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廿五史論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977617
- 條形碼:9787543977617 ; 978-7-5439-776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廿五史論綱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三編,*編為緒論,分為三章“中國之史籍”“史體”“紀傳體史”,第二編為本論,分為二十五章,論述了史記、前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等二十五部史書,第三編為結論。通過本書,可以對中國史籍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
廿五史論綱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編,**編為緒論,分為三章“中國之史籍”“史體”“紀傳體史”,第二編為本論,分為二十五章,論述了史記、前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等二十五部史書,第三編為結論。通過本書,可以對中國史籍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
廿五史論綱 目錄
方序
鐘序
自序
敘例
**編 緒論
**章 中國之史籍
第二章 史體
第三章 紀傳體史
一 紀傳體史通稱正史
二 通史與斷代之別
三 各史體例
第二編 本論
**章 《史記》
一 子長生平與《史記》著述
二 《史記》之體例及內容
三 《史記》之增補竄易
四 治《史記》之三派
五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學”
第二章 《前漢書》
一 班氏父子與《漢書》修撰
二 《漢書》卷帙及書名
三 《漢書》創斷代紀傳新體
四 注及治《漢書》者
五 《漢書》評價及《史》《漢》比較
第三章 《后漢書》
一 范曄生平及《后漢》成書
二 《后漢書》卷帙及對前人著述之刪采
三 《后漢書》體例及內容
四 注《后漢書》者
五 《后漢書》評論
第四章 《三國志》
一 陳壽及《三國志》之撰著
二 《三國志》之卷帙、體例
三 正偽之紛紜議論
四 《三國志》之因、創
五 裴松之注開注史新例
六 《三國志》得失評論
第五章 《晉書》
一 十八家晉史及《晉書》之修撰
二 《晉書》卷帙、創例及內容
三 《晉書》之評論與改作
第六章 《宋書》
一 《宋書》之修撰
二 《宋書》卷帙、內容及補撰
三 《宋書》得失短長
第七章 《南齊書》
一 《南齊書》之修撰
二 《南齊書》卷帙、內容
三 《南齊書》得失
第八章 《梁書》
一 姚氏父子與《梁書》撰修
二 《梁書》卷帙全在紀傳
三 《梁書》史法得漢晉、文筆追班馬
第九章 《陳書》
一 《陳書》亦成于姚氏父子
二 《陳書》亦僅有紀傳
三 《陳書》避諱特多
第十章 《魏書》
一 魏收其人及《魏書》之修撰、缺補
二 《魏書》卷帙與志目新創
三 《魏書》曾被目以“穢史
第十一章 《北齊書》
一 李百藥奉敕修撰《北齊書》
二 今《北齊書》雜取《北史》等書成帙
三 《北齊書》卷帙及其殘缺不完之因
第十二章 《周書》
一 令狐德菜倡議修史并主修《周書》
二 《周書》之卷帙、內容
三 《周書》之評論
第十三章 《南史》
一 李延壽踵父志修撰《南史》
二 《南史》為通史,少忌諱、多牽合
三 《南史》以南朝四《書》刪繁就簡
四 《南史》之褒譽和痛譏
第十四章 《北史》
一 北朝史以《北史》*為完備
二 《北史》紀傳及其特點
三 《北史》亦為增損四代舊史成書
四 《北史》評論及南北二《史》比較
五 《南北史合注》會通歸一
第十五章 《隋書》
一 《隋書》成于眾手
二 《隋書》以“十志”備受稱道
三 《隋書》之得失
第十六章 《舊唐書》
一 《舊唐書》多本唐代實錄、國史
二 《舊唐書》曾遭廢棄而版本不同
三 《舊唐書》之卷帙與疏失
四 《舊唐書》之評說
第十七章 《新唐書》
一 預修《新唐書》者多積學之士
二 《新唐書》體例賅備并有新創
三 新、舊兩《唐書》之異同
四 《新唐書》得失評論
第十八章 《舊五代史》
一 《舊五代史》年余成書
二 今存輯本不無改竄
三 《舊五代史》之卷帙、內容
四 《舊五代史》自有價值
第十九章 《新五代史》
一 歐陽修私撰《新五代史》
二 《新五代史》體例、筆法特色
三 《新五代史》以嚴簡著稱
第二十章 《宋史》
一 《宋史》悉據國史舊本排次成書
二 《宋史》卷帙及創例
三 《宋史》缺點數端
四 宋史之重修
第廿一章 《遼史》
一 《遼史》取材舊著不及一年成書
二 《遼史》卷帙及新例
三 《遼史》疏漏及補注
第廿二章 《金史》
一 《金史》撰修多取實錄、舊作
二 《金史》卷帙及創例
三 《金史》之疏失與優長
第廿三章 《元史》
一 《元史》亦是倉猝成書
二 《元史》起訖及卷帙內容
三 繁冗蕪雜,后人公論
第廿四章 《新元史》
一 柯修《新元史》博采約取
二 《新元史》卷帙及創例
三 《新元史》特色及不足
第廿五章 《明史》
一 《明史》“經名人三十載用心”修成
二 《明史》卷帙與創例
三 《明史》較前此官修各史完善
四 因《明史》而發之修史“四要八事
《清史稿》(附)
一 《清史稿》之修撰及檢校
二 《清史稿》之卷帙、內容
三 《清史稿》不饜人望
四重修清史之意見
第三編 結論
一 舊史之失與近人改造建議
二 吾國史學界之新曙光
附表
一 歷代統系與史書關系表
二 甘五史修撰表
三 廿五史例目表
四 廿五史帝紀表
五 廿五史各表表
六 廿五史各志表
七 廿五史類傳表
附錄
一 正史源流急就篇
二 史家宗旨不同論
三 論史學分二十家為諸子之流派
四 本書主要參考書
整理后記
展開全部
廿五史論綱 作者簡介
徐浩:歷史研究者,代表作《廿五史論綱》,于民國36年首次出版該書,作者以其豐富的學術積累、深切的研究經驗,對二十五史的內容特點、思想影響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介紹,該書至今仍是研究中國歷史的重要參考圖書。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