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數據庫古文字研究論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2074
- 條形碼:9787532592074 ; 978-7-5325-920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據庫古文字研究論稿 本書特色
作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從事《古文字詁林》排印過程中古文字集外字檢索工作,沒有料到的是,*終不得不靠著數據庫來“救命”。這樣一個具體個案,給了作者深刻的觸動和啟示,促使他從自己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學術評估:做成一個有意義的數據庫,比寫一篇論文更重要。這個集子就是劉志基教授二十年來從事古文字數據庫建設工作的一些記錄和總結。按照內容大類,分為四篇:其一曰“理論方法”,大抵討論基於數據庫的古文字研究理念、思路乃至操作方式;其二曰“字體研究”,主要彙集基於數據庫的古文字字體研究方面的若干專題文章;三曰“偏旁分析”,收錄基於數據庫的偏旁分析實踐性專論;四曰“異形探索”,主要依據數據庫的定量數據來發現古文字構形中某些特異現象乃至其認識價值。
數據庫古文字研究論稿 內容簡介
此稿論題比較前沿,談古文字“數據庫化”。作者來自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這個中心即是以建構古文字數據庫而聞名全國的,領軍人物就是臧克和、劉志基教授。以往不管是石刻還是鐘鼎,都是以摹寫為主,容易失真,古文字數據庫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容易想象,會面臨各種難題。這部論稿是在建設數據庫過程中作者的一些思考,不乏宏觀的思考,當然更充滿了細節。
數據庫古文字研究論稿 目錄
凡例(3)
一、理論方法篇(6)
數據庫文字學芻議(7)
數字化與古文字研究新材料(15)
簡說古文字數據庫的改善——以新版“文字網”古文字數據庫為例(27)
古文字數據庫的集外字問題(37)
二、字體研究篇(50)
微族同文器字體研究(51)
同銘重見字異寫與金文字體研究(90)
西周金文“貝”之字體再研究(104)
三、偏旁分析篇(114)
古文字偏旁數字平臺與數字化環境下的古文字偏旁分析法(115)
包山簡文偏旁類纂簡說(124)
說楚簡文字中的 “ ”及其相關字(131)
也說“噩”字兼論“禸”式飾筆之來由(141)
四、異形探索篇(171)
殷商文字朝向不定與同辭同字鏡像式避複異寫(161)
楚簡文字缺邊現象芻議(176)
上古文字填實構形成分的表敬意義——以“王”字的分析為中心(181)
楚簡文字“心”字符的寫法分類與同篇異寫研究(208)
數據庫古文字研究論稿 作者簡介
劉志基,男,1955年4月生于上海。“文革”期間下鄉六年。1978年2月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先后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上海市重點學科華東師大“漢語言文字學”(第二期)學科帶頭人,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副主任,中國文字學會理事,上海市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標準化組織(IRG)古漢字字符集國際標準研制專家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文字學;古文字的數字化開發研究;先秦漢字發展史。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