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解題:問題分析與解決十二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95024
- 條形碼:9787121395024 ; 978-7-121-39502-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解題:問題分析與解決十二法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本書適合企業內部中高層管理人員,企業內部項目組、關鍵崗位骨干等,需要在合作中解決難題的領導者,希望系統提升問題分析及決策能力的職業人士閱讀。2020年的不平凡帶給世人諸多改變,突發的疫情給眾多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問題”當前,管理者如何應變才能將損失降低,逆勢而升?這本由總裁網、價值中國網等國內多家經管網站專欄作者,問題管理研習社創辦人殷祥老師寫于2020年年初的著作除了與大家分享了沉淀多年管理經驗,還給出十二種問題管理工具和若干精彩案例,全面助力管理者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道路上篤定前行。
解題:問題分析與解決十二法 內容簡介
問題分析與解決是一項重要的管理能力,然而多數管理者并沒有充分掌握這項能力,而且大部分問題的背后又隱藏著其他問題,由于問題分析不當而產生的決策失誤所帶來的損失可能是很好大的。本書從理論知識出發,落地于實操,介紹了十二種問題分析與解決工具及其適用環境、使用方法等,以指導管理者撥開重重迷霧,找到問題的本質和源頭,并利用有限的資源高效地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升管理者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為組織創造更高的績效。
解題:問題分析與解決十二法 目錄
**章 問題人生:求知者的哲思
一、你會向問題發起挑戰嗎 2
二、問題中的機會:創造始于問題 7
三、蘇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12
四、引導人升值的問題導學 19
五、怎樣做一個擅長提問的聰明人 26
六、在問題的探究中做學問 32
七、弱者焦慮 強者自律 34
八 、 你有職業信仰嗎 41
第二章 在問題中探索:精進者的工具
一、練就發現組織發展問題的火眼金睛 47
二、成為防患于未然的先知 66
三、做問題推進積極共識的引導者 72
四、成為問題管理高手的基本功 78
五、在細節中尋找真相的邏輯 84
六、問題管理思維的結構化敏感度 92
七、探尋問題的重點突破口 99
八、提高效率的群策群力 105
九、教練式的績效輔導 121
十、自我賦能與篤定前行 129
十一、重新審視決策的力量 134
十二、在組織變革中的蛻變 142
第三章 問題就是課題:智者的應對
一、新晉基層管理者的苦惱 149
二、多項目協同管理的煩惱 151
三、空降總監該如何治亂 153
四、李總眼中的“叛徒” 155
五、郁悶至極的周總 157
六、研習你的案例 159
第四章 在問題中升值:領導者的修煉
一、領導者角色認知十二問 161
二、領導者的格局與人生七層論 166
三、領導者的情緒壓力自治 172
四、發現團隊建設的規律 182
五、領導者的激發與輔導 194
六、塑造企業文化的引領 203
后記 修行
解題:問題分析與解決十二法 節選
二、成為防患于未然的先知 預見風險 我想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痛點,很多鼓吹出來的“雞湯式”的良方,不一定能夠給你有效的幫助。作為一個成熟的管理者,應該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問題管理的*高境界,并非等到問題發生后再急于解決問題,防患于未然,能夠預見風險才算是高手。正如職場人經常說的一句話,“發現不了問題可能就是*大的問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為管理者,應將預見風險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與工作中。 管理者要推崇“問題管理”。海爾集團CEO張瑞敏說過:“管理者必須進行問題管理,而不是危機管理。” 問題管理的特點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防患于未然,防止問題演化為危機。問題管理強調“從危機管理到問題管理”,這并不是說要取代危機管理,而是要將以危機管理為主轉向以問題管理為主,做到“以防為主,防消結合”。 二是分析和解決關鍵問題,過濾假問題,解決真問題。十個重點等于沒有重點,直擊核心,避免過程中偏離主題。 三是跨專業、跨部門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打通不同專業或部門之間的障礙。越來越多的企業用問題管理來指導日常管理工作。 那么,怎樣才能將隱性的意識顯性地表現出來呢?管理者如何激發團隊成員分析和解決問題呢?我們設計了一個問題風險防范DDT模型,讓伙伴們有效地對自己的問題有一定的預見與洞察。 風險有時不能被完全消除,但可以通過防范來降低。還沒有發生的,并不代表不會發生,通過進行前瞻性的分析推演,預見風險并提早介入其中,同時提高你的科學決策能力。這個模型可以有效防范問題的發生,強化我們的問題管理意識,降低問題發生后的糾錯成本。 問題風險防范DDT模型的應用要點如下。 a確定我有什么問題。這個過程分兩個層次:顯性和隱性。發現自身所要面對的或潛在的問題,判斷是否存在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隱性問題,以及問題和自身之間存在何種關系,自己是否需要為之負責。 b進行事物發展的分析推演。思考如果這個問題發生會怎樣,會給自身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其中,延伸的思考是“問題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我是否能夠接受”。在推演的過程中還需注意的是,避免出現過多的消極思維,從而導致分析過度。 c基于推演內容思考對策。這個過程應從預見風險到構思預案,從而進行有效的預防工作來降低問題發生的風險。這個過程延伸的思考是:“我的對策是否符合組織利益”,只有符合組織利益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我的對策是否遵守價值底線”,對策應該是在合規與合法的前提下提出的,否則自身將會從一個風險陷入更多風險。 d管理者要促進團隊成員集體危機意識的養成。這個過程需要管理者組織團隊成員進行頭腦風暴,及早介入管控。因問題分析不當而造成的決策失誤,才是一個組織*大的管理成本。因此,管理者應運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團隊成員的問題風險管控能力。 管理者的科學預見 管理者身負組織管理的重任,真誠、有前瞻性、有激情、有能力,這些品質一直被認為是管理者應具備的品質。科學預見需要站在未來的角度,因此管理者的角色認知將直接影響其對工作預見的效果,缺乏角色認知與全局觀的管理者會出現決策上的“短視”。管理者思維的預見性,是指根據事物的發展特點、方向、趨勢所進行的預測、推理的一種思維能力。管理者思維的預見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客觀事物在頭腦中主觀反映的產物。 管理者的科學預見,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 經驗性預見 經驗性預見即管理者根據自己在工作中積累的直接感覺、經驗而做的預見。經驗性預見縮短了從認識到實踐這一轉化過程的時間,在日常生活和低層次管理中占據重要位置。但它具有表面性的特點,容易“一葉障目”,僅看到外在的現象、事物的一部分,不能洞察其本質、顧及其整體,或者忽略一些新的變動和不確定因素。這會導致管理者在工作中很難做出*優的決策,從而給工作帶來損失,因此它屬于一種初等的、低層次的預見。 創造性預見 由于事物的未來走向沒有固定的模式或必然的結局,而是隨著客觀現實的變化,特別是隨著組織變革或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而呈現不確定的狀態,因此管理者必然面臨大量的新情況、新形勢,從而需要解決管理工作中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新矛盾。這就要求管理者要以靈活和發展的眼光洞察未來,創造性地估計事物的未來發展趨勢和變化前景,以便規劃未來或對現在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進行調整,使管理工作按較好的方式向前發展。 科學預見有可能性、模糊性、隨機性、靈活性的特點,預見的結果可能成為現實,也可能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管理者要盡量使預見的結果和事物發展的趨勢之間的差異*小,從而避免決策上的失誤。如果管理者的知識面窄、觀念落后、思想陳舊,則會對決策的預見性思維活動產生消極影響。同時,管理者也要注意避免因自身情緒不佳而給自己或他人帶來消極影響,出現過分注重個人感情、情緒不良宣泄等情況,從而形成偏頗、固執的心境,這是情緒效應的其中一個表現。情緒效應的另一個表現,反映為管理者容易感情用事,使思維失去判斷力,從而讓自己陷入混亂的狀態。 認識來源于實踐,而預見也不是空想的結果。憑空想象、閉門造車而進行的預見是毫無事實和實踐根據的。管理者只有經常注重實際探索,深入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實際情況,總結一線的實踐經驗,不斷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做出正確的判斷并指導工作,提高決策的可行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解題:問題分析與解決十二法 作者簡介
殷祥,江蘇興企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職業經理人(高級),國際注冊培訓師(高級),企業管理教練(高級),RTC人才測評師(高級),問題管理研習社創辦人,興企管理培訓學院創始人,加州工學院客座教授,總裁網、價值中國網、暢享網等國內多家經管網站專欄作者。? “問題分析與解決”課程版權人,? “團隊決策風險管控”課程版權人。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