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精進有道: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6795
- 條形碼:9787521716795 ; 978-7-5217-167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進有道: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 本書特色
1. 拉卡拉集團創始人,百萬級暢銷書《創業36條軍規》作者孫陶然 首部自我管理類作品; 2. 柳傳志、雷軍、俞敏洪、劉俏 聯袂推薦; 3. 人生只有三件事: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 4. 優秀的人學習贏家的行動方法,卓越的人思考成功的底層邏輯。本書提供: 【1個精進公式】成功=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 【3大能力武器】認知能力,決策能力,執行能力。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成功所需要的根本能力是不變的。修行三大能力,精準邁向目標,就yi定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12條職場密令】及時報告、日清郵件、會議紀要、一頁報告… 助你成長為有態度、有素質、有結果的“三有人才”; 【5大進階領域,78條人生學問】內容涵蓋人生選擇、三觀認知、個人成長、職場躍遷和做人做事的78條人生學問,提供一套關于個人精進和職場躍遷的全方位指南。
精進有道: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 內容簡介
《精進有道: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是百萬冊暢銷書作者、中國知名企業家、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孫陶然的首部自我管理類作品。孫陶然認為,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只有三件:想清楚,堅持住和有能力。而贏家與輸家的差別,往往體現在認知、決策和執行這三大人生“根能力”的修煉上。他在書中深度復盤自己求學、創業、管理和生活的經驗,圍繞人生態度、贏家思維、職場躍遷、學習成長和做人做事五大領域,親授自我精進的底層邏輯和行動方法,是每一位年輕人推薦的人生修煉手冊。
精進有道: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 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本書為什么采用了文集體
引子:為什么畢業十年,有人在天上有人在地下?
**章 *精彩的人生,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1 不要等到離開時,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樣的人生
2人生就是兩件事,想清楚和堅持住
3活法是自己選的
第二章 像贏家一樣思考和行動
1我命由我不由天
2贏家心態的四個關鍵詞
3成功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4向前看,向后看,B計劃
5成功的人,永遠留有余力
6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7讀書有道
8要做事,先做人
9你的昵稱,就是你的“后腦勺”
10在商業禮儀上失禮,就是“找死”
11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于謀財害命
12“工夫在詩外”
第三章 修行認知能力
**節 認知世界:看清世界的真面目
1人生就是與世界結緣
2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
3我思故我在
4物質之外,還有精神和靈魂
第二節 認知是非:先問是非,再論成敗
1*難能可貴的,是擔當
2富養你的良知
3真君子和偽小人
第三節 認知人生:明明白白過一生
1人生*大的悲哀是有眼不識泰山
2誰也沒有權力干預你的人生,即便是父母
3讓我們成功的是方位,而不是方向
第四節 認知萬事萬物:透過現象看本質
1抓不住機會,是因為沒有見識
2超越常識的,都是騙局
3創業的本質就是做買賣
4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好是壞?
第四章 修行決策能力
**節 構建決策模型
1直覺判斷,小心求證
2人生的選擇,關鍵的就幾步
3如果可能,盡可能上一所好學校
4羅馬人的決策模型
第二節 正三觀
1把所有的慷慨,留給現在
2快樂由己不由人
3你活成什么樣,是由三觀決定的
4做一只走出山谷的猴子
第三節 平常心
1不要讓自己成為欲望的奴隸
2名利是情懷的副產品
第四節 *好的決策是天人合一
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在其位,謀其政
3領先者的責任
第五章 修行執行能力
**節 執行能力就是有結果
一、 有結果就是解決問題
1分階段解決問題
2三段式工作法
3四類事情的四類處理方法
4向《國務卿夫人》學習解決問題
5請不要考領導
6上級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更要執行
二、 有結果就是有亮點
1不要讓輔助指標干擾核心目標
2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瞄著地里
3管理好你的領導
4不要做上級愚蠢的殉葬品
三、 有結果就是業績好
1領導可以湊合,你不能湊合
2天底下沒有捎帶手能做成的事
3一定要做減法
4把自己不理解的指示執行到位,才是真水平
第二節 執行能力就是有態度
一、 有態度就是求實
1省省吧,別總想著顛覆了
2凡事多問問
3不能讓任何一項工作無疾而終
二、 有態度就是進取
1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2畫蛇添足的改進,不如不改
3人生重要的是不維持
4使出你的洪荒之力去求援
三、 有態度就是激情
1越是年輕人,越要敢冒險
2你和公司不見外,公司才會和你不見外
3你的*小時間單位,決定了你的*大成就
第三節 執行能力就是有素質
一、 有素質就是十二條令
1會議的目的就是會議紀要
2及時報告是個好習慣
3溝通要對人說人話
4指令清晰才能執行到位
5下達指令是一門學問
二、 有素質就是懂管理
1做中層干部還是領軍人物,取決于這兩本“經”
2一把手必須親自打樣
3“抓大放小”是一種錯誤的管理思路
4 先做好規定動作,再談自選動作
5 原則問題,必須**時間明確表態
6只管人不管事,就是瀆職
三、 有素質就是會經營
*高水平的經營,是長期可持續成長
后記
精進有道: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 節選
成功的人,永遠留有余力 成功有沒有秘籍?其實有,如下四個法則,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 法則一:走正道。 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是非觀念,我們會先問是非再問成敗,而動物是弱肉強食、不講是非的。 走正道是做人做事的基礎。走正道,路才會越走越寬;不走正道,路會越走越窄。不走正道,即便*后家財萬貫、光環滿身,也不足羨。 誰都不比誰傻半小時,耍小聰明即便可以得逞一時,半小時后人家就會醒悟過來。如果把視角放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其實走正道更快,是成功唯一的捷徑。如果不走正道,一定會死,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法則二:尊重規律。 凡事都是有規律的。例如,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人的年齡要一歲一歲地長,再偉大的人3 歲以后也是4歲,不可能是5 歲,再優秀的品種被拔苗之后,苗也會死。 如果聽到很多超越常識或者不合邏輯的事情,比如特別高的利潤率、特別快的發展速度、特別高的估值、特別神奇的市場反應等,首先需要提醒自己的是,不合邏輯必有問題,超越常識就是騙局。 法則三:永遠留有余力。 看得再準、再有把握的項目,也不要把全部資金投進去;再有把握的一個產品,也不要把公司的未來全部押上去。玩德州撲克的人都知道,頂級高手是從來不all in(全押)的,哪怕他拿到的是已經領先的大牌,在*后一張牌發出來之前,他不會把全部的籌碼押上去,因為還存在變數。即便全部的牌都發完了,拿到了頂級大牌,他也不會all in,因為那樣的強勢對手可能不會支付價值。 練武之人都知道,把全身的力氣集中在拳頭上一拳打出去,如果打空了,會閃著自己、會傷到自己。即便打中了,如果打中的是特別堅硬的東西,巨大的反彈力也會傷到自己。所有的決策都是在權衡風險和收益,天底下沒有只有收益沒有風險的事。收益越大,風險越大。所謂的留有余力就是不要為了追求極致的收益,把風險放大到自己不能承受的地步。留有余力就是如果這件事情做敗了,我會不會死去?如果沒有死去,我還有沒有東山再起的籌碼? 法則四:要有預見性。 必須讓我們自己能夠預知未來。新手開車經常是急剎急停,原因很簡單,新手開車時看的是汽車前面一米的地方,臨到跟前才看到人或者坑,當然只能猛打方向盤。而老司機開車永遠把目光盯在遠方150 米的地方,兩眼的余光看路的兩側,并且會經常瞄一下后視鏡。 所以任何一個老司機對車輛周邊的狀況永遠一清二楚,遇到人和坑,提前100 米就看到了,提前50 米就減速和打方向盤了。有預見性的人都會非常從容,因為如果提前一年半年預知會發生的事情,再大的事兒都不是事兒。 預見性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意識。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訓練和擁有這種意識。閉上眼睛開始想,明天會遇到什么,你肯定能夠想得出來。下一個星期呢?下個月呢?三個月以后呢? 如果知道自己需要有預見性,你一定可以有預見性。這個世界,絕大多數時候分勝負根本到不了需要拼刺刀的階段,大多數時候,堅持做對的事,堅持正確的方法,就已然分出勝負高下。 100 個人說想去做某件事情,往往只有50 個人會出發,所以一出門你的競爭對手就少了50%。而出發的50% 中,又有50% 在遇到**個困難時會放棄,對手只剩下25% 了。繼續向前走,有人因為不走正道翻車了,有人因為不尊重規律受傷了,有人因為不知道留有余力失敗了,有人因為沒有預見性而出錯了。 選擇做對的事,馬上開始去做,并且一直堅持,基本上就已然看到成功了。 不要做上級愚蠢的殉葬品 工作中,相信每個人都會遇到認為上級的做法是錯誤的時候,應該怎么辦? 有人認為,我只是執行者,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上級的指示對錯與我無關;有人認為,我需要向上級反映我的意見,至于上級聽不聽,不是我能決定的,反映了我就沒有責任了;也有人認為,我必須向上級反映,如果上級不聽,我就向上級的上級反映,甚至不惜抗命以達成正確的結果,即便失去崗位也在所不惜,絕對不做上級愚蠢的殉葬品。 這其實是一個兩難問題。一方面,要相信上級,因為上級站的角度更高、掌握的信息更多、水平更高;另一方面,上級確實可能會犯錯,甚至是大錯誤,甚至干壞事,怎么辦? 我認為,如果堅信上級錯了,應該采取第三種方式。 一個組織就像是一支行軍隊列,上級是走在*前面帶路的人,如果路帶錯了,跟著走只會一起掉到溝里,成為上級愚蠢的殉葬品。發現路錯了當然應該高聲示警,甚至越級反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的是*終達成結果。這是標準的“結果導向”。 實際上,很多好萊塢大片的主題都是如此,在戰斗陷入困境乃至人類遇到危機時,不起眼的小人物奮起抗命,依照普世價值、基本邏輯和常識行動,*終挽回了結局。電視劇《亮劍》中,李云龍沒有遵從上級撤退的命令,根據戰場情況從正面突圍并擊斃日軍高級將領,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上級以戰場抗命的名頭處分了李云龍,但是與勝利相比,處分是相當值的,并且從長遠來看,上級終究是欣賞和認可李云龍的。 在我們的組織中,我同樣鼓勵這樣的行為。如果一個組織的成員都只會對上級決策“唯命是從”,這個組織是沒有活力的,是很危險的。 上級如果錯了,有兩種可能:戰略上錯了和戰術上錯了。戰略性錯誤是指方向錯了。說實話,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戰略是一個職務行為。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站在山腳下的人永遠不要和站在山頂上的人爭論風景。上級比你級別高,因此他一定比你更了解方向。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質疑上級對方向的把握。 上級如果發生方向性錯誤,這是*可怕的。這時候團隊中的有識之士以結果為導向的思維和行動尤為有價值,尤為重要。戰術性錯誤是方法問題。譬如,前方出現了危險,上級沒有看到,你看到了,或者是你認為現在的做法達不成結果,而你有更好的方法,毫無疑問,這個時候,你必須大聲講出來,告知上級。如果上級不理會不接受,你要反復講,同時要告知上級的上級。如果還是沒有回應,就要告知更上一級直至*高級別。管理上,指揮序列上,我認同逐級指揮,上級的上級不是我的上級,但信息傳遞的序列不是如此,組織內應該*大限度保證信息溝通的通暢。 拉卡拉五行文化中,十二條令有一條“親撰周報”,明確要求每周一中午12 點每個人必須親自撰寫一份周報,發送給自己的上級,抄送給上級的上級,就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跨級信息傳遞溝通的機制。 實際上,日常工作中很難遇到上級犯戰略性的錯誤,99%以上都是戰術性的錯誤。 如何判斷上級的指示是否錯誤呢?戰略上,要依靠邏輯和常識,凡事不合邏輯必有問題,超越常識就是騙局;戰術上,在于上級的指示是否能達成預期目標,如果能夠達成,就是正確的,如果不能達成,就是錯誤的。如果你認為上級的安排是有問題的,一定要**時間提出來,如果上級不理睬而你又認為非常重要,一定要反映到上級的上級甚至*高層。如果上級真錯了,你力挽狂瀾了,不但團隊達成了結果,你也同時脫穎而出了;如果上級真錯了,你意識到了但沒做努力改變,團隊達不成結果,上級失敗的同時,你也成了上級愚蠢的殉葬品。
精進有道:想清楚.堅持住.有能力 作者簡介
孫陶然,知名企業家,連續創業者,拉卡拉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創辦和聯合創辦藍色光標、考拉基金、昆侖堂商學院等知名企業。著有《創業36條軍規》和《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累計加印近百次,銷量超過百萬冊,被譽為中國的創業和管理圣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