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8158
- 條形碼:9787520338158 ; 978-7-5203-3815-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 內容簡介
《學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主要回顧了近30年來我國創業教育研究的理論線索和實踐脈絡,并結合國內外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了我國學校創業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若干方面。 《學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力求萃取近30年來相關研究領域的理論精華,以期推動“創業教育學”的學科發展! 秾W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分析了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的階段特征,探討了學校創業教育的生態模式、支持系統、師資培養等問題,著重研究了教師創業在學校創業教育體系中的獨特作用、基本理路和實踐取向。
學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 目錄
一 本研究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價值
二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內容、研究方法、創新之處
**部分 我國學校創業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描述
**章 從謀生到素質:我國學校創業教育概念內涵的演變
**節 “梳”與“理”:創業教育概念演進脈絡“素描”
第二節 “爭”與“議”:創業教育概念闡釋中的“分”
第三節 “辨”與“構建”:創業教育概念理解之“合”
第二章 從學生到教師:我國學校創業教育主體的突破
**節 教師的“身份”問題與教師創業的身份合法性基礎
第二節 在學生與教師之間:我國學校創業教育政策的冷熱轉換
第三章 我國學校創業教育的文化發展邏輯:排斥一接納一融合
**節 大學精神視野中的大學目標和學生職業目標、創業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分析
第二節 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大學目標與職業目標的關系及趨勢
第三節 我國大學目標與職業目標結合中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大學目標與職業目標整合的可能路徑
第五節 本章結語
第四章 我國學校創業教育的政策選擇邏輯:草根一精英一大眾
**節 歷史演進視野中我國學校創業教育的發展形態
第二節 現階段我國學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三節 完善我國學校創業教育的路徑選擇
第五章 我國學校創業教育的制度建設邏輯:大中小學銜接
**節 大中小學創業教育銜接的理念、問題與思路…
第二節 大中小學一體化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中的大學創業教育發展思路
……
第二部分 教師作為創業行為主體的理論與實踐
第三部分 創業教育學學科發展框架與認識基礎
參考文獻
后記
學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 節選
《學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 一 教師創業理論研究的現狀與問題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我國各高校也相繼出臺了鼓勵高校教師創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當前來看,高校教師參與創業促進產學研結合,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充足的,但高校教師參與創業的具體機制機理則需要進一步梳理和探究,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促進高校教師參與創新創業的制度生態。教師創業教育需要進一步梳理的問題包括下列方面:其一,在已有法規、政策、理論的基礎之上,研究教師創業的動機、條件、影響因素、合作方式和具體收益等。其二,澄清大學教師參與創業的身份及相應的管理方式問題。通過大學精神和大學目標的視角就“教師作為創業者”引起的角色沖突進行理論探討和制度調適,為政府和高校管理教師的創業活動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和操作方案。其三,在“政府一高校一社會”的三維框架內探討進一步優化高校教師創業的制度生態的具體路徑,以及激發教師創業的動機、提升教師創業能力的具體策略。盡管目前政府、社會、高校對教師從事創業活動具有一致性認同,但是三者之間的協調機制需要進一步探索,特別是社會、企業方面如何為高校教師創業提供必要的支持平臺問題亟待解決! 「咝=處焻⑴c創業的理論探討是產學研合作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鼓勵高校教師創業政策的實踐理論化。產學研合作的相關理論,比如“知識生產模式”(Gibbons,1994)、“學術資本主義”(Slaughter和Leslie.1997)、“后學院科學”(Ziman,2002)、“三螺旋理論”和“創業型大學理論”(Etzkowitz和Leydesdorff)等,均為教師參與創業的策略、途徑、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但是,直接用產學研合作的相關理論表述去指導高校教師的創業活動仍然有諸多不足,也需要從微觀層面聚焦高校教師創業問題,探索高校教師參與創業活動的具體機理,并在微觀分析的基礎上完善相應的制度生態: **,由于既有理論主要是宏觀尺度的探究,“這樣的宏觀視角容易掩蓋掉學術科學工作內部的多樣性和活潑性,特別是教師在其中的戰略角色,因為正是教師的態度和行動詮釋和塑造了大學和產業間的關系”。而且,教師參與創業活動具有豐富的動態性和多樣性,比以大學為行為整體研究產學合作具有更大的復雜性。例如,不同的年齡、性別、研究能力、研究資金、學科、所屬院系對教師參與創業的態度、教師具體創業行為的選擇以及帶來的利益都是有差異的。這些微觀層面的極為生動的復雜性是產學研層面理論的宏大敘述和概念所無法解釋的。正如,純粹地探究學生創業教育無法詮釋高校的產學研結合一樣,純粹大學功能層面的分析也無法詮釋大學的創業活動,需要在大學功能、教師創業、學生創業這一三位一體的結構中理解當代大學的精神及大學功能的實現。因此,需要在高校產學研理論敘述的背景下,以“教師創業行為和影響因素”為線索,探究大學的創業活動和創業教育! 〉诙,西方大學自啟蒙時代以來,沿襲了理性大學、研究型大學和創業型大學的發展路線。但在這個過程中,始終伴隨著“自由教育”理想、“專業教育”理想和“職業教育”理想的沖突,具體體現為“專業化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之間的爭論、“教學與科研”關系的爭論以及“專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關系的爭論等。這些爭論映射了大學內部的復雜關系以及大學的多重使命。這一系列論爭也為“大學教師作為創業者”框定了一系列邊界,大學教師在參與創業活動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大學教師的各種角色,以及促進這些角色之間的良性互動,需要進行理論上的闡釋。另外,教師是大學的重要主體之一,如果忽略這個重要主體的活動去談產學研結合、去談大學的創業活動和創業教育顯然不能解決很多問題。在整個大學的運轉過程中,學生仍然是相對被動的群體,學生的發展要受教師能力結構的制約,而大學的一切運轉*終也要落實到教師的行為之中!
學校創業教育30年-基本理論與主體轉換 作者簡介
張務農,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生,省社科規劃項目通訊評審專家,2014年度河南大學優秀青年教師資助對象。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創新創業教育、技術倫理、高等教育等。近五年來,主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省級教改項目3項。主持完成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2項、校級教改項目2項。參與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在《教育發展研究》、《課程·教材?教法》《中國教育學刊》《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中國遠程教育》《東南學術》等期刊獨立發表多篇論文,其中CSSCI期刊論文16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篇,其中一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摘。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