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哲學家都在想什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13100
- 條形碼:9787521613100 ; 978-7-5216-1310-0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哲學家都在想什么 本書特色
推開思想之門 赴一場智者與哲人的盛宴 法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現代蘇格拉底”阿蘭 暢銷近60年的經典哲學隨筆 以詼諧而富含寓意的書寫 探討哲學性的深度議題 引領與啟發閱讀者的獨立思考
哲學家都在想什么 內容簡介
《哲學家都在想什么》一書收錄了法國有名哲學家阿蘭的九十多篇隨筆,分為“智性”“行動”與“人”三大主題,分別討論了分寸、懷疑、正義、激情等哲學性的深度議題。阿蘭通過故事性的寫作,結合不同哲學家的思想,對這些議題進行了深刻剖析。本書語言詼諧且富有寓意,深刻卻并不晦澀艱深,這些閃現著靈感與智慧的書寫,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激發讀者的獨立思考。這種積極的獨立思考是對阿蘭哲學的致敬,亦反映了他哲學教育的優選目的。
哲學家都在想什么 目錄
**部分:智性
察覺
1. 蒙田說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
2. 人人皆如休謨筆下那位暹羅國王
3. 黑格爾面對群山時
4. *近人們紀念了斯賓諾莎
5. 世界并非一幅景觀
分寸
6. 在太陽戰勝烏云、喚醒熱情及瘋狂的時刻
7. 笛卡兒大膽地將觀念與經驗分離
8. 孔德飽讀各種學問
9. 我對同類的看法
10. 我們思想的演進過程在歷史上已有完整描述
11. 這是我自創的一頁歷史
12. 當我前往這場智者與哲人的盛會
13. 柏拉圖的洞穴
懷疑
14. 帕斯卡到處戳穿別人
15. 吞下一項考驗的人
16. 幾乎所有人都喜歡帕斯卡
17. 人們談論教導、深思、培育
18. 同意他人即無視自我
19. 一般說法仍把嘲笑頭腦的人稱為有頭腦的人
20. 斯多葛派是這么教的:美德就是意志
21. 一只魚族神學家應能證明
22. 知識或能力,兩者只能擇其一
工作
23. 若想試著根據黑格爾的辯證法來思考
24. 假設亞里士多德活在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時代
25. 當黑格爾去上課
26. 人們渴望幸福并非真相
第二部分:行動
決心
27. 行動馴服思想,但也貶低思想
28. 行動要的是一種陽剛的智慧
29. 我不至于說,所有強烈的冀望都是好的
30.“優柔寡斷是*大的惡”
31.“命運支配我們并嘲弄我們”
良知
32. 盧梭說,良知必能教導我們
33. 有人吹捧蘇格拉底英勇
34. 人們再也不閱讀《致外省人書》
公正
35. 主人和奴隸的關系是整個歷史的癥結與動力
36. 謹慎的亞里士多德注意到
37. 柏拉圖的《對話錄》中有一篇《高爾吉亞篇》
38. 公正的人會置身事外制造公正
39. 讓我們想象一個人此時此刻的模樣
40. 我持續研究著牧羊政治
41. 這幾天,我重新拜讀老好人約翰 穆勒
42. 想得真,不就是想得正嗎?
43. 想到*近大家紀念的約瑟夫 德 邁斯特
44. 事情沒有任何進展
45. 在柏拉圖的學說中我看不到任何不足
神
46. 政治一點也沒變
47. 對于為什么該品行端正,人們有所爭論
48. 斯多葛派虔誠恭敬
49. 愛比克泰德的《談話錄》與馬可 奧勒留的《沉思錄》
50. 你有能力,就教化他們
51. 勒南錯估了馬可 奧勒留
52. 我看到有人歌頌圣 托馬斯 阿奎納
第三部分:人
天性
53. 做而非受,這是愉悅的基礎
54. 弱者有弱者的智慧
55.“人根本不需要完美的馬”
56. 斯賓諾莎的作品
57. 歌德是八月之子
58. 康德必定是歷史上頭腦*好的人之一
59.歌德與席勒之間美好的友誼
60. 人們總急著斷言某種天性
61.“我們在交談時……”
62. 我刻意不思考種族問題
63. 滴水嘴怪獸的長相
激情
64. 智者、獅子、女蛇妖
65. 柏拉圖并非全然神秘深奧
66. 當人們跟我說,利益是挑起戰爭的主要原因
67. 柏拉圖的解讀能力總令我驚訝
68. 柏拉圖醫生
69. 柏拉圖開玩笑地說,愛情是富與貧的結晶
70. 我在笛卡兒的思想中找到這個觀念
71. 笛卡兒*早懂得愛情有益健康
72. 奴性傷人的原因
73. 一口氣訪遍《伊利亞特》的偉大風景之后
74. 一旦想描述邪淫
75. 關于言語,孔德曾寫下卓見
社群
76. 閱讀荷馬時,與詩人結交
77. 孔德是少數了解紀念意義的人
78. 應該向杰出的龐加萊致敬
79. 崇拜逝者的習俗隨處可見
80. 效法逝者是一件大事
81.“社會學究竟是什么?”
文化
82. *可悲的不是用狹隘的原因與條件來解釋一位天才藝術家
83. 這位教師翻閱著一本社會學教材
84. 動物沒有遠見
85. 法國人遇見黑格爾就落荒而逃
86. 思考激怒人
87. 孔德*初受的是科學教育??
和平
88. 我感到肩膀上有一只小手
哲學家都在想什么 節選
當我前往這場智者與哲人的盛會 當我前往這場智者與哲人的盛會,柏拉圖的幽魂分散了我的注意力。“從這些不干不凈的打鐵匠身上,”幽魂問道,“你希望學到什么?他們的言論沒有一點美感,而這是一個重要征兆。不過,也許你還沒學會:比起思想觀念,真心的意見是多么無關緊要。難道你根本沒注意到,野心與憤怒,再加上恐懼,也形成了一種正義?同樣的道理,心靈平庸的部分在此醞釀,從某種程度來說,盲目地親手塑造出某位智慧偶像。而這般機械化的文明生產了許多機器,卻還能制造出一具思想機器,絲毫不是奇跡。正如你的機器鳥會飛,盡管修破銅爛鐵的工匠并不懂其中原理;于是這項機械原理從平地一躍而起,工匠則拍著大手用力鼓掌。但是,來吧!讓我們到墻外去找些許西西里的春光美景和畢達哥拉斯式的和諧樂音。因為大自然的萬物比這些粗俗的畫面更能回應我們的想法,而且隱喻更加地道。” 所以,當我們坐在慷慨的土地上時,烏鴉讓一棵棵黑壓壓的樹木發出聲響,直達樹根;一陣歌聲傳進我們耳中,混雜著鏟子碰撞的尖銳聲;太陽的光芒射入我們周圍的土里。這時,陽光的產物——影子,激化了一項古老的學說。“比我還早進行研究的人已經知道,事物本身不可能具有思想,而這四塊小骨頭中也沒有任何一塊是四;同樣地,沒有任何幾何形物體擁有直角、等邊、彎弧;總之,數量、大小和形狀一點也不連帶在物體上,與顏色和重量截然不同;而固有性(inhérence),至少對*初的幾個觀念而言,在互比(rapport)之下瓦解。因此,畢達哥拉斯能夠預言:所有特質終將逐漸脫離物體本身,并可用相對關系(relations)解釋。正如他先前已知,如何解釋里拉琴的和諧音與鐘鈴的聲響;而他沉思這個觀念及其所有發展的時機,想必是那段幸福快樂的日子。不過,我旅人的靈魂絲毫沒有離開這片土地,也許我太愛它了。因此,我在歷史中又找到了想法。在偉大的笛卡兒時代,我看見運動從物體本身中被拆解,并提升到相對關系的層次,因為,如他所言,運動不再存于所謂移動物體之中,而是在它周遭的物體中。后來,經過牛頓的證明,從物體移除的是重量,僅存在于這顆石頭,土地、月亮、太陽以及萬事萬物之間的關系之中;盡管泥土的產物——指頭,堅持感受這顆石頭本身的重量。而現在指頭發現,重量,這*高等的感官幻覺,亦非物體固有,依然用另一種方式在傳達一種物體相對所有物體的關系。但我覺得,他們對于我這個時代的智者已預料到的這場勝利似乎有些大驚小怪。我看見同樣那批人,背負了太多泥土,想一手掌握原子。原子,相對關系的圖像,因為那圖像表達出每項物體的特質其實全是外在的。可是你說什么?確實曾有一段時間,人們相信影子屬于人的一部分,可以捉摸它。恭喜懂得思考互比的人。但我不會恭喜利用互比去賺取財富、不思考其純粹性的人。這是巫師一直在做的事。”烏鴉歌唱時,柏拉圖的幽魂這么說。
哲學家都在想什么 作者簡介
阿蘭(Alain,1868—1951),法國哲學家、教育家、散文家,1951年獲“法國國家文學大獎”。本名埃米爾-奧古斯特??夏蒂埃,筆名阿蘭。1892年畢業于巴黎高等師范學校,之后,相繼在多所法國學校擔任哲學教師40年。曾被法國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安德烈 莫洛亞譽為“現代蘇格拉底”。出版了《論教育》《論幸福》《哲學家都在想什么》等多部著作。阿蘭的《論幸福》與羅素的《幸福之路》及卡爾 希爾逖的《幸福論》并稱“世界三大幸福論”,其中,《論幸福》被安德烈 莫洛亞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書之一”。 陳太乙,法國圖爾大學法國現代文學碩士,法國格勒諾布爾第三大學法語外語教學碩士暨語言學博士候選人。曾任中學及大學法文兼職講師。譯有《最后的巨人》《歐赫貝26國幻游記》《拇指男孩的秘密日記》等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