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尾货特色书店,中文字幕在线一区,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知識生產與傳播: 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包郵 知識生產與傳播: 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時間:2021-07-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00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55.2(6.4折) 定價  ¥86.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知識生產與傳播: 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1224
  • 條形碼:9787108071224 ; 978-7-108-0712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識生產與傳播: 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本書特色

本書將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討傳統(tǒng)歷史知識如何向現(xiàn)代轉化的議題,主要內容將從近代歷史知識的形態(tài),以及歷史知識形成的社會條件兩方面,亦即歷史知識從生產到傳播的過程,討論如下問題:一、近代中國人憑借著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去認知和理解外來知識?二、在人們認知和理解外來知識的同時,又是如何借用傳統(tǒng)、突破傳統(tǒng)并建構傳統(tǒng)的?三、在近代知識轉型的過程中,歷史如何被重新書寫?新的歷史知識如何建立?四、新的學院史學家如何操作不同的社會網(wǎng)絡去傳播他們的歷史觀念給新一代的學生和廣大群眾?他們如何形塑一個共有的歷史知識,以及增加歷史知識的有效性和正當性?

知識生產與傳播: 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內容簡介

本書將從知識史的角度出發(fā),探討民族國家的觀念如何制約著近代以來的歷史書寫,以及標榜著科學、客觀的研究方法和制度化的學術機制,又是如何為歷史書寫的公質提供保證,從而使人們相信學院生產的歷史知識為真。

知識生產與傳播: 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目錄

簡體版序

自序

緒論

上篇 歷史書寫與國族認同

**章 國族起源與“中國上古史”的建構

第二章 形塑“中國近代史”:民族主義與現(xiàn)代化

下篇 社群、網(wǎng)絡與傳播

第三章 一代旗手傅斯年:一個學術網(wǎng)絡的觀察

第四章 尋求客觀對話的空間:書評與社群網(wǎng)絡

第五章 學術社群與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的興起

第六章 通俗讀物編刊社與戰(zhàn)時歷史書寫

結論

征引書目
展開全部

知識生產與傳播: 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節(jié)選

簡體版序

2019年初這本對我而言延宕已久的書終于面世,2020年下半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告訴我簡體版已經(jīng)進入編校流程時,三民書局也通知我,繁體初版的庫存量已經(jīng)不多,準備要再版了,因此趁著這個機會,一并把繁體初版中的一些錯誤和不足之處加以增補修訂,唯全書基本架構和論點不變。

二十幾年來,研究、教學幾乎占滿我所有的生活內容,而各種學術活動更成為我尋思往事、系年紀事的坐標。2020年好不容易迎來期盼多年的休假,不料遇上Covid-19全球疫情肆虐,原本配合休假而安排的出國研究、開會等活動,一時之間全數(shù)停擺。日子忽然像一列急剎的列車,一下子慢了下來,原本清晰映襯在窗景中的自我忽地消失不見,這時,我才看出了遠山近樹之別、瓊田翠島之美,注視那些停在平交道上等待列車通過的行人、騎士,才發(fā)現(xiàn)他們只是我生命中極為短促的一道風景,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不懂得他們的人生與苦樂。窗外移動的形體和車廂中的自己,其實是兩分的世界,一直以來在快速飛馳而過的窗景中觀看的自我,原來只是鏡像。

休了假,不能出國,留在臺北卻意外多出許多時間。7月下旬“中研院”近史所呂妙芬所長邀我在“思想文化史研習營”做了一場演講,談“史學史還可以怎么做?”;隨后又因人文司人才培育系列講座,以“知識論域與近代史學”為題,從去年(2020年)9月到今年4月,總共進行了六次演講。這一連串的演講都和近代史學相關,準備過程中,我仿佛在慢下來的列車窗景中,體會到窗里窗外兩分的世界,當窗外折射的鏡像不再,我才赫然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一直只是坐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中,自以為的“預流”,不過是“物我合一”的鏡像。作為史學史研究者的我,竟未能覺察史學史研究從何時開始凋零若此?

1930年陳寅恪在《陳垣〈敦煌劫余錄〉序》中說:“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此潮流者,謂之預流。其未得預者,謂之不入流。此古今學術之通義。非彼閉門造車之徒,所能同喻者也。”照理來說,史學史研究者應該是*敏于時代之變與學術潮流之人,可是為什么我看得出學術潮流之變,卻對自己研究領域的凋零提不出任何解釋?是我太忙、太融入?還是所有的歷史研究者都太忙、太融入?當日子慢下來之后,我開始思索這些問題。陳寅恪說這話的時候,顯然在一個亟需倡議“新材料”重要性的年代里,但如果是一個普遍重視新材料,卻不見得能夠相應提出新問題的年代,陳寅恪又會怎么說呢?在學術分科愈來愈細的今天,我們是不是早已習慣在自己的分支次領域找材料、提問題?卻毫不在意自己在什么樣的框架下認識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又有多少是從既有的研究脈絡出發(fā),并持續(xù)影響著今天的我們?或者更多時候,我們是不是只能卑微地期待新材料的出現(xiàn),或乞靈于國外的問題意識?如果大多數(shù)的歷史研究者沒能意識到這些問題,那么史學史研究的凋零,恐怕就不只是一個分支次領域的事了。

不過身為史學史研究者的我們難道就沒有責任嗎?我們意識到了中國史學史的研究典范長久以來如何制約著我們嗎?1926年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里提及“史學史的作法”時曾經(jīng)表示:中國人“回頭看”的性質很強,常以過去經(jīng)驗做個人行為的標準,所以史部的書特別多。然而“中國史書既然這么多,幾千年的成績,應該有專史去敘述他,可是到現(xiàn)在還沒有,也沒有人打算做,真是很奇怪的一種現(xiàn)象。”梁啟超這段話看來稀松平常,后來的研究者也沒怎么注意,實際上梁啟超在似有若無間已將中國過去“幾千年的史書”串成一氣,使其前后相連,為的就是要讓人感覺不出古今之別。而久處學科體制下的我們,也早已習慣這種“古今無別”的提法,自然不覺得用“專史”去研究中國“幾千年來的史書”有什么問題。“專史”是現(xiàn)代史學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當我們從“專史”的角度重理中國史學時,就不可能不涉及舊史的“改造”,而這種改造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

梁啟超早在《史之改造》中曾毫不諱言地表示,中國古代著述,大多短句單辭,不相聯(lián)屬,少有長篇記載,所以事與事之間很難產生聯(lián)絡。而真史當如電影片,前張后張緊密銜接,成為一軸。因此他認為今日之史必須表現(xiàn)出人類活動的狀態(tài),其性質為“整個的”“成套的”“有生命的”“有機能的”“有方向的”。要把原本不相聯(lián)屬的過去,連成整個的、成套的、緊密相銜的歷史,可見得梁啟超的改造方案實與20世紀以后的史學走向相仿佛,建制化的學科體制和科學史學的概念,一方面把“中國史”建構成一個從古到今、一以貫之的共同體,一方面把探討、描述中國過去幾千年史學成就的“中國史學史”塑造成中國歷史文化所留下來的史學遺產,兩者同具“集體同一性”的表征。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史學史自始即以一種現(xiàn)代學科的視角,將中國史學視為一個持續(xù)發(fā)展、連續(xù)不斷的歷史進程,為了探究此一進程和綿延不絕的中國史如何為一代代的史家所記錄與書寫,歷朝歷代的史書、史官、史家、史學就成了中國史學史研究的主要對象。說到底,中國史學史幾乎是為了說明中國史的正當性而存在的一門次學科領域。

然而,當歷史研究的課題愈來愈多樣化、細碎化之后,“大寫歷史”逐漸失去它的吸引力,各種新興的研究領域開始關注微觀的、日常的、地方的、去中心觀的、后殖民的歷史,“國史”不再是歷史研究的唯一視角,中國史學史存在的合理性也隨之動搖,多數(shù)學者長年浸淫在自己的研究課題中,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過去寫在CV上的學術專長從“研究領域”變成了“研究課題”,而外在的學術規(guī)范也助長了此一趨勢。近二十年來的學術期刊評比和各種研究項目的申請,進一步制約了學術論文的寫作格式,“研究回顧”成了“前言”或“研究背景”必要的欄位。當研究者提出一個個細碎而專精的研究課題時,需要回顧與對話的對象往往也限縮在極小的范圍內,以史家、史書、史學為書寫對象的史學史便與絕大多數(shù)的研究課題斷離開來,再無用武之地。可是,此一現(xiàn)象史學史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嗎?如果史學史研究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此一轉變所帶來的影響,史學史研究恐怕真是凋零已極了。

史學史研究需要新的活水,新的視角。*近的思考沒來由地讓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位來系上客座的教授,旁聽我在研究所開的中國近代史學史專題之后說:“你的課可以和任何一個人合開!”當時以為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并不以為意,多年后回想才知其深意。面對研究趨向的改變和學術環(huán)境的變化,中國史學史研究的確需要新的思路與定位。也許我一直不能算是一個“典型”的史學史研究者,但長久在此耕耘,總有些不吐不快的想法。有關“新史學史”的具體做法,說來話長,無法在此細述,也許留待來日另文發(fā)表。出版在即,借此機會聊記一年多來的想法,同時為慢下來的腳步留下一點印記。

劉龍心 于深柳堂

2021年4月30日

知識生產與傳播: 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作者簡介

劉龍心,臺灣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任荷蘭萊頓大學現(xiàn)代東亞研究中心(Modern 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Leiden Universit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問學人。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史、知識史、學術思想史。著有《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xiàn)代中國史學的建立》(2002年)、《王權釋放與近代空間生產——20世紀初的調查旅行》、《地志書寫與家國想象——民初〈大中華地理志〉的地方與國家認同》等專書、期刊論文多篇。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网站建设首页,做网站选【优站网】,专注北京网站建设,北京网站推广,天津网站建设,天津网站推广,小程序,手机APP的开发。 | 洗地机-全自动/手推式洗地机-扫地车厂家_扬子清洁设备 | YJLV22铝芯铠装电缆-MYPTJ矿用高压橡套电缆-天津市电缆总厂 | 至顶网| 砍排机-锯骨机-冻肉切丁机-熟肉切片机-预制菜生产线一站式服务厂商 - 广州市祥九瑞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纳米涂料品牌 防雾抗污纳米陶瓷涂料厂家_虹瓷科技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森语科技有限公司-模型制作专家-展览展示-沙盘模型设计制作-多媒体模型软硬件开发-三维地理信息交互沙盘 | 电子元器件呆滞料_元器件临期库存清仓尾料_尾料优选现货采购处理交易商城 | 广域铭岛Geega(际嘉)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科技引领行业跃迁 | 热熔胶网膜|pes热熔网膜价格|eva热熔胶膜|热熔胶膜|tpu热熔胶膜厂家-苏州惠洋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IHDW_TOSOKU_NEMICON_EHDW系列电子手轮,HC1系列电子手轮-上海莆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热处理温控箱,热处理控制箱厂家-吴江市兴达电热设备厂 | Safety light curtain|Belt Sway Switches|Pull Rope Switch|ultrasonic flaw detector-Shandong Zhuoxin Machinery Co., Ltd | 分子精馏/精馏设备生产厂家-分子蒸馏工艺实验-新诺舜尧(天津)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电镀电源整流器_高频电解电源_单脉双脉冲电源 - 东阳市旭东电子科技 | 液氮罐_液氮容器_自增压液氮罐-北京君方科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定时排水阀/排气阀-仪表三通旋塞阀-直角式脉冲电磁阀-永嘉良科阀门有限公司 | 轴承振动测量仪电箱-轴承测振动仪器-测试仪厂家-杭州居易电气 | 数控走心机-走心机价格-双主轴走心机-宝宇百科| 超声波焊接机,振动摩擦焊接机,激光塑料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模具工装-德召尼克(常州)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冷却塔降噪维修_冷却塔改造报价_凉水塔风机维修厂家- 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小型铜米机-干式铜米机-杂线全自动铜米机-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油液红外光谱仪-油液监测系统-燃油嗅探仪-上海冉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路面机械厂家 | 小型高低温循环试验箱-可程式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东莞市拓德环境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 讲师宝经纪-专业培训机构师资供应商_培训机构找讲师、培训师、讲师经纪就上讲师宝经纪 | 超声波清洗机_超声波清洗机设备_超声波清洗机厂家_鼎泰恒胜 | TwistDx恒温扩增-RAA等温-Jackson抗体-默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芜湖厨房设备_芜湖商用厨具_芜湖厨具设备-芜湖鑫环厨具有限公司 控显科技 - 工控一体机、工业显示器、工业平板电脑源头厂家 | 骨灰存放架|骨灰盒寄存架|骨灰架厂家|智慧殡葬|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上祭奠|告别厅智能化-厦门慈愿科技 | 重庆波纹管|重庆钢带管|重庆塑钢管|重庆联进管道有限公司 | 自动化展_机器人展_机床展_工业互联网展_广东佛山工博会 | 威廉希尔WilliamHill·足球(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 爆破器材运输车|烟花爆竹运输车|1-9类危险品厢式运输车|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 成都治疗尖锐湿疣比较好的医院-成都治疗尖锐湿疣那家医院好-成都西南皮肤病医院 | 锯边机,自动锯边机,双面涂胶机-建业顺达机械有限公司 | 防水套管厂家_刚性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不锈钢防水套管-郑州中泰管道 | C形臂_动态平板DR_动态平板胃肠机生产厂家制造商-普爱医疗 | 密集架|电动密集架|移动密集架|黑龙江档案密集架-大量现货厂家销售 | 综合管廊模具_生态,阶梯护坡模具_检查井模具制造-致宏模具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