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mào)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勞心者定律(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608460
- 條形碼:9787519608460 ; 978-7-5196-0846-0
- 裝幀:一般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勞心者定律(第二版) 本書特色
1.效應、法則、理論等,往往較難理解,本書通過一個個從成功故事里提煉出來的小故事,經(jīng)過通俗解讀,不僅形象、幽默、風趣,還能使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知識儲備。 2.可以為各個行業(yè)、各個領域的勞心者指出一條科學而又可行的道路,并在實踐中披荊斬棘,通往勝利。 3.書中選取條目與市場上的同類書相比,更全,也更常見,能起到提示和拋磚引玉的作用。
勞心者定律(第二版) 內(nèi)容簡介
有許多寓簡于繁的定律,因其形象傳神,而被人們大量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其實,生活是一門藝術,很需要的是經(jīng)驗和智慧,再加上修行的悟性和勤奮。本書看似簡單的定律匯編,但這些都是從一個個的成功故事中提煉出來的。能使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談話更形象、幽默、有趣、時尚,豐富知識儲備,使人博學。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來自生活,對管理者有提示和拋磚引玉作用,可以借鑒其一而反三。
勞心者定律(第二版) 目錄
蝴蝶效應 / 1
“分粥”規(guī)則 / 4
節(jié)儉悖論 / 7
分馬的啟示 / 9
霍桑效應 / 12
木桶原理 / 15
鯰魚效應 / 17
囚徒困境 / 20
香腸法則 / 23
梅菲定律 / 26
帕金森定律 / 28
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 / 31
蘑菇管理 / 35
皮格馬利翁效應 / 37
彼得原理 / 40
哈默定律 / 42
霍布森選擇 / 45
二八法則 / 48
印象管理 / 51
破窗效應 / 54
破窗謬論 / 56
科斯定理 / 59
墨菲定律 / 62
羊群效應 / 65
印刻效應 / 68
印加效應 / 71
看不見的手 / 74
德西效應 / 77
信息不對稱 / 80
用腳投票 / 83
大筆開支好通過 / 85
不值得定律 / 88
沒有相同的樹葉 / 91
路徑依賴 / 94
群體思維 / 97
過度理由效應 / 99
卡諾莎覲見 / 102
七年之癢 / 105
差一點情結 / 108
酒與污水定律 / 111
華盛頓合作定律 / 114
赫克金法則 / 117
爆冷門效應 / 120
搭便車理論 / 123
康德的“魔橋” / 126
麥穗哲理 / 129
“兩分法”悖論 / 131
鐘擺理論 / 134
普羅塔哥拉悖論 / 137
第二只鞋 / 140
禿頭論證 / 143
入境隨俗論 / 146
“一度”效應 / 149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 152
“逃票乘車”理論 / 155
試錯理論 / 157
手表定律 / 160
薩繆爾森的“幸福公式” / 162
官窯機制 / 165
鱷魚悖論 / 168
威尼斯商人陷阱 / 171
劣幣驅(qū)逐良幣 / 173
陽光法則 / 176
凡勃倫效應 / 179
邊際效用 / 182
要大炮還是要黃油 / 18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188
理發(fā)師悖論 / 191
海恩法則 / 194
日清日畢 / 196
“斑馬經(jīng)濟”與“小狗經(jīng)濟” / 199
“酸檸檬”怎么吃 / 202
奧卡姆剃刀 / 205
叫板理論 / 208
萊斯托夫效應 / 210
納什均衡 / 213
湯淺現(xiàn)象 / 216
麥吉爾定理 / 219
光環(huán)效應 / 222
熱爐法則 / 225
淡化效應 / 228
登門檻效應 / 231
“紫牛”風 / 234
達摩克利斯劍 / 237
馬太效應 / 240
博弈論 / 243
蹺蹺板效應 / 246
煮蛙效應 / 249
里昂惕夫悖論 / 252
達維多定律 / 255
零和理論 / 258
多米諾效應 / 261
“海盜分金”模型 / 264
斯芬克斯之謎 / 268
投射效應 / 271
鷹和人都吃雞 / 274
青年帕金森無價值病 / 277
錢穆制度陷阱 / 280
屋頂理論 / 282
帕累托*優(yōu)原則 / 284
米蘭達警告 / 286
谷堆論證 / 288
巴納姆效應 / 291
擠出效應 / 293
苛希納定律 / 296
刺猬理論 / 298
勞心者定律(第二版) 節(jié)選
破窗效應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 · 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chǎn)階級社區(qū),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qū)。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停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后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會給人帶來一種無序的感覺,在這種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 我們?nèi)粘I钪幸步?jīng)常有這樣的體會:一間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他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上如果出現(xiàn)一些沒有清洗掉的涂鴉,很快墻上就會被畫滿亂七八糟的線條;在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會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xiàn),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隨地亂扔垃圾,絲毫不覺得羞愧。這就是“破窗效應”的表現(xiàn)。 紐約市交通警察局局長布拉頓受到了“破窗理論”的啟發(fā)。紐約的地鐵被認為是“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場所”,針對紐約地鐵犯罪率的飆升,布拉頓以“破窗理論”為師,號召所有的交警認真推進有關“生活質(zhì)量”的法律,并全力打擊逃票。結果發(fā)現(xiàn),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攜帶兇器。結果,從抓逃票開始,地鐵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轉(zhuǎn)。他的做法顯示出,小奸小惡正是暴力犯罪的溫床,若能針對這些看似微小、卻有象征意義的違章行為大力整頓,便可以大大減少刑事犯罪。 在日本,有一種被叫作“紅牌作戰(zhàn)”的質(zhì)量管理活動。日本的企業(yè)將有油污、不清潔的設備貼上具有警示意義的“紅牌”,將藏污納垢的辦公室和車間死角也貼“紅牌”,以促其迅速改觀,從而使工作場所清潔整齊,營造出一個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圍。在這樣一種積極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規(guī)則,認真工作。實踐證明,這種工作場所的整潔對于保障企業(yè)的產(chǎn)品質(zhì)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的東西人們會盡量保護它,而差的則會使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任其變得更壞。對于影響深遠的“小過錯”采取“小題大做”的方式去處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正是及時修好“**塊打碎的窗玻璃”的明智舉措。
勞心者定律(第二版) 作者簡介
門睿,高級編輯,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原總編輯,有著數(shù)十年的編輯工作經(jīng)驗,推出眾多廣受市場和讀者歡迎的圖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經(jīng)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