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毛利文化 本書特色
張靜河先生撰寫的《毛利文化》是迄今為止*部用中文寫就的,以新西蘭土著毛利族群為研究對象的文化人類學著作。這部著作系統展示了毛利人的神話與民間傳說、部落社會制度、史前時期生產方式及文化形態、戰爭傳統與尚武精神、語言與教育以及文學傳統等諸多課題。內容豐富詳實,立論公允,論證充分,通過生動的筆觸還原了毛利族群傳統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和文學藝術,揭示了他們特有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毛利文化 內容簡介
怒海驚濤,毛利人的先祖乘坐獨木舟抵達了新西蘭。數百年間,長白云之鄉孕育了神秘而瑰麗的毛利文明。歐洲人的到來,引發了文明間的沖突與融合。今天,毛利文化在現代社會中重獲新生。毛利文化是國內鮮見的研究主題,文化中的各種元素充滿了神秘的魅力。《毛利文化》一書詳盡展示了毛利人的神話與歷史、禁忌與傳統、戰爭與藝術,揭示了從古代到現代,毛利人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
毛利文化 目錄
**章 毛利民族的起源 021
第二章 神話和民間傳說 062
第三章 部落社會制度 097
第四章 史前時期的生產方式及文化形態 136
第五章 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178
第六章 部落社會時期的食人現象 217
第七章 戰爭傳統和尚武精神 253
第八章 人和土地 288
第九章 生殖崇拜、性和婚姻 325
第十章 語言和教育 356
第十一章 文學傳統 394
第十二章 藝術和舞蹈 433
第十三章 民族性與南太平洋部落文化類型 469
第十四章 歷史大趨勢——從沖突走向融合 508
毛利文化 作者簡介
張靜河,常州大學特聘教授。1955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蘇省揚州市,當過插隊知青和野外測繪工人。1982年畢業于安徽大學中文系,1991年至1994年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注冊博士生。1993年在瑞典韋勒-格林科學研究基金會資助下,從事瑞典漢學史研究,出版《瑞典漢學史》(安徽文藝出版社,1995年),并因此項研究應邀出席1993年諾貝爾獎授獎儀式。1998年至2000年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教書并參與WTO中心的研究工作,著有《WTO農產品協議:規范與承諾》(黃山書社,2000年)、《跨文化管理》(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年)等書。現移居新西蘭,獨立從事文化人類學調查和美國漢學史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