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68943
- 條形碼:9787121368943 ; 978-7-121-36894-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 本書特色
本書以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為主線,講述了產品經理在從點子到產品的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問題、思考問題的思路,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部分主要講述從粗略的點子到具體的方案要經歷的步驟。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如何落實方案,以及如何進行用戶研究、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第三部分主要講述在落實方案的過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第四部分主要講述產品經理在工作和成長過程中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本書適合產品經理初學者、創業者,以及對產品經理職位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 內容簡介
《從點子到產品(紀念版)》為經典暢銷書《從點子到產品》的內容升級版本。新款掃清知識死角,更新迭代原有知識版本。以產品經理的方法論與價值觀為主線,講述了產品經理在從點子到產品的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問題、思考問題的思路,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部分主要講述從粗略的點子到具體的方案,要經歷的步驟。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如何落實方案,以及如何進行用戶研究、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第三部分主要講述在落實方案的過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很后一部分主要講述產品經理在工作和成長過程中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 目錄
**部分 產品價值和用戶痛點
第1章 點子與方案 2
1.1 產品模型:設計合理性 3
1.2 商業模式:盈利合理性 8
1.3 環境:拓展合理性 13
1.4 團隊:實施合理性 16
1.5 成長建議Ⅰ 17
1.6 要點反思Ⅰ 18
第2章 找到產品的核心價值 19
2.1 “解決問題”是產品價值所在 22
2.2 “用完即走”并不是不要黏性 23
2.3 確保產品真正解決問題 25
2.4 用超預期的方式解決問題 27
2.5 考慮不同的用戶成本 28
2.6 成長建議Ⅱ 31
2.7 要點反思Ⅱ 32
第3章 MVP與痛點 33
3.1 設計MVP 37
3.2 MVP方法 39
3.3 實現MVP 41
3.4 找到痛點 43
3.5 MVP不是不做產品模型的借口 50
3.6 成長建議Ⅲ 51
3.7 要點反思Ⅲ 52
第二部分 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
第4章 深挖需求 54
4.1 基于場景深挖需求 55
4.2 從人性本質深挖需求 61
4.3 要不要把用戶當“小白” 69
4.4 成長建議Ⅳ 71
4.5 要點反思Ⅳ 72
第5章 用戶研究 73
5.1 問卷調查 75
5.2 用戶訪談 77
5.3 可用性測試 80
5.4 數據分析 81
5.5 用戶研究的結論 85
5.6 成長建議Ⅴ 88
5.7 要點反思Ⅴ 89
第6章 用戶體驗 90
6.1 可見原則 93
6.2 場景貼切原則 94
6.3 可控原則 95
6.4 一致性原則 96
6.5 防錯、防呆原則 97
6.6 協助用戶記憶原則 99
6.7 簡約易讀原則 99
6.8 容錯原則 100
6.9 幫助和提示 102
6.10 靈活高效原則 102
6.11 恢復現場原則 103
6.12 關于文案 105
6.13 成長建議Ⅵ 107
6.14 要點反思Ⅵ 108
第三部分 產品管理
第7章 文檔管理 110
7.1 產品經理要不要懂技術 111
7.2 好的文檔到底是什么樣的 113
7.3 文檔邏輯 115
7.4 成長建議Ⅶ 123
7.5 要點反思Ⅶ 124
第8章 需求管理 125
8.1 獲取需求階段 126
8.2 討論和設計階段 127
8.3 待開發階段 132
8.4 開發階段 133
8.5 復盤階段 138
8.6 成長建議Ⅷ 139
8.7 要點反思Ⅷ 139
第9章 工作流中的管理 140
9.1 協作管理 141
9.2 流程管理 147
9.3 個人管理 152
9.4 成長建議Ⅸ 157
9.5 要點反思Ⅸ 157
第四部分 技巧和方法
第10章 處理問題 159
10.1 發現問題 161
10.2 分析問題 167
10.3 解決問題 177
10.4 產品經理的思維 181
10.5 成長建議Ⅹ 183
10.6 要點反思Ⅹ 184
第11章 溝通 185
11.1 理解 186
11.2 表達 188
11.3 溝通的心態 191
11.4 成長建議Ⅺ 192
11.5 要點反思Ⅺ 193
第12章 成長 194
12.1 技能樹 196
12.2 好項目 好導師 198
12.3 博采眾長 200
12.4 素養 202
12.5 審美 202
12.6 善意 203
12.7 有趣 204
12.8 招聘 204
12.9 給年輕產品經理的33條建議 209
12.10 成長建議Ⅻ 213
12.11 要點反思Ⅻ 214
第13章 興趣和熱情 215
13.1 對產品的責任心 216
13.2 產生興趣 218
13.3 產品經理的自驅動 220
13.4 成長建議ⅩⅢ 221
13.5 要點反思ⅩⅢ 222
后記 223
推薦書目 225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 相關資料
我沒見過劉飛,但是看過他寫的一些關于產品的文章,時有啟發。感謝劉飛發來的本書樣章,這是我首次看到關于產品的書。在我學習做產品經理的年代,沒有任何書或人可以學習,每一點經驗都要靠自己積累。盡管不看書也能做好產品經理,不用太在意看過什么書或多少書;但如今時代不同了,現在已經有很多優秀的產品經理,他們輸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產品方法,也出了很多關于產品的書籍,初學者只要看完一兩本,就能對做產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產品經理初學之路也會通暢很多。劉飛的《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正是這樣的一本書。 俞軍 滴滴產品負責人,百度產品前副總裁、首席產品架構師、產品委員會主席 在社會分工逐步去組織化之后,傳統社會的基礎也發生了改變。依靠大組織、大體制的人會慢慢失去競爭力,因此我們都應更關注自身的“進化”。在進化過程中,產品設計就是不錯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把自己視為產品。比如,如何分析這個社會對我們的需求,如何判斷我們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如何驗證我們真的創造了價值,劉飛的這本書向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值得參考。 羅振宇 《羅輯思維》主講人,得到App創始人 一直以來,劉飛都以他實實在在和毫無保留的分享在圈內聞名。在我眼中,這本書也是如此,劉飛把他做產品多年、從大公司平臺到創業平臺的所有總結和思考都加以提煉后變成了這本《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書中對從需求分析到文檔管理、從用戶研究到版本管理等具體產品工作中的實操問題都提出了具體的工作方法和建議,這是尤其難得的;ヂ摼W圈內講“產品”的書其實不少,但這些書大多側重談感想、思考和案例,而真正既有完整方法體系,又有實踐指導意義,兼顧落地執行,且適合新人閱讀的書并不多。在我看來,劉飛兄的這本書做到了這一點。 黃有璨 三節課聯合創始人,《運營之光》作者 看過劉飛在知乎上的很多精彩回答,也關注了“劉言飛語”公眾號,當得知他要寫書的時候,我就非常期待。因為以我的經驗,這些內容成書以后一定會更加精彩。這兩天看到本書的書稿,發現其脈絡和我的新書類似,都在說一個產品的從無到有,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但細看下來,兩本書實則各有側重,好比吃火鍋點了同一個底料,但菜品各異,推薦大家一并買來,按話題關聯閱讀。 蘇杰 良倉孵化器創始合伙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 未來的產品體驗,會愈加側重實用性、功能性,弱化表現層面的感官體驗。但是恰恰是無形中的產品體驗極難設計,你要讓用戶感覺不到你的存在,但是仍然感覺你的產品好用,這更加考驗你的設計功底。這就像德國“隱形冠軍”給我們的啟示一樣,只有具有“工匠精神”的企業才能基業長青;又像奧卡姆剃刀定律——如非必要,勿增實體。過去的5~10年,是產品經理野蠻生長的時代,沒人教、沒人帶;未來的5~10年,產品會越來越標準化、模塊化,如果你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學習然后突破創新,很有可能就會一直掙扎在底層,而《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是一個“好肩膀”。 elya 洋蔥淘CEO,TopDesign創始人 每年校招面試產品經理的時候總會遇到一類求職者,他們基于一個用戶痛點,規劃了宏大的產品,寫了翔實的產品策劃書,畫了精美的原型圖。他們在細節功能和交互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對從需求痛點落實到產品模型的過程秉持一種拍腦袋、想當然的態度。一些產品經理不時會突發靈感想出絕妙創意,并動用資源將創意變成產品功能,但這些功能上線后根本達不到“爆款”的預期,而僅僅會曇花一現,甚至無人問津。從創意火花到完整產品的演進,是一個充滿陷阱的漫長過程,需要不斷分析、討論、驗證。劉飛的《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為這個演進過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論。本書值得每一位想入行或新入行的產品經理閱讀,以建立正確的產品思考和分析模式。 劉炯 錘子科技前產品總監 這是一本緊湊而又不失可讀性的書,換句話說,這本書有“干貨”,但不會干巴巴的。作為入行不久的產品經理,我對其中的大部分概念并不陌生,但書中生動的例子和系統的闡釋卻讓我的理解又深了一層。作者思考和總結的方法也很有價值,如果能有意識地學習他把知識、經驗、領悟串聯起來的能力,應該會對新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助力。其缺點可能是,會嚇跑一些自以為懂產品、會創業的人。讀完前兩章就會發現,由于行業還未成熟,因此,可能現在產品經理門檻不高,但實際進了門以后,“水”卻不淺。 酈橙錦妖 AOL紐約總部產品經理 一切學校里不教,但社會上確定需要的知識都是需要我們自己鉆研的東西——獨立思考如此,“做產品”亦如是。點子很多,但真正好的點子卻很少,而真正好的點子落地成為產品的則更少,終真正受歡迎的產品則少之又少……從零到一,那是起點和終點。事實上至關鍵的是,走什么樣的路徑。點子和理想,至初都是虛的,只有選擇了正確的路徑,才能將這兩樣東西變成實實在在的東西。 李笑來 天使投資人 我對劉飛這樣蛻變成功、生長有道的產品經理非常感興趣。拿到書稿一看,果然知識點豐富,有案例、有見解,不由感嘆:如果剛入行時看到此書,不知能節省工作中多少試錯的成本。產品經理是嶄新的職業,沒有完美對應的學科;相關知識不斷更新迭代,落在紙頭的那一刻可能就已經有了新的發展。但成書和討論,對個人和業界都是很好的;叵肽菐啄旰蛣w老師一起摸爬滾打,在產品設計上,掉到各種“坑”里又奮力爬出來繼續互相挖“坑”的美好歲月,感慨良多。在此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 朱蕭木 錘子科技產品總監 劉飛老師是我結識的很有特點的產品經理:一方面對商業產品和產品邏輯有極度理性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某種天然的情懷和價值觀。這很難得,如果產品人能夠從本書中獲得思考和感悟,建立自己的認識,無疑是極好的。 Kant 拼多多產品經理,微信前產品經理 相比以往,互聯網時代其實至不缺乏的就是信息。產品經理——一個至今依然風靡業內的崗位,雖然在大學中不存在一個專門為其設立的對口專業,但其所需的很多知識卻可以從網上獲取。然而,由于該職業出現的時間并不算長,而且仍在快速發展中,因此鮮有人對相關的知識進行過系統整理。與劉飛老師是在知乎上認識的,其對很多問題的回答都發人深思,使我在閱讀中獲益良多。很慶幸他能夠抽出時間,將以往的經驗與思考成體系地編撰成書。相信不管是憧憬著成為一名產品經理的大學生,還是已在職場浸淫多年的產品經理同行,都能從書中得到收獲。 鄭堅義 聚美優品高級產品經理,禮物說原產品總監 很早之前我就和劉飛一起探討過“全棧PM”的概念(知乎用戶劉錘撰寫的專欄),可惜我們那時都還稍顯稚嫩,他不懂運營和市場,我不懂產品和技術,我們覺得這個夢想太遙遠了。然而,一年后我們卻殊途同歸,各自出了一本關于在本職工作上帶領新人入行的“科普書籍”。而出版一本書的全過程,恰恰就是一個全棧PM的MVP(至小可用產品),在此過程中我們都飽受“折磨”,成長迅速。在寫書期間,我們更全面和系統地梳理了知識體系,帶著用戶思維,盡可能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并且講解都圍繞著新手在學習過程中急需解決的痛點和難點問題而展開。而正由于劉飛具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歷,遇到過很多困難,因此他能夠向大家提供前沿、接地氣的思考和方法,這也正好是我對“為什么是他來寫”這一問題的回答。作為一個正在努力學做產品的市場人,面對這樣一個自帶運營和推廣基因的PM,只能保持敬畏,步步緊盯,看下一步是誰先實現全棧PM的夢想。 Lydia 優酷土豆市場經理,《全棧市場人》作者 中國互聯網的競爭,已經從早期“跑馬圈地”的流量競爭,慢慢回歸到商業本質的競爭。商業的核心是產品,業績增長的前提是產品與市場需求相契合(Product/Market Fit)。如何規劃符合用戶需要的產品,既是產品經理的基本功,又是絕大多數初出茅廬的新人難以逾越的首道門檻;钴S于知乎的劉飛對產品的洞見,使之輸出了許多精彩紛呈的觀點。而這本書也是作者多年心得的凝練,值得推薦。 范冰 新媒體公司“增長官”創始人,《增長黑客》作者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本書洞察了產品失敗的原因,并利用系統化知識告訴你如何操作一個成功的產品。推薦每一個做產品的和創業的人深度閱讀! 李靖 營銷專家,公眾號“李叫獸”創始人
從點子到產品:產品經理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紀念版) 作者簡介
劉飛,曾任滴滴出行司機產品負責人、點我達用戶產品負責人、嘟嘟美甲聯合創始人、錘子科技產品經理,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碩士。在知乎有45萬贊同、“產品經理”話題的優秀回答者。公眾號“劉言飛語”主理人,虎嗅網、36kr、雷鋒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媒體專欄作者。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