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央財經大學史:1978-2019年:1978-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70651
- 條形碼:9787509670651 ; 978-7-5096-706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央財經大學史:1978-2019年:1978-2019 內容簡介
中央財經大學創建于1949年11月6日,是新中國財經院校首府,已走過70年奮斗歷程。2009年建校60周年時,出版《中央財經大學六十年史》(上)。雖然撰寫的風格不同,《中央財經大學史》(1978-2019年)可以算是《中央財經大學六十年史》(上)的續篇,兩者構成一部完整的中央財經大學70年史。《中央財經大學史(1978-2019年)》記錄、敘述中央財經大學在1978-2019年間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和重要的歷史事件,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學校復校后的41年歷程,即學校恢復與逐漸發展的*初十年(1978-1987年)、建設全國財經院校(1988-1995年)、邁上建設多科性大學之路(1996-2004年)、建設“有特色、多科性、國際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2005-2015年)和開啟建設新征程(2016-2019年)幾個階段歷經的艱難曲折和取得的輝煌成就。這五章主要圍繞各個時期學校的發展背景、教育教學改革、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事人才、對外交流與合作、社會服務、黨建和思政工作,后勤保障等這一脈絡展開敘述。
中央財經大學史:1978-2019年:1978-2019 目錄
**節 學校停辦與復校前后的有關情況
第二節 學校恢復與建設
第三節 學科與專業
第四節 人才培養
第五節 科學研究
第六節 師資隊伍建設
第七節 學校領導與內部組織機構
第八節 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九節 學校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節 學校受表彰與獲獎及其他重要事件
第二章 建設全國一流財經院校(1988~1995年)
**節 緊密結合財經辦學特色確立學校辦學目標
第二節 教育教學發展
第三節 精心培育國家急需的經濟管理人才
第四節 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
第五節 加強對外合作交流
第六節 學校內部組織機構設置變化
第七節 加強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
第八節 師生員工受表彰與獲獎及其他重要事件
第三章 邁上建設多科性大學之路(1996-2004年)
**節 學校發展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推進各類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提高
第三節 加強學科和科學研究基礎建設
第四節 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第五節 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六節 加強黨的建設與學校內部治理
第七節 加快基礎設施和后勤保障能力建設
第四章 建設“有特色、多科性、國際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2005-2015年)
**節 學校發展背景
第二節 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第三節 調整優化學科結構
第四節 提升科研協同創新能力
第五節 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第六節 大力擴展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七節 產學研用結合服務社會
第八節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九節 基礎能力建設不斷加強
第十節 建設文明和諧校園
第十一節 推進治校理教能力建設
第十二節 優化組織機構設置與領導干部換屆和干部選任
第五章 開啟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新征程(2016-2019年)
**節 學校發展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精英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第三節 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第四節 大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第五節 推進人才強校戰略
第六節 持續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七節 強化社會服務功能
第八節 政治組織保障更加有力
第九節 優化教育教學環境
第十節 推進建設文明和諧校園
第十一節 推進依法治校
第十二節 優化組織機構與領導班子換屆和干部選任
附錄
附錄一 教職工情況(1978~2019年)
附錄二 招生和畢業生數據統計表(1978~2019年)
附錄三 1978~2019年歷任黨委書記、校長名錄
附錄四 專業、學科數量(截至2019年)
附錄五 重點科研機構一覽表
附錄六 中央財政管理干部學院重要事件(1978年5月至2000年3月)
后記
中央財經大學史:1978-2019年:1978-2019 節選
1996年3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將“九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確定為“全面完成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部署”。“九五”計劃提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緊密結合”等重要方針,要求“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要適度,著重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重點建設好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1997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大強調“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明確指出了“加快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步伐”。2001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提出了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依法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200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突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為把改革開放推向深入,需要理順機構設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關系。1998年,國務院開始了改革開放以來第四次機構改革,下決心重點解決精簡人員和政府機構,理順部門間職能分工。1999年,國家對原兵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業五大軍工總公司所屬院校進行調整。2000年,國家又對鐵道部等49個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院校進行了調整。調整后,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018所,其中由中央部門管理的、教育部直屬的71所和其他中央部門管理的50所,其余高校均以地方政府為主管理。至此,絕大多數中央部門不再辦學,高校管理權的下放真正成為現實。正是在這脫離原屬主管部門、建設綜合性大學的浪潮中.2000年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通過《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11號),批準中央財經大學獨立建制,由財政部劃歸教育部直接領導。 世紀之交,國內外教育形勢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科教興國戰略的廣泛實施、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給學校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為高校提供了明確的辦學思路。教育部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實施新的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在2003年1月5日召開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教育部部長周濟明確指出:各高校要“思考兩個問題”(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大學?怎樣建設這樣的大學?),制定“三個規劃”(學校發展戰略規劃、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規劃、校園建設規劃)。2004年,周濟部長在第二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強調,要進一步推進高等教育的改革創新,必須進行新的宏觀思考和戰略規劃,要進一步認真思考“辦什么樣的大學”和“怎樣辦好這樣的大學”兩個根本問題,更好地制訂“三個規劃”,如何真正做到科學定位,突出特色,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發展,以特色爭一流,找準改革和發展的戰略突破口。2003年9月,學校成立發展規劃處,著手起草《中央財經大學發展戰略規劃》《中央財經大學學科與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中央財經大學校園建設規劃》。2004年12月,學校頒布《中央財經大學發展戰略規劃(修訂稿)》《中央財經大學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修訂稿)》《中央財經大學校園建設規劃(修訂稿)》。 ……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