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最美是教師:讓教書成為自己的事業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62898
- 條形碼:9787201162898 ; 978-7-201-1628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美是教師:讓教書成為自己的事業 內容簡介
人之美,有外貌之美,體格之美,心靈之美,那么教師的“美”是體現在哪里呢?葉圣陶先生說:“身教為美,知行不可分。”只有以身立教,才能無愧于社會、家長和學生,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教師的工作,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瑣瑣碎碎。就在這平淡、瑣碎中透出的教師對學生的那種無私的愛,卻是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教師把心血用在平凡工作上的精神就是美,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把愛獻給孩子們,就是世間的美。這樣的教師就是美的人。 該書就是為了傳遞師生之間的愛;為了呼喚每個教師都來愛自己的學生;為了讓每個教師都把教書當成自己的事業,成為美的人。
最美是教師:讓教書成為自己的事業 目錄
專題一 教育本真之美
什么是教育?“上所施,下所效也”謂之教;“養子使作善也”謂之育。這兩句話合起來就是關于教育理念的核心觀點。教育的源頭活水是做人教育,而非知識的傳授。什么是教育的原點?“教育*重要的任務,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養美好的人格,使學生擁有美好的人生。”這才是值得我們去追尋的教育原點!教育意味著要培養一個大寫的“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一個靈與肉協調、情與理均衡、言與行統一的人。
主題1 教育因愛而美麗
主題2 教育是超越知識的教養
主題3 讓學生生活在詩意教育中
主題4 沒有圍墻的學習天空
主題5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主題6 塑造教育和諧之美
主題7 教育的真諦:愛與責任
主題8 沒有終點的思想盛宴
專題二 教師職業之美
一根教鞭,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忙碌……這正是教師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道德基因的轉接者。教書育人,絕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來自生命內核神圣的啟示:它需要的是一種崇高的奉獻精神和人格魅力,需要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也同時凈化著自己的心靈,使自己飛翔的心靈時時享受著純真的牽引。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這也正是教師職業的偉大所在!
主題1 深入教育的過程
主題2 生發教學的智慧
主題3 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主題4 分享教學經驗的甜蜜
主題5 做一顆“向上”的種子
主題6 享受育人的快樂
主題7 科學規劃職業生涯
主題8 品味職業的幸福
專題三 學生成長之美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言語;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學生成長之美,是竹筍露出地面的欣喜,是花開剎那的艷麗,是樹木參天的超越,是海納百川的氣勢。也許他們的文學底蘊還不夠深厚,也許他們的科學知識還不夠完備,也許他們的政治見解還不夠深刻,但這種蓬蓬勃勃的氣象不正是成長之美的體現嗎?成長就是展現生命之美的舞臺。讓我們在這個舞臺上,盡情地欣賞美、塑造美、發現美、培育美、成就美!
主題1 汲取知識的營養
主題2 提升走向社會的基本能力
主題3 掌握學習方法
主題4 關注過程和情感的體驗
主題5 形成樂觀、求實、寬容的人生態度
主題6 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
主題7 確立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
主題8 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專題四 課堂教學之美
課堂教學之美,美在精練的教師語言。教育藝術首先是靈犀相通的說話藝術;巧妙的課堂提問,是研究教材與教學設計時思想的結晶;機智有效的課堂點撥,是一種教學技巧,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張弛有度的課堂節奏,是一種通過動靜、張弛、疏密、濃淡等多種對比和轉化的創造性藝術;課堂預設既是課堂教學的孕伏過程,又是課堂教學的基石和源泉;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課堂因動態生成而美麗!關注教學細節是教學智慧和教學能力的體現,教師要永遠對課堂中的“人”充滿真切關注和終極關懷,讓教學細節回歸“生命關懷”的教育本質;巧用多元評價,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達到課堂教學藝術的佳境。
主題1 錘煉教學語言
主題2 善用課堂提問
主題3 巧用教學點撥
主題4 掌控課堂節奏
主題5 學會課堂預設
主題6 抓住課堂生成
主題7 重視細節之美
主題8 學會多元評價
專題五 教育科研之美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對教育領域的對象、現象及其規律的一種創造性認識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漸地認識教育現象及其規律性,進一步探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以*的教育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獲取*的教育效益。教育科研具有教育性、科學性、探索性、創新性、應用性、實效性、群眾性、遲效性等基本特點。教育科研之美,美在過程,青藍結對、名師課堂、同課異構、教育寫作、課題研究、校本研修、教學反思……都是每一位教師與時俱進的過程;教育科研之美,美在追求,引導每一位教師踏上美妙的研究之旅。
主題1 青藍結對,找出差距
主題2 名師課堂,博采眾長
主題3 同課異構,學思研教合而為一
主題4 在教育寫作中成長
主題5 課題研究,快速成長的催化劑
主題6 校本研修,幸福路上的“加油站”
主題7 教學反思是一種能力
主題8 踏上美妙的研究之旅
專題六 教育藝術之美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教育是一門藝術。讓我們多一點幽默與風趣,多一點寬容與耐心,多一點言傳與身教,學會溝通與傾聽,學會激勵與“冷卻”,學會贊賞與“懲罰”,賞識每一個孩子,聆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優秀教師展示的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啟示。教師高尚的人格,使孩子景仰高尚,摒棄庸俗;教師廣博的知識,使孩子選擇勤奮,鄙視無知;教師的微笑和贊許,給孩子以自信和力量;教師的無私關愛,使孩子學會了愛。
主題1 多一點幽默與風趣
主題2 多一點寬容與耐心
主題3 多一點言傳與身教
主題4 學會溝通與傾聽
主題5 學會激勵與“冷卻”
主題6 學會贊賞與“懲罰”
主題7 融合外部教育力量
主題8 賞識每一個孩子
什么是教育?“上所施,下所效也”謂之教;“養子使作善也”謂之育。這兩句話合起來就是關于教育理念的核心觀點。教育的源頭活水是做人教育,而非知識的傳授。什么是教育的原點?“教育*重要的任務,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養美好的人格,使學生擁有美好的人生。”這才是值得我們去追尋的教育原點!教育意味著要培養一個大寫的“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一個靈與肉協調、情與理均衡、言與行統一的人。
主題1 教育因愛而美麗
主題2 教育是超越知識的教養
主題3 讓學生生活在詩意教育中
主題4 沒有圍墻的學習天空
主題5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主題6 塑造教育和諧之美
主題7 教育的真諦:愛與責任
主題8 沒有終點的思想盛宴
專題二 教師職業之美
一根教鞭,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忙碌……這正是教師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道德基因的轉接者。教書育人,絕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來自生命內核神圣的啟示:它需要的是一種崇高的奉獻精神和人格魅力,需要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也同時凈化著自己的心靈,使自己飛翔的心靈時時享受著純真的牽引。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這也正是教師職業的偉大所在!
主題1 深入教育的過程
主題2 生發教學的智慧
主題3 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主題4 分享教學經驗的甜蜜
主題5 做一顆“向上”的種子
主題6 享受育人的快樂
主題7 科學規劃職業生涯
主題8 品味職業的幸福
專題三 學生成長之美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言語;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學生成長之美,是竹筍露出地面的欣喜,是花開剎那的艷麗,是樹木參天的超越,是海納百川的氣勢。也許他們的文學底蘊還不夠深厚,也許他們的科學知識還不夠完備,也許他們的政治見解還不夠深刻,但這種蓬蓬勃勃的氣象不正是成長之美的體現嗎?成長就是展現生命之美的舞臺。讓我們在這個舞臺上,盡情地欣賞美、塑造美、發現美、培育美、成就美!
主題1 汲取知識的營養
主題2 提升走向社會的基本能力
主題3 掌握學習方法
主題4 關注過程和情感的體驗
主題5 形成樂觀、求實、寬容的人生態度
主題6 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
主題7 確立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
主題8 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專題四 課堂教學之美
課堂教學之美,美在精練的教師語言。教育藝術首先是靈犀相通的說話藝術;巧妙的課堂提問,是研究教材與教學設計時思想的結晶;機智有效的課堂點撥,是一種教學技巧,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張弛有度的課堂節奏,是一種通過動靜、張弛、疏密、濃淡等多種對比和轉化的創造性藝術;課堂預設既是課堂教學的孕伏過程,又是課堂教學的基石和源泉;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課堂因動態生成而美麗!關注教學細節是教學智慧和教學能力的體現,教師要永遠對課堂中的“人”充滿真切關注和終極關懷,讓教學細節回歸“生命關懷”的教育本質;巧用多元評價,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達到課堂教學藝術的佳境。
主題1 錘煉教學語言
主題2 善用課堂提問
主題3 巧用教學點撥
主題4 掌控課堂節奏
主題5 學會課堂預設
主題6 抓住課堂生成
主題7 重視細節之美
主題8 學會多元評價
專題五 教育科研之美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對教育領域的對象、現象及其規律的一種創造性認識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漸地認識教育現象及其規律性,進一步探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以*的教育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獲取*的教育效益。教育科研具有教育性、科學性、探索性、創新性、應用性、實效性、群眾性、遲效性等基本特點。教育科研之美,美在過程,青藍結對、名師課堂、同課異構、教育寫作、課題研究、校本研修、教學反思……都是每一位教師與時俱進的過程;教育科研之美,美在追求,引導每一位教師踏上美妙的研究之旅。
主題1 青藍結對,找出差距
主題2 名師課堂,博采眾長
主題3 同課異構,學思研教合而為一
主題4 在教育寫作中成長
主題5 課題研究,快速成長的催化劑
主題6 校本研修,幸福路上的“加油站”
主題7 教學反思是一種能力
主題8 踏上美妙的研究之旅
專題六 教育藝術之美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教育是一門藝術。讓我們多一點幽默與風趣,多一點寬容與耐心,多一點言傳與身教,學會溝通與傾聽,學會激勵與“冷卻”,學會贊賞與“懲罰”,賞識每一個孩子,聆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優秀教師展示的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啟示。教師高尚的人格,使孩子景仰高尚,摒棄庸俗;教師廣博的知識,使孩子選擇勤奮,鄙視無知;教師的微笑和贊許,給孩子以自信和力量;教師的無私關愛,使孩子學會了愛。
主題1 多一點幽默與風趣
主題2 多一點寬容與耐心
主題3 多一點言傳與身教
主題4 學會溝通與傾聽
主題5 學會激勵與“冷卻”
主題6 學會贊賞與“懲罰”
主題7 融合外部教育力量
主題8 賞識每一個孩子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