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心理學視角下的領導—部屬關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2186
- 條形碼:9787301312186 ; 978-7-301-3121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學視角下的領導—部屬關系 本書特色
《心理學視角下的領導—部屬關系》堅持十年磨一劍,立足心理學的實證研究,古今融會、文理貫通,致力于把領導和部屬之間的關系問題研究透,并以接地氣的語言說明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對于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提升干部領導力,很有幫助。
心理學視角下的領導—部屬關系 內容簡介
《心理學視角下的領導—部屬關系》扎根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批判西方領導理論,采用心理學的多種實證研究方法,通過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多種組織類型的1100多名中高層管理者的訪談與問卷調查,揭示了中國人領導—部屬關系的結構、特點與機制。辨析了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與中靠前地、中國香港之間領導—部屬關系的不同特點,并從文化角度對“小圈子”和“關系網”進行了深刻分析批判。以用學術講政治的方式,闡明了書記要求建立清清爽爽同志關系、規規矩矩上下級關系的傳統文化基礎和現實針對性。
心理學視角下的領導—部屬關系 目錄
《心理學視角下的領導—部屬關系》
目錄
前言
一、背景情況:剪不斷,理還亂
二、主要價值:殺雞用“牛刀”
三、內容安排:解剖“麻雀”
**章 領導—部屬關系的古今中外
一、西方關于領導—部屬關系的理論
(一)核心理論:領導—部屬交換理論
(二)源頭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和互惠理論
(三)述評:紛繁爭議與刨根問底
二、中國古代關于領導—部屬關系的傳統思想
(一)儒家思想:君仁臣忠
(二)法家思想:上下相得
(三)道家思想:君臣師友
(四)墨家思想:君惠臣忠
(五)其他觀點
(六)述評:發掘優秀“文化基因”
三、中國現代關于領導—部屬關系的研究狀況
(一)“關系”:中國人的生存法則
(二)領導與部屬的“關系”
(三)述評:跳出“同心圓”
第二章 中國人領導—部屬關系結構的理論構想
一、領導—部屬關系(LMR)的概念
(一)領導—部屬關系研究的發展階段
(二)“新”概念:領導—部屬關系(LMR)
(三)概念辨析:LMX,SSG和LMR
二、領導—部屬關系的維度與類型
(一)維度觀:重新探索本土化維度
(二)類型觀:德與才
三、領導—部屬關系的質量:豈能沒有消極關系?
四、領導—部屬關系的評價視角與內容
(一)評價視角:領導和部屬各有各的“秤”
(二)評價內容:行為、態度還是個體特質?
五、領導—部屬關系的結果變量
(一)工作成果:行為指標與態度指標
(二)被忽視的人文關懷:領導—部屬關系與心理健康
第三章 中國人領導—部屬關系的矩形結構
一、領導—部屬關系的“上”與“下”:質性研究的探索
(一)三箭齊發:深度訪談、問卷調查與文學著作分析
(二)上下結構:各七個維度的模型
二、領導—部屬關系的矩形結構:心理測量學方法所得
(一)因素分析的技術與來之不易的樣本
(二)新的因素結構:探索、驗證與簡化
(三)矩形結構模型的內涵與貢獻
(四)新工具的誕生:LMR量表
(五)與西方經典LMX-7量表一較高下
(六)對工作成果和心理健康的預測成效
第四章 “豐滿圓潤”與“骨感挺拔”:中國和澳大利亞官員的質性比較
一、半結構化訪談:發現細節,探尋意義
(一)訪談對象:澳大利亞與中國的中層官員
(二)訪談的方式與程序
(三)資料分析: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與選擇性編碼
二、澳大利亞與中國官員的對比
(一)工作關系與私人關系
(二)“德”與“才”
(三)資歷與“個人導向”
(四)人情和“關系”
(五)關系的建立與維持
(六)關系中的分歧與矛盾
三、中澳領導—部屬關系的差異
(一)中國人的“豐滿圓潤”與西方人的“骨感挺拔”
(二)再審視:西方領導—部屬交換理論與本土領導—部屬關系矩形結構模型
第五章 “重情重義”與“互惠互利”:西方、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準實驗比較
一、三地管理者在代表性量表評定上的比較
(一)代表性量表:尋找領導—部屬關系典型表現的捷徑
(二)集體主義文化和個人主義文化
(三)一個有趣的準實驗設計
(四)新LMR量表與其他量表的比較
(五)中國內地“重情”、中國香港“重義”與西方“重利”
二、在文化情境條件下西方、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管理者的比較
(一)文化啟動:來自認知神經科學的“先進武器”
(二)社會贊許性:需要克服的評分者偏見
(三)改進版的準實驗設計
(四)中國人青睞:情感關心、角色義務、工作之外關系
(五)再次驗證:重情、重義、重利
(六)預期之外:中國香港研究對象的領導—部屬關系特點
第六章 文化價值觀對領導—部屬關系的影響:“關系相處”角度的實證分析
一、文化價值觀:權力距離和中國人的個體傳統性
(一)權力距離:對與領導權力關系的態度
(二)中國人的個體傳統性:對與權威人物關系的態度
二、文化價值觀對領導—部屬關系的調節機制
(一)“涌泉相報”:關注更為傳統的部屬
(二)權力距離影響的不同機制:非社會交換的解釋
(三)傳統性與權力距離的效應分離
(四)領導—部屬關系(LMR)對文化價值觀更敏感
第七章 總結與反思:中國人領導—部屬關系的“陽”與“陰”
一、領導—部屬關系的“中”與“西”
(一)中國人領導—部屬關系矩形結構模型的獨特性
(二)領導—部屬關系的中西方差異
二、領導—部屬關系的“陽”與“陰”
(一)領導—部屬關系“陰”“陽”結構的緣起
(二)領導—部屬關系之“陽”:君臣道合
(三)領導—部屬關系之“陰”:“圈子”流弊
三、“義”“情”“利”“法”:增進領導—部屬關系的著力點
(一)領導—部屬關系之“義”
(二)領導—部屬關系之“情”
(三)領導—部屬關系之“利”
(四)領導—部屬關系之“法”
附錄1 領導—部屬關系結構質性研究的方法與結果
附錄2 領導—部屬關系結構因素分析的方法與結果
附錄3 西方、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管理者評定代表性量表的方法與結果
附錄4 在文化情境條件下西方、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管理者比較的方法與結果
附錄5 文化價值觀對領導—部屬關系調節機制的方法與結果
參考文獻
后記
心理學視角下的領導—部屬關系 作者簡介
任真,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歷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人力資源部干部處處長、教務部教學計劃處處長,兼任上海市形勢政策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并曾在教育局掛職鍛煉。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是中共中央直屬事業單位。任真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在《心理學報》、SSCI期刊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等發表論文20篇,并獲中浦院科研成果評獎一等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