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農村低齡寄宿生的生存境遇及改善對策(以家庭功能為視角)/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72472
- 條形碼:9787513072472 ; 978-7-5130-724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農村低齡寄宿生的生存境遇及改善對策(以家庭功能為視角)/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小學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各級政府教育行政人員;教育科研工作者從家庭功能視角提出寄宿制學校的撫養、教育和親情關懷的功能,為寄宿制學校建設提供方法支持。
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農村低齡寄宿生的生存境遇及改善對策(以家庭功能為視角)/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 內容簡介
兒童正處于個體人格塑造和心理機制發展的關鍵時期,家庭是兒童身心發展和社會化的重要場所,對孩子個性、心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而寄宿在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家庭功能的缺失,這勢必會對低齡寄宿兒童的發展造成消極的影響。因此,從家庭功能視角關注農村低齡寄宿兒童的生存境遇,賦予寄宿制學校親情功能和生活護理功能,以此彌補家庭功能之不足是改善低齡寄宿兒童生存境遇、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的基本方向。
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農村低齡寄宿生的生存境遇及改善對策(以家庭功能為視角)/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 目錄
**章 導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二、概念界定
三、文獻綜述
四、理論依據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農村低齡寄宿生的背景和人口特征
一、現實背景
二、人口特征
第三章 農村低齡寄宿兒童的生存境遇
一、學習方面
二、生活方面
三、情感方面
第四章 家庭支持在改善兒童生存境遇中的作用
一、撫養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情感關懷功能
四、家庭與學校的合作
第五章 農村低齡寄宿生發展中家庭功能缺失的問題
一、撫養功能方面
二、教育功能方面
三、情感關懷功能方面
第六章 農村低齡寄宿生發展中家庭功能缺失的原因
一、城鄉二元經濟社會背景下低齡寄宿生家庭生存壓力較大
二、農村學生家長的教育素養、養育觀念仍然落后
三、城鄉學校發展不均衡,寄宿制學校教育資源短缺
四、寄宿制學校與學生家庭合作育人方面還有待改善
第七章 家庭功能視角下農村低齡寄宿兒童生存境遇的改善策略
一、提高農村低齡寄宿兒童生活品質
二、改善農村低齡寄宿兒童學習環境
三、關注農村低齡寄宿兒童心理狀態
四、寄宿制學校家校合作系統構建
附件 專題研究報告
**節 導論
第二節 農村低齡寄宿生產生的背景與問題
第三節 農村低齡寄宿生學習適應性分析
第四節 農村低齡寄宿生生活適應性分析
第五節 農村低齡寄宿生情感適應性分析
第六節 結論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農村低齡寄宿生的生存境遇及改善對策(以家庭功能為視角)/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系列叢書 作者簡介
趙丹,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副院長,農村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陜西省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陜西省軟科學一般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基金等科研項目10余項;先后獲得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陜西省高等學校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等省廳級獎項5項,在《教育研究》《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教育發展研究》《教育學報》《教育與經濟》等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先后獲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級優秀教師、本科生創新創業優秀指導教師、師德師風先進個人等榮譽。 于曉康,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農村教育政策。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