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商業模式原理:解密企業長期盈利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27910
- 條形碼:9787550227910 ; 978-7-5502-2791-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商業模式原理:解密企業長期盈利邏輯 本書特色
只有對商業模式基礎問題的真正“解密”,我們才有指望形成一個可以指導管理實踐的正確理論,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促進商業模式的解密進程,為中國經濟的振興提供獨特的知識財富。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李海艦
商業模式原理:解密企業長期盈利邏輯 內容簡介
為什么蘋果公司會擺脫“管理經營很糟糕公司之一”的頭銜,實現華麗蛻變?為什么IBM在“砍掉”有顯著優勢的PC業務之后能更具活力?這一切的背后都蘊含著商業模式的創新。 進入21世紀之后,商業模式逐漸取代產品和服務成為商業競爭的主題。那么究竟什么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到底有什么功能?商業模式如何演變、成型?《商業模式原理》一書將為您解開上述謎題。在解密基礎上,“原理”一書開創性提供了商業模式管理的總體架構,為您提供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自創生存空間的獨特鑰匙。
商業模式原理:解密企業長期盈利邏輯 目錄
推薦序一 只有解密,才有發展
推薦序二 以模式重塑贏得未來
推薦序三 模式正確,事半功倍
自序 關于商業模式的五個“為什么”
第1章 歷史新拐點:商業模式時代的來龍去脈
事件:商業模式熱潮的全球感知
回顧:跨越中外的典型案例
動態:理論界的反響
局勢:熱源、機會與挑戰
第2章 商業模式的權變性與原理方格
“視角”多樣性和“結果”多樣性
Fuller理論與商業模式的權變性
原理方格:緯度與象限
第3章 商業模式結構原理
結構概念和對商業模式結構的一般認識
聚焦準星與結構象限
商業模式藍圖結構
商業模式容器結構
商業模式規則結構
商業模式結構問題前沿專題
第4章 商業模式功能原理
基本概念和基本認識
聚焦準星與功能象限
作為“貼現”工具的藍圖功能
作為“業績”容器的調節功能
商業模式的政策功能
商業模式功能問題前沿專題
第5章 商業模式進化原理
“進化”概念和商業模式進化的總體過程
容器成型階段進化原理
規則成型階段進化原理
商業模式進化問題前沿專題
第6章 商業模式管理原理
商業模式管理的內涵與總體構成
商業模式醞釀管理原理
商業模式構建管理原理
商業模式測評原理
商業模式協調管理原理
商業模式管理問題前沿專題
致 謝
參考文獻
作者關于商業模式問題的研究成果(2000—2013年)
商業模式原理:解密企業長期盈利邏輯 節選
為什么商業模式總是“說易做難” 這是五個問題中*大的一個,我特意將它放在*后談。首先,我們有必要先 關注一下與此問題有關的現象。 現象之一:創業板上市公告中的商業模式描述。 繼主板、中小板之后,我國第三個股票證劵交易市場——創業板市場于2009 年拉開序幕。該市場在上市條件、審核管理方面有一個顯著特征,即IPO 所要求 的招股說明書中均要求披露擬上市企業的商業模式。一時之間,商業模式成了形 形色色擬跨越上市募資這一“龍門”的企業購買門票的**支付方式之一。于是, 人們看到了許許多多、形式內容各異的商業模式符號:或華麗光彩、或內斂含蓄、 或直白軒昂、或半掩真面……這個現象很容易使人產生這樣的感覺:商業模式就 像長期深藏在地下的幽靈,似乎一夜之間就脫胎成漫天飛舞的鳳凰。 目錄序.indd 18 2014-4-15 9:08:00 XIX 自 序 現象之二:給標桿企業所貼的“粗糙”標簽。 為應對挑戰,迎接機遇,各個企業在加大應對力度、采取各種措施的同時, 也開始特別關注、學習進而模仿成功企業的做法。各種咨詢、培訓、教育機構以 及政府職能部門,則出于不同目的也加入了這一“比學趕幫”大合唱。在這一大 合唱中,人們*喜歡或者說*自然使用的一個詞,就是成功企業的商業模式。“商 業模式”成為許許多多、各式各樣標桿企業取得領先的一個統括性解釋原因。可 問題是,在許多人口中,商業模式顯然具有不一致的含義,尤其是當許多人無法 清楚地判明標桿企業的成功因素時,商業模式儼然成為*后的解釋因素。這有點 像管理學家發明的“路徑依賴”概念:成功企業的業績和能力是由其發展、成長 歷程的特殊性所決定,至于這種“特殊性”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往往會自覺或不 自覺地“溜出”人們的視線。簡單地說,商業模式成為旋轉的商業世界中人們給 成功企業貼上的“粗糙”標簽。 現象之三:創業大賽中的“出彩一節”。 隨著創業教育的深入,我國的大學生創業大賽也成為大學生參與實踐的一項 重要方式。在創業大賽所需提交的創業方案書中,商業模式也成為一項重要內容。 在這些林林總總的商業模式描述中,不乏真正體現商業模式構想的信息,但更多 的內容則是把傳統財務分析、企業組織設計、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內容,戴上了商 業模式的面具。上述這些現象不可避免地給人造成一個突出的感覺,好像商業模 式問題,只要人們愿意,就能盡情揮灑、自如陳述一樣。 然而,經過真正系統、細致的觀察,我們發現:無論是商業模式的優化、構建, 還是創新,其難度和風險都要比人們能夠想象的大得多,以至于管理學家們要用 鳳毛麟角來形容迄今為止那些成功的商業模式創新。這就產生了我們要回答的 第五個問題——為什么商業模式說易做難?下面我們將從兩個方面來解釋有關的 原因。 首先來解決“為什么商業模式說起來容易”的問題。從理論和實踐情況看, 產生這個問題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商業模式理論研究的階段特征,使得關于這個問題的觀點表達存在很 大的自由空間。任何一種理論的產生都要經過從混沌到有序的過程。在混沌階段, 大家都注意到特定的問題或現象,都同意該問題與某個核心概念密切相關,都在 目錄序.indd 19 2014-4-15 9:08:00 XX 探索運用這個核心概念,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策略體系。但由于研究視角不同, 目標定位不同,基本邏輯不同,導致這一階段概念體系各自定義、理論框架各不 統一,甚至對問題的界定也可能不完全一致。 在這個時期,由于沒有建立起較為嚴謹、明晰的理論架構和概念體系,形成 一個有價值的理論體系所需的統一語言和約定邏輯也未形成。更重要的是,一種 公認的關于新理論、策略的嚴謹性、合理性的檢驗標準尚未建立。因此,圍繞商 業模式這個大問題產生新觀點、新理論的成本就很低。在這種“百花齊放、百家 爭鳴”的土壤或氛圍中,商業模式問題比較容易“上口”,短時間內各種理論漫 天飛舞,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商業模式結構的復雜性,導致許多研究具有明顯的局部性。商業模式 事實上具有一個復雜的結構要素體系。也正是因為其結構的復雜性,容易導致商 業模式研究中的局部性。也就是說,許多針對商業模式的研究,實際上探討的僅 僅是商業模式的某個局部或某個層次問題。例如,在商業模式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方面,大多數研究其實分析的僅僅是商業模式構成要素中的某一類構件,比如合 作網絡,或者顧客價值主張(CVP)等,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局部的、屏蔽了關 聯性影響的商業模式研究,當然是相對容易的。 第三,企業家心態導致了商業模式這個“模式咒語”的泛濫。這是關于“說易” 的一個較為有趣的解釋。當我們說“商業模式說起來容易”這句話時,還有一個 來自現實的特殊場景的原因:一旦企業家意識到自己的企業需要根本性調整經營 思路,或者需要高效擴展其新業務時,他們往往特別偏愛使用“商業模式”一詞。 對此,我們的解釋是:這與“模式”這個詞的某些特定含義有關。簡單地說,“模 式”一詞是和“可復制性”“可推廣性”“可學習性”等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著名 商業模式研究者查爾斯·富勒(Charles B. Fuller)教授認為,商業模式就其本 意而言,含有“標志”的含義。因此,對于企圖學習、模仿他人優秀經驗的企業 來說,關注標桿企業的商業模式,并由此掌握取得競爭優勢的途徑,也是合乎其 本能的事情。我們稱此為企業家的“模式咒語”。 說完了為什么商業模式說“易”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為什么商業模式 做起來“難”。就目前的研究與實踐情況看,同樣也存在三方面較為明顯的原因。 **,商業模式的結構特殊性使其在實現的過程中充滿了不可控性。商業模 目錄序.indd 20 2014-4-15 9:08:00 XXI 自 序 式的構成,從功能板塊角度看,可以劃分為顧客價值主張、外部合作網絡、盈 利模式等。但從構成要素的屬性角度看,商業模式可以看成是由主觀要素——企 業家創意和客觀要素——對企業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行為具有約束效果的各類規 則,這兩個層面所構成。一旦我們把商業模式看成是特定的規則集合,就不難發現: 這些規則的來源,或者說其“出身”,均有所不同。 構成商業模式的某些規則,例如企業內部的流程制度、產品的質量控制標準、 針對顧客的售后服務規則等,是由企業精心策劃、設計、構建出來的。但是,客 觀上作為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另外一些規則,并不是由企業自身的努力所創造出 來的。企業只是利用了這些規則,使它們成為自身商業模式的組成部分。 例如,“高附加值的生態農業產品業+ 體驗服務業務”的商業模式,就是建 立在國家對有關農產品綠色、無公害等標準的制定和執行規則基礎上的。當這方 面標準提高,且執行力度加大(對有農藥殘留物農作物流入市場的懲罰力度加大) 時,上述商業模式會有意無意地“利用”這些由外部(例如政府)發起的規則。 我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商業模式的結構具有局部外部性”。 當企業“無意”中利用某個或某些外部規則時,會導致商業模式對企業來講 具有一定程度的隱蔽性。當事實上發揮作用的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并不完全為企 業所認知時,商業模式構建方面的盲目性和非可控性就將無可避免地出現。馬 克·約翰遜(M. W. Johnson)等人通過大規模調查發現:商業模式重塑的主要困 難之一,就是許多企業高管人員對企業自身商業模式的認識、評估方面存在重大 障礙。 第二,商業模式構建或重塑過程的特殊性使企業家在駕馭商業模式構建、創新 等實踐上面臨諸多挑戰。迄今為止,絕大多數研究者均同意,商業模式是由若干 功能性板塊所組成,并且這些功能板塊彼此之間必須形成良好的匹配(Fitness), 以便商業模式產生*佳效能。然而,使商業模式達到這一境界的過程,卻往往呈 現典型的“非均衡”特征。也就是說,商業模式的成型,基本上是以“局部突破— 試驗推進—板塊定型—整體匹配—(新一輪)局部突破”的循環過程為其演進特 征的。 從局部突破導致的非均衡到通過匹配形成均衡,商業模式構建在不同階段需 要處理不同類型的問題,這就使企業家在駕馭商業模式構建、創新等實踐上面臨 目錄序.indd 21 2014-4-15 9:08:00 XXII 諸多挑戰。 第三,商業模式在實踐的過程中需要特定的智慧類型和知識管理才能。這一 點也是由商業模式結構的特殊性引起的。如上所述,商業模式的構成材質有兩個 層面:創意(Ideas)和規則(Rules)。而構建這兩個部分所需要的智慧類型有所 不同:企業家關于商業模式的種種創意,往往是由靈感、直覺或嗅覺、突破性思 維等所驅動的,與之相應的是所謂“右腦智慧”;企業家關于規則的設計與優化, 則需要理性、精確和嚴密,與之相應的是所謂“左腦智慧”。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商業模式構建、重塑或創新需要企業家的“左右 腦協同驅動”。這里的智慧“協同”,不論是對企業家個人,還是對企業高管團隊, 都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它涉及企業家及其團隊的知識、能力結構,團隊溝通的效率, 組織文化氛圍等諸多基礎性因素。 由此可見,完善的商業模式構建,涉及克服商業模式結構外部性,也就是商 業模式構成材質的非完全自主性;涉及處理好演化過程中均衡與非均衡的微妙關 系;涉及具備左右腦協同驅動的特殊能力。這就是目前我們能夠歸納出來的“為 什么商業模式‘做’起來難”的主要原因。 以上五個“為什么”是本書展開論述的背景。相信大家在了解商業模式運行 的背景之后,對探知商業模式背后的奧秘充滿信心。同時,希望本書能夠為大家 系統了解商業模式的結構與功能,為掌握商業模式的構建與管理策略,提供有科 學價值的知識與信息。
商業模式原理:解密企業長期盈利邏輯 作者簡介
李東 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東南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目前擔任東南大學創業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兼工商管理系主任,第四屆“蔣一葦企業改革與發展學術基金獎”獲得者,國內知名的商業模式創新與重塑問題專家。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長期專注企業戰略與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等問題研究,先后主持多項以商業模式創新為主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863高科技計劃項目、江蘇省重點軟科學研究等多項部省級課題研究。 為東南大學等高校EMBA/MBA戰略管理、管理學等課程主講教授,主講的《管理學—解剖組織成長與解釋前沿趨勢》為國內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播出以來受到廣泛好評。 先后擔任蘇寧云商等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或外部董事。為江蘇工商銀行、江蘇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公司(含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科龍集團、中國電力公司、熊貓集團、金城集團、蘇寧云商股份等近百家企業提供戰略與組織方面咨詢。近年來為電子商務、資源勘查、商業地產、物聯網溯源、能效管理等領域數十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提供咨詢或解決方案。 主要成果包括:《商業模式原理—解密企業長期盈利邏輯》《商業模式構建》《商業模式測評》《企業價值戰略》《企業戰略咨詢》等專著,并在《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軟科學》權威刊物發表關于商業模式創新、商業生態系統構建等方面論文50余篇,其中,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全文轉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