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48127
- 條形碼:9787519448127 ; 978-7-5194-481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學術論文集, 通過教育教學研究部分、理論和實踐熱點探討部分、歷史與哲學研究部分三個部分開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探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探討了如何使思政教育課堂生動起來, 總結了符合當前學生興趣與愛好的學習內容, 討論了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 目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機制的構建與實施——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為例
有責任講清楚公有制的概念——《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參與式教學法研究
落實理論聯系實際原則,促進增強“四個自信”——結合2017年暑期實踐對“概論”課教學的探討
中國近現代歷史演繹實踐活動探索——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綱要”課實踐教學為例
試述存在主義對我國教育工作的啟示
“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派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的應用
理工科院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為例
學習宣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實踐與思考——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為例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邏輯與路徑
基于MOOC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反思——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為例
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課的“事”“時”“勢”
第二部分 理論及實踐熱點探討
掌握《資本論》閱讀的鑰匙——讀《資本論》**卷序言和跋的啟示
中國新發展理念與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看習近平的治國理政
生態消費: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
新時代的新意味
新時代下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考
技術質押:技術資本化新形式
淺議網絡民粹主義
改革開放40周年視角下中國模式的研究
從憲法角度淺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
第三部分 歷史與哲學研究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大學的政治課
從解放戰爭的勝利透視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上的斗爭策略
從琉球的屬國地位探析清政府在“球案”中的立場
淺析西方馬克思主義生態危機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生態邏輯對資本邏輯的超越——基于本·阿格爾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視角
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 節選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 一、積極弘揚紅色文化,傳承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載體。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下功夫,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將中國革命與建設、改革與發展不同階段中的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 紅色文化與民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如,井岡山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新道路,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培育和形成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依靠群眾的革命精神。紅軍長征,更是蘊藏著信仰、精神的價值作用和巨大力量,彰顯精神力量超越物質條件,凸顯文化創造力的精神與實踐價值。紅軍將士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使命情懷,演繹了一曲蕩氣回腸、撼天動地的英雄壯舉。一幕幕歷史情境、一曲曲震撼的史詩,在教學中都會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豐富素材,也會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歷史淵源與民族精神。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和開拓者。 二、深入挖掘專業教育資源,發揮專業課教學的育人功能 專業課建設同樣承擔著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對大學生能力培養中,專業課程的定位與目標不僅是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講授專業技能與方法,更重要的是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專業的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應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即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研究和深入鉆研的能力。要貫穿職業素養的形成、職業人健全的心理與品性、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等。如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中國制造需要數以億萬計的各類制造業人才,更需要凝心聚力的中國制造的精神。在專業課教學中,要結合專業的特點,激發大學生的內在精神動力,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立志報國的理想信念,勇于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的堅定意志。通過發現身邊模范人物,培育大學生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使命擔當和敬業奉獻、任勞任怨的專業態度及精益求精、創新鉆研的工匠精神等等。 在專業課教學中,同樣包含著教師對學生加強價值觀教育及中國文化元素的有機融合,引導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自覺做到誠信友善,正確處理好國家、社會、企事業單位與個人發展的關系。總之,要將專業教學與專業教育相互配合,將專業教學與思政課教學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三、深化實踐育人,實現理實合一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直面社會問題、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在實踐教學中,應圍繞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身心健康、團隊協作、創新意識與能力等方面展開,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意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踐教學組織與設計上實現:知行合一的實踐教學理念、學以致用的實踐教學內容、整合協同的實踐教學保障、激勵創新的實踐教學制度、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途徑。 (一)知行合一,注重立體化設計 高等教育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實現知行合一的目標,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改革探索中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籠統地講,就是把社會實踐作為一門重要教育課程,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和機制,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為此,我校逐漸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覆蓋”、三個“結合”的思想認識及實踐教學模式。 1.整體設計,科學規劃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它是理論教學的延伸與擴展,是培養大學生素質與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為此,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方案和建設標準,既要體現立體化深度設計,又要有線性化廣度延伸。自2008年開始,我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了統籌規劃與設計,在學生培養計劃中,獨立設置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成為學生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承擔的教學任務。這就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落到實處,實現了學生與教師“雙覆蓋”,契合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 作者簡介
曾毅紅,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吳迪,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馬克思主義。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