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最美的告別 讓愛與和解相伴左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6134
- 條形碼:9787515826134 ; 978-7-5158-2613-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美的告別 讓愛與和解相伴左右 本書特色
也許那個人是你,雖然你還年輕;也許是你*愛的家人,即便滿是不舍,有些人面對生死,能淡然面對,而有些人卻在*后都找不到情緒的出口,要帶著遺憾離開……正因為死亡,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生命的價值,來一次*美的告別,讓愛與和解相伴*后的旅程!
最美的告別 讓愛與和解相伴左右 內容簡介
如何面對心愛之人的逝去?在得知家人患病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患者?被通知生命所剩無幾時,如何有尊嚴地、不留遺憾地離開?書中這些臨終前的故事,讓我們重新認識死亡,讓離別充滿溫情和回憶。本書稿的作者為專業的臨床心理醫師,在癌癥病房中看到一則則真實的人生故事。躺在癌癥病床上的,有些人淡然面對“生死”,有些人找不到心情與情緒的出口。作者利用自己的專業和經驗,幫助這里的人化解自己的情緒,實現自己的愿望,讓人生這一階段能不留遺憾地度過,對于活著的親屬來說,也是一種愛的延續!書中的故事總是充滿淚水,但重要的是,我們還有能力把記憶化成力量。
最美的告別 讓愛與和解相伴左右 目錄
目錄
1 〔推薦序一〕那些被慣性忽略的人與事,才是生命的本質/洪仲清
4 〔推薦序二〕別讓憂慮變成“房間里的大象”/葉北辰
6 〔推薦序三〕癌癥病房心理咨詢——絕對必要,絕對重要/方俊凱
9 〔自序〕如同貓的陪伴
13 〔引言〕認識“咨詢心理師”
1 與爸爸的秘密通道
雖然愛的人不在了,但還是可以用你的方式與他們聯系
■ 不同年齡層兒童的死亡認知
8 珍惜和爸爸相處的日子
日后再多的懷念,都不如現在牽手聊天的日常陪伴
■ 孩子的漸進式告別
15 在媽咪的耳邊說再見
除了傷痛之外,在親人臨終前還有更重要的事──好好道別
■ 孩子的漸進式告別
22 親愛的奶奶,我會想念在天上的你
不敢靠近,不是不能接受你病后的狀態,而是怕自己忍不住淚崩
■ 兒童的悲傷出口
29 母女間的相處難題
媽,我想在你離去前,學著和你和平相處
■ 學習了解相關醫療資源
35 孩子當菩薩去了
我們給予你完整的愛,不會因為你的離開而消逝
■ 面臨哀傷的悲傷表現
40 失去孩子的母親節
我們避而不談,但始終都為了對方努力著,無論生死
■ 該“隱瞞病情”嗎?
46 被無法停止的想念吞沒
認識三十年、結婚二十年,叫我如何用一年的時間忘了你
■ 關于失落悲傷的雙軌模式
52 再說一次當初的承諾
在有限的生命里,喚起彼此愛的能力,是我們共同的學習課題
■ 罹癌夫妻的共同課題
57 我甘愿照顧你,但也需要喘息
我答應過會陪你走到*后,我就會做到,只是我也會累……
■ 照顧者疲憊
62 想幫孩子梳頭發到長大的母親
持續每日早晨幫你梳洗的日常,是我*后的心愿
■ *佳陪伴態度
69 退役的無敵鐵金剛
我一輩子都在為家人付出,現在我也該為自己付出了
■ “心”的自我照顧
73 放下不完美的人生
病后,我才學會享受生活的平淡與靈魂平靜的滋味
■ 學習放下:辨識生命中的“應該”
82 拍張全家福吧!
我不想要被遺忘,請讓我在*后的時間里修復冰冷的家庭關系
■ “限時感”下的積極思考
89 優雅地活著,好好地告別
雖然很不舍,但仍想要好好地告別,因為家人是我一直守護著的
■ 關于好好地告別
94 我做了一個甜夢
從夢里到現實,從甜美到殘酷,*終慢慢明白生命是為自己痛快活著
■ 照護自己的“夢筆記”
99 無法面對的余名告知
再多一點溝通、多一點幫助,結果會不會好一點?
■ 壓力適應障礙
■ 患癌了,該怎么辦?
107 一無所有的遺憾
對你造成的傷害不會消失,但我愿意盡全力去彌補
■ 失志癥候群
112 現在悔改,來得及嗎?
請不要把他人的付出和照顧,視為理所當然!
■ 患者與主要照顧者的充分溝通
118 接納身體與癌共處
癌細胞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接納身體的所有,與癌細胞好好相處
■ 學習接納自己的身體
■ 與身體的對話
123 樂天嬤的無常人生哲學
人生無常,日子再苦也要能快樂自在地過
■ 尋找心理支持團體
128 逆境中看見幸福的習慣
看似與他人無關的習慣,除了為自己找到光明人生,也能實質回饋社會
■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133 精彩人生才正要開始
生命的價值由我定義!患癌的沖擊,沖撞出精彩富足的精神生活
■ 正念減壓——慈心禪
138 在感恩的日子里遇見奇跡
感謝老天爺給我這個機會,接下來我會努力活得更好
■ 提升生活品質的感恩練習
144 謝謝這場意外,讓我專注于內心調整
唯有看見更多可能性,才能有優雅態度,為自己做*好的安排
■ 意外后的生活計畫安排
150 一個人久了,也想要被擁抱的溫暖
卸下獨立自主的形象,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如此脆弱
■ 學習傾聽內在的“孤單感”
155 貓的溫柔陪伴
當我心累了,其實不需要太多鼓勵和幫助,只要*單純的陪伴就好
■ 如同貓咪的同理心
163 沖煮一杯名為“尊嚴”的人生咖啡
我從前過得精彩無比,即便到了生命盡頭也要保有*后的尊嚴
■ 討論“追尋人生的意義”
168 我一定是上輩子做錯事
面對生死,連養心訓練充足的出家人也難逃執念
■ 疼痛控制與心理
■ 面對因果論
173 我不怕死,只怕不得好死
該如何讓家人知道,我不是放棄治療,而是放棄*后難堪的急救?
■ 不實行心肺復蘇術
■ 關于《自主權利法》
178 拜托,讓我安樂死可以嗎?
身心同步的巨大折磨、失去尊嚴的活著,這些都讓我看不見生命意義
■ 癌因性疲憊
■ 當出現了“自殺意念”
184 正視死亡反而讓我強大
如果現實限制是既定事實,那么請與我用健康的態度討論死亡
■ 討論死亡的正面意義
最美的告別 讓愛與和解相伴左右 作者簡介
江珈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畢,考取中華民國高考心理諮商師證照、臺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心理專家認證資格,至今從事心理臨床工作邁向第八年,現任童綜合醫院癌癥中心、恩寧病房心理師,也不斷將心理學自我照顧的知識與習慣透過演講、工作坊推廣心理衛生。在的臨床工作經驗中,她接觸許多悲傷失落、復雜心理議題的個案,跟著個案一起學習,也因此在專業中不斷精進,目前為臺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臺灣藝術治療協會會員,也在國際研討會IPOS、TPOS發表國際論文。興趣為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榮格分析心理學、時尚心理學、催眠心理治療等。八年來她累積350場以上演講分享專業知識;這次她以文字方式,希望可以協助更多需要的人,期待每個心靈都不再受困。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