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育人與鑄魂:新時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發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21318
- 條形碼:9787569021318 ; 978-7-5690-213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育人與鑄魂:新時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發展史 內容簡介
綿陽市作為中國專享的科技城,有著良好的教育傳統和教育基礎。力求揭示建國以來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新時期中國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揭示其內在的、深層的邏輯結構和豐富內涵,對于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41年來的成就進行總結和反思,并在此基礎之上展望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的發展未來。
育人與鑄魂:新時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發展史 目錄
**節 社會主義青少年教育制度在綿陽的建立
一、舊中國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的歷史回顧
二、過渡時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發展的措施
三、新中國成立初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初現生機
第二節 曲折探索時期的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
一、社會主義青少年教育在曲折中前進
二、政治運動對青少年教育戰線的影響
三、艱難探索時期的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
四、醫治“文化大革命”對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的創傷
五、曲折探索時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的成績和不足
第二章 改革開放初期的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1976-1992)
**節 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改革的一般措施
一、調整教育的布局結構
二、建立科學合理的學制
三、不斷深化教學改革
四、及時恢復教研工作
第二節 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改革的重點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障
二、落實知識分子方針政策
三、同步推進青少年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
四、江油市農村青少年教育綜合改革試驗
第三節 綿陽地方各類青少年教育在改革中全面發展
一、基礎教育
二、幼兒教育
三、職業教育
四、成人教育
五、高等教育
六、特殊教育
第四節 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改革的成效和不足
一、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改革的主要成績
二、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改革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的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1992-2002)
**節 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改革的總體思路
一、調整青少年教育布局結構
二、深化青少年教育體制改革
第二節 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
一、加快落實德育工作,創新素質教育模式
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務實教育教學基礎
三、強化素質教育,“體衛藝”全面開花
四、教育現代化建設欣欣向榮
第三節 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蓬勃發展
一、義務教育得到普及鞏固
二、普通高中發展蒸蒸日上
三、職業技術教育繼續發展
四、高等教育發展成果豐碩
五、掃盲工作取得一定進展
六、民辦教育走上發展快車道
第四節 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改革的經驗和不足
……
第四章 21世紀初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繼續發展(2002-2012)
第五章 新時代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進一步發展(2012-2019)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育人與鑄魂:新時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發展史 節選
《育人與鑄魂:新時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發展史》: (二)改善學校衛生條件 1.加大政府的資金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狀況 綿陽是一個縣域經濟不發達的農業市,廣大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衛生設施普遍比較落后。建市后,市教育局組織力量,對全市學校的食堂、飲用水、寢室等基礎設施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和《關于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要根據本地學校的衛生設施狀況,分階段、分年度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資金,力爭在三到五年內徹底改善學校衛生設施狀況。為保障學校食品衛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市教育局、市衛生局根據國家有關要求,聯合下發了《綿陽市學校食堂衛生設施要求和衛生管理制度》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市教育局和市衛生局的規定,各中小學將學校的法人代表規定為學校內食堂、小吃攤的衛生安全責任人,關閉了校園內無證經營的食品、飲料攤點,堅持食物供貨商必須具備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和動物檢疫證制度,堅持食堂從業人員持三證上崗制度、食品試嘗留樣制度和采購食品定點制度,堅持禁止“三無”產品進入學校制度。 2.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衛生意識 綿陽各中小學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開設了健康教育課;普通高中、職業高和大學定期舉辦健康教育專題講座,通過學校的板報、廣播、電視、團隊會、班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1998年,市教委與市健康教育所聯合創立了學校健康教育“1+2”互教工程,學校負責把健康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一個學生帶動兩位家長,再由兩位家長輔導學生,通過雙向互動和反饋推動健康知識的普及并規范人們的健康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后,活動經驗被推廣到了全省各地。2002年,綿陽市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在全市中學生中開展了以預防艾滋病為主要內容的健康教育,市上成立了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教育局局長為副組長的綿陽市中學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各地各校也建立了相應機構。通過舉辦市、縣、校三級師資培訓,充分發揮140所項目試點學校和20所項目示范學校的作用,利用課堂、講座、街頭宣傳、“1+N”互教工程等多種形式進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年,教育部體衛藝司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根據綿陽市和自貢市的做法,編寫了《四川省學校預防艾滋病和生活技能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一書,其中,綿陽市提供的總結經驗的文章占了該書內容的三分之二以上。此外,綿陽市還與北京瑪麗斯普特國際組織合作,在全市300所中學對68萬中學生開展了青春期健康教育,進一步深化了全市中學防艾滋病、禁毒戒煙教育和性教育。 (三)加快發展學校藝術教育 學校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育部頒布《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和《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后,綿陽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貫徹落實相關章程和規定,多措并舉,發展學校的藝術教育。 1.建立藝術教育管理機構,充實藝術教師隊伍 20世紀90年代初期,綿陽就已建立健全了市、縣(市、區)兩級藝術教育管理機構,市教育局將體育衛生處更名為體育衛生藝術教育處,并配備了音樂、美術高級教研員,制定了《綿陽市學校藝術教育實施意見》,從管理、教學、師資、課外活動、器材配備等方面對中小學的藝術教育工作做了明確規定,確保藝術教育工作落到實處。課堂教學是實施藝術教育的主渠道,藝術教師隊伍是成功開展藝術教育的關鍵。為了滿足開設藝術課的師資需求,綿陽市主要以縣、市、區進修學校和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學院為依托,采取請專家講學、外出學習參觀、課堂教學觀摩、新老教師結對子、開展教學業務交流等形式,對在職藝術課教師進行教材教法的專業培訓;堅持開展了全市藝術學科優質課、優秀論文和教師基本功評優活動,以評優來促進教師業務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提升。這些活動的開展,為一大批優秀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 ……
育人與鑄魂:新時期綿陽地方青少年教育發展史 作者簡介
張嘉友,男,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四川地方專門史。 黎萬和,男,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幸媛,女,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西部地區紅色文化史。 王嬌,女,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學辦主任,助理研究員。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