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復雜性視角下中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29194
- 條形碼:9787520329194 ; 978-7-5203-291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復雜性視角下中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十四個章節:靠前部分,在辨析人文、人文素質和人文素質教育等范疇的基礎上,通過對靠前外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歷史與實踐、思想與理論的提煉、總結和介紹闡釋,特別是對我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原因的透視分析,提出了我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面臨的三大創新任務,分析論證了基于復雜性的創新路徑選擇的必然性。第二部分,在介紹闡釋復雜性理論的基礎上,依據其基本原理和變革意義及創新價值,結合靠前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分層次分析闡述了教育和教學的復雜性、大學生人文素質及其教育的復雜性等,總結概括了它們具有的復雜性本質和教育意義與實踐操作要求等。第三部分,提出并展開論證了復雜性路徑創新我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應堅守的基本原則和重點抓手等,以期由此搭建我國大學人文素質的復雜性教育體系框架。
復雜性視角下中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創新研究 目錄
**節 人文的三種具體所指
一 人文的 種具體所指——人之道
二 人文的第二種具體所指——為人之道
三 人文的第三種具體所指——做完整的人之道
第二節 人的素質及其辯證性
第三節 人文素質的基本內涵
一 人文素質的基本含義
二 人文素質內涵的三個主要層面
第二章 人文素質教育
**節 人文素質教育乃教育之本
第二節 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第三節 中外人文素質教育的歷史
一 中國人文(素質)教育歷史簡括
二 西方社會人文(素質)教育的歷史演進
第四節 教育家和科學家視域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一 教育家眼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二 科學家眼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第五節 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教育
第三章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歷史與實踐
**節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緣起與傳統
一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緣起
二 東西方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傳統
第二節 當代國外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實踐
一 幾個 的大學的實踐探索
二 當代國外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經驗
第三節 新中國的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實踐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院系調整對人文學科的忽視
二 “ ”后高等教育大發展時期對人文學科的逐漸重視
三 新時期我國對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強力推進
第四章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思想和理論
**節 國外大學人文教育思想的傳承演變
第二節 國外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代表性理論
一 STS教育理論
二 通識教育理論
第三節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
一 基礎理論層面的研究
二 應用層面的研究
第四節 近年來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備受關注的深層緣由
第五章 我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
**節 我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總體情況和基本特點
一 教學內容安排
第六章 我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面臨的創新任務
第七章 復雜性:我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創新的路徑選擇
第八章 從簡單性到復雜性:復雜性路徑的由來
第九章 復雜性問題與復雜科學
第十章 復雜性理論及其創新價值
第十一章 教育和教學的復雜性
第十二章 大學生人文素質及其教育的復雜性
第十三章 復雜性路徑創新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
復雜性視角下中國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王文奎,男,中共黨員,博士,教授,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在倫理學研究、學術研究、社會主義研究、東南大學學報、江西財經大學學報等發表論文8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8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社科規劃項目和軟科學研究項目9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項1項、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完成廳局級項目20多項,橫向課題10余項。獲省部級、廳局級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5項。兼職有教育部學位論文評審專家,陜西省、西安市人文社科基金評審專家,陜西省、西安市軟科學研究項目評審鑒定專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陜西企業文化建設協會理事,“長安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特聘專家。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