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婺文化叢書Ⅺ:茶清詩書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064410
- 條形碼:9787563064410 ; 978-7-5630-644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婺文化叢書Ⅺ:茶清詩書香 本書特色
該書篇幅精悍,資料翔實,從讀者喜聞樂見的茶人茶事出發,融創意性、地方性、歷史性、現實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體。
婺文化叢書Ⅺ:茶清詩書香 內容簡介
《茶清詩書香》為弘揚傳承中華優秀的茶文化,立足金華,放眼全國,貫通古今,以古典名著和諸家詩茶名人涉茶論著為主,另加附錄若干涉茶作品。從讀者喜聞樂見的茶人茶事出發,融創意性、地方性、歷史性、現實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體。
婺文化叢書Ⅺ:茶清詩書香 目錄
古典名著飄散茶幽芬芳
003?? ……?? 《西游記》茶故事別具一格妙趣橫生
007?? ……?? 《水滸傳》茶坊故事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010?? ……?? 《三國演義》戰地禮茶分外香
012?? ……?? 茶香亦自《金瓶梅》
019?? ……?? 《西廂記》茶韻高雅芬芳
022?? ……?? 《紅樓夢》里茶清香
028?? ……?? 聊齋茶清香 故事異聞多
—讀蒲松齡《聊齋志異》茶事有感
033?? ……?? 《儒林外史》三個涉茶故事
037?? ……?? 《老殘游記》精彩的茶故事
—高山野生茶配山頂清泉水可謂茶中極品
039?? ……?? 《西湖二集》中廚子獻茶得五品官的故事
041?? ……?? 《鏡花緣》眾才女綠香亭品嘗鮮葉茶的故事
042?? ……?? 馮夢龍著作中兩個生動的茶故事
044?? ……??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外寄小包茶鹽救親家
045?? ……?? 茶清香亦散見古名醫論著
儒道釋名人茶清詩書香
049?? ……?? 唐至清代茶學家著作簡述
055?? ……?? 唐宋高僧詩茶名著簡錄
072?? ……?? 唐代著名詩茶道士名錄
080?? ……?? 歷代詩茶隱士傳略
084?? ……?? 歷代茗女群芳譜
093?? ……?? 宋繼李清照后女詩人朱淑真
095?? ……?? 九位茶人英烈傳記
107?? ……?? 讀杜牧清明詩詠茶詩韻味無窮
110?? ……?? 后唐蘭溪詩茶高僧貫休逸事
113?? ……?? 陸游晚年“茶甘飯軟”的休閑生活
116?? ……?? 明戲曲家湯顯祖系茗客茶人
民間茶詩茶事清香綻放
123?? ……?? 茶文化在民間怎樣代代相傳
126?? ……?? 民間宗譜里的茶文化
132?? ……?? 八婺七位布衣詩人的詠茶詩
135?? ……?? 《古愚廬吟草》手抄本中茶詩多
138?? ……?? 清金華北麓詩課及其詠茶詩篇
141?? ……?? 東陽滕元發與蘇東坡茗茶尺牘往來
143?? ……?? 民間流傳古來茶人壽星多
145?? ……?? 民間傳說茶葉蛋起源于金華
147?? ……?? 金華南山貞姑采茶成仙的故事
148?? ……?? 民間古來的茶葉市場
……
婺文化叢書Ⅺ:茶清詩書香 節選
《紅樓夢》里茶清香 清代曹雪芹著的《紅樓夢》,全書 120 回,涉及茶事的共有 270 多處, 其中還有詠茶聯句和詩詞。有人說,一部《紅樓夢》,滿紙茶清香,說得 很恰當,不過分。 茶為國飲,我國歷來是“禮儀之邦”,一貫重視禮儀,客來敬茶自古 以來就是社會傳統的民俗禮儀。《紅樓夢》中賈府(榮國府)的大觀園里, 賈母、賈政、王夫人、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等,都有飲茶的習慣,其 中許多回有獻茶、奉茶、吃茶、喝茶、沏茶、看茶、倒茶、留茶、讓茶等禮儀, 這些茶事在不同場合,對人對事稱呼各不相同。對宮廷官府來人稱“獻茶” 或“奉茶”。在第十八回“慶元宵賈元春歸省”中,有“茶已三獻,賈妃 降座,樂止”的記載,說明賈妃歸省,先后有三次獻茶。“秦可卿逝后首 七第四日,宮內相戴權……坐了大轎,打傘鳴鑼,親來上祭,賈政忙接著, 讓至逗峰軒獻茶”,這個場合也稱獻茶。賈府大觀園內晚輩對賈母等長輩 上茶也稱獻茶。至于園內姐妹們(寶玉是唯一的男性)相互往來則稱吃茶、 喝茶、看茶、上茶、倒茶等。如第二十六回“賈蕓在寶玉房中,襲人端了 茶來,賈蕓便忙站起來笑道:‘姐姐怎么替我倒起茶來……’一面說一面 坐下吃茶”。《紅樓夢》中賈府因事待客,根據來客和來意,除茶禮外, 有時還備酒席款待,酒后飲茶。第二十六回薛蟠慶五月初三生日,請詹光、 程日興等唱曲兒的,彼此見過,“吃畢茶,薛蟠即命人擺酒來……正說著, 小廝來回馮大爺來了。寶玉便知是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小英來了。薛蟠眾 人見他吃完了茶,都說道請入席,有話請慢慢的說”,酒后又飲茶,用意 是消食解油膩。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會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賈府大觀園中人 對茶的品種是很有研究的。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紅院劫遇 母蝗蟲”中提道:“當下賈母等吃過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 忙接了過去……賈母道:‘我們這里坐坐,你把好茶拿來。’只見妙玉親 自捧了一個海棠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 鐘,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這是老 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 了半盞。”這里不禁要問賈母為什么不吃六安茶,而選用老君眉。懂茶的 人都知道,六安瓜片是綠茶,而老君眉是白茶。白茶屬輕發酵茶,比綠茶 味道淡,賈母當時宴請劉姥姥,吃了些酒肉,要消食化積,白茶清熱消食 的作用比綠茶更強些。再說老君眉是產于岳陽洞庭湖心小島的君山銀針茶, 這種茶制一斤需 2.5 萬個芽頭,歲貢僅 18 斤,只有皇親國戚能喝到這種茶。 大觀園的姐妹們,對吃茶的方式方法以及用水也很有研究。特別是櫳翠庵 年方二九美貌異常的妙玉,更有研究,她泡茶用的水是收梅花上的雪,埋 在地下夏天才開啟的雪水。當寶玉要喝一個竹根大盞的一海茶時,妙玉說: “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寶玉 經她這么一說,由妙玉執壺,只吃了一杯,并覺輕浮無比,贊賞不絕。其實, 茶人要把吃茶看作一種藝術的欣賞、精神的享受,要在“品”字上下功夫,
婺文化叢書Ⅺ:茶清詩書香 作者簡介
張柏齊,1929年生,浙江浦江人,中共黨員,1949年12月入伍后,多數時間從事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工作。歷任鄉、區文書,中共浦江縣委、金華地委農工部干事,金華縣委辦副主任,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金華地委調研科長,金華市委農工部副部級調研員等職。1983年首批農業經濟師。任金華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二十年。有著作200多萬字。 俞小雙,1987年生,浙江金華人,民建會員,留法碩士,酒店管理專業。現任金華市婺城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行業管理科長,從事旅游行業、鄉村旅游管理。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