商環境,企業數字化轉型等課題。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