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82138
- 條形碼:9787533482138 ; 978-7-5334-8213-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現象,以西北地區縣域為研究對象,對政府在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行為理論,政府行為的作用機理,內容和方式,評價標準,成效與問題等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與分析,剖析了影響和制約政府行為的因素,借鑒國外部分國家政府推進教育公平的理論與實踐,提出了優化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政府行為的思路與策略。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 目錄
**節 研究背景與緣起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三節 研究綜述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五節 相關概念界定
第六節 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
**章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政府行為的理論基礎
**節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論分析
第二節 政府行為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影響與制約的理論
第三節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政府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分析
第四節 政府行為對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作用機理
第二章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政府行為的分析框架
**節 政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行為的內容
第二節 各級政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行為方式定位
第三節 政府義務教育行為評價體系的構建
第三章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政府行為的實證分析——以西北地區為例
**節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政府行為的巨大成效
第二節 政府行為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表象
第三節 政府行為問題可能導致的弊端
第四章 影響和制約政府行為的因素分析
**節 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落后的制約
第二節 “路徑依賴”對政府行為的影響
第三節 “經濟人”動機對政府行為的影響
第四節 “有限理性”對政府行為的影響
第五節 相關法律制度缺位對政府行為的影響
第五章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政府行為優化的思路與策略
**節 國外教育公平進程中政府行為的借鑒及啟示
第二節 政府行為優化的總體目標及思路
第三節 政府行為優化的具體策略
結論
附錄
西北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調查表
西北地區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政府行為研究的訪談提綱
參考文獻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 節選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 從國際范圍來看,政府管理義務教育的職能是隨著政府活動擴張論的興起而逐漸得到加強和重視的! 1.政府活動擴張論概述 政府活動擴張論又稱“瓦格納法則”,是由德國著名經濟學家瓦格納在19世紀80年代提出的。他在對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等國的經濟發展和國家財政支出的資料進行實證分析后發現,政府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大于經濟增長是一種必然趨勢;政府消費性支出占國民所得的比例不斷增加;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所得的上升,公共部門的活動將日趨重要,公共支出也就逐漸增加。瓦格納指出,政府職能之所以需要擴張,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場失靈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動增加。二是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以及從事的生產性活動隨著經濟的工業化而不斷擴大。三是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加,需要政府干預和管制的范圍也不斷擴大,政府支出也就隨之擴大。四是人均收入的增加使得教育、娛樂、文化、保健以及社會福利服務的需求加快,這就要求政府在這些方面增加支出。 根據瓦格納法則,隨著經濟的增長、工業化的發展,必然伴隨著公共部門活動的不斷擴張。按照現代西方財政學的先驅馬斯格雷夫的解釋,瓦格納所論證的并不是一個隨機事件,而是一個“法則”.其主要原因可追溯到三個主要因素,即經濟中的結構性變革、社會的民主化和對社會正義的日益增加的關注。經濟部門之間相互依賴性的增加、城市化和技術的變革將擴大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自給自足的農業家庭的衰落以及作為自我維持的單位——家庭的減少,進一步增加了對公共服務的需求。這是因為工業化發展使得社會分工和生產的專業化日益加強,經濟交往頻繁并且日趨復雜化引發社會中的各種矛盾和摩擦增加,這就必然要求公共部門的職能不斷擴大,產生更多的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和保護活動,以確保經濟活動能夠符合經濟和社會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要求。由于工業化的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人們對文化和社會福利服務的要求增加,政府出于公平分配的理由應提供,公共支出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便會不斷上升! 2.瓦格納法則與政府教育行為 政府活動擴張論強調政府的職能不僅限于用法律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的范圍,還應當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相應增加文化和社會福利式的服務。如對教育文化的需求,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上升。因此,政府有義務提供,促進公共教育的發展,并改善教育的社會服務職能。 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政府的職能范圍有了很大的擴展,集中表現為對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尤其是在社會公共事務領域。當然,具體干預的領域會因各個國家當時追求的具體目標不同而有所差別。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各國政府加強干預的重點集中在科技、教育以及環保與對外經濟關系方面。為此,馬斯格雷夫指出:“當一個人回顧西方世界在20世紀走過的歷程時,將會發現公共部門的增長已經成為西方世界在20世紀決定性的特征。”公共教育部門的大多數擴張發生在20世紀后半期,而且各個國家以不同的速度擴張,公共教育機構這個增長趨勢在西方世界一直保持著!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 作者簡介
楊令平,1972年生,陜西臨潼人,教育學博士,副教授,陜西省很好博士論文獲得者。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處處長,教育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行政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陜西省教育理論研究會副秘書長。曾在中小學工作10年,擔任中小學校長8年。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學、縣域教育發展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20項,在《教育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現代遠距離教育》等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廳局級以上科研獎勵8項。參編《教育學教程》教材1部(副主編)。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