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尾货特色书店,中文字幕在线一区,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

包郵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9-01
開本: 16開 頁數: 320
本類榜單:文化銷量榜
中 圖 價:¥22.4(4.5折) 定價  ¥49.8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52387
  • 條形碼:9787518052387 ; 978-7-5180-523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 本書特色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為《資治通鑒全鑒》的典藏誦讀版,本書將紙質圖書和配樂誦讀音頻完美結合,以二維碼的方式在內文和封面等相應位置呈現,讀者掃一掃即可欣賞、誦讀經典片段。誦讀音頻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專業播音員,以及中國傳媒大學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師構成的實力精英團隊錄制完成,朗讀中融進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聲音感染力極強。衷心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從全新的角度考察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進而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是我國**部編年體通史,逐年記載了我國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我國從戰國至五代時期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描述了帝王將相們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之事。《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在《資治通鑒》原典的基礎上,擷取其精華,解讀其精要,并附贈配樂誦讀音頻,以期廣大讀者在閱讀歷史的同時有所獲益。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 目錄

目錄

威烈王二十三年——智伯無德而亡 /
顯王十年——商鞅立木為信 /
赧王中三十六年——廉頗負荊請罪 /
赧王中三十六年——田單巧用火牛陣 /
赧王下五十五年——長平之戰 /
始皇帝上九年——春申君貪色而亡 /
始皇帝下二十二年——王翦裝糊涂防猜疑 /
始皇帝下三十七年——蒙恬被奸臣所害 /
二世皇帝下二年——李斯不得善終 /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 /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韓信忍受胯下之辱 /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項羽兵敗垓下 /
太祖高皇帝中六年——張良功成身退 /
太祖高皇帝下十一年——韓信謀反被夷三族 /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張釋之以法治國 /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景帝殺晁錯平叛亂 /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六年——汲黯為政,以民為本 /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二年——俠士犯法,與民同罪 /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二年——主父偃驕橫被殺 /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二年——張騫出使西域 /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天漢二年——李陵事件 /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二年——漢武帝教子無方 /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后元二年——漢武帝的一生功過 /
孝昭皇帝上始元五年——蘇武北海牧羊 /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節四年——霍氏滅門 /
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貢禹奏事避重就輕 /
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漢元帝親讒遠忠 /
孝平皇帝上元始元年——王莽專權 /
王莽上初始元年——王莽稱帝 /
淮陽王更始元年——王莽新朝的覆滅 /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劉秀建立東漢王朝 /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劉秀善用忠厚之臣 /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二年——劉秀平定隴西 /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九年——強項令董宣 /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五年——伏波將軍馬援 /
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六年——班超出使西域 /
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二年——明德皇后馬氏 /
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八年——外戚竇憲仗勢欺人 /
孝安皇帝建光元年——才女皇后鄧綏 /
孝順皇帝上永建二年——真假隱士 /
孝恒皇帝本初元年——跋扈將軍 /
孝恒皇帝元嘉元年——崔寔上書建言 /
孝桓皇帝上
之下延熹二年——梁冀被誅 /
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二年——五處士拒絕為官 /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太學生領袖郭泰 /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黨錮之禍 /
孝靈皇帝上之上建寧二年——郭泰擇安去危,申屠蟠見機行動 /
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四年——漢靈帝的三互法 /
孝靈皇帝中光和六年——黃巾起義 /
孝靈皇帝中中平元年——十常侍之亂 /
孝靈皇帝下中平六年——誅滅宦官集團 /
孝靈皇帝下中平六年——董卓討伐戰 /
孝獻皇帝乙初平三年——董卓自取滅亡 /
孝獻皇帝丙興平二年——孫策威震江東 /
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挾天子以令諸侯 /
孝獻皇帝丁建安三年——白門樓殺呂布 /
孝獻皇帝戊建安五年——官渡之戰 /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二年——三顧茅廬 /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 /
孝獻皇帝辛建安十七年——荀彧之死 /
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劉備定蜀 /

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魏文帝登基 /
世祖文皇帝上黃初二年——劉備稱帝 /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白帝城托孤 /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六年——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 /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揮淚斬馬謖 /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青龍二年——諸葛亮星落五丈原 /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景初元年——魏明帝時期關于用人的爭論 /
高貴鄉公下甘露三年——司馬昭以仁德奪取壽春 /
邵陵厲公中正始九年——司馬懿裝病騙曹爽 /
元皇帝上景元元年——司馬昭之心 /
元皇帝下景元四年——鄧艾出奇兵滅蜀 /
元皇帝下咸熙元年——劉禪樂不思蜀 /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司馬炎稱帝 /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八年——吳國陸抗克西陵 /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三國歸晉 /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三年——石崇王愷斗富 /
孝惠皇帝上元康元年——興風作浪的賈南風 /
孝惠皇帝上元康七年——清談之風 /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白癡皇帝司馬衷 /
孝惠皇帝上之下永康元年——八王之亂 /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寧元年——李特的流民大營 /
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英明的何曾 /
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謀士的杰出代表張賓 /
孝愍皇帝上建興元年——祖逖聞雞起舞 /
孝愍皇帝下建興四年——西晉滅亡 /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四年——晉成帝用人不當 /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石勒聽書 /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康二年——暴君石虎 /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永和二年——桓溫北伐 /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十年——殷浩一錯誤終身 /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一代良相謝安 /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七年——苻堅拒諫 /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淝水之戰 /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二十一年——司馬曜醉酒被殺 /
安皇帝庚義熙六年——劉裕大開殺戒 /

高祖武皇帝永初三年——宋武帝駕崩 /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劉義符貪玩喪命 /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四年——統萬之戰 /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劉義隆慘殺功臣 /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七年——國史之獄 /
順皇帝升明元年——后廢帝劉昱 /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蕭道成即位 /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無神論者范縝 /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郁林王機關算盡 /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
東昏侯上永元元年——昏庸荒淫的東昏侯 /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梁武帝蕭衍繼位 /
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七年——蕭宏位列三公 /
高祖武皇帝七大通元年——君子湛僧智 /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魏孝莊帝誅殺爾朱榮 /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被冤 /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侯景之亂 /

高祖武皇帝永定二年——昏庸殘暴的齊顯祖 /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八年——北齊后主因女色誤國 /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八年——北周高祖賞罰不明 /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周武帝勝而不奢 /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獨孤皇后與隋文帝 /
長城公下至德二年——陳后主陳叔寶 /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隋文帝滅陳 /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七年——趙綽的誠直之心 /
煬皇帝上之上大業元年——窮奢極欲的隋煬帝 /
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瓦崗農民起義 /

高祖神堯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武德四年——房謀杜斷 /
高祖神堯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 /
高祖神堯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唐太宗善于納諫 /
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十年——史上*著名的賢后 /
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進藏 /
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十七年——諫臣魏征 /
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廢嫡立庶 /
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 /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麟德元年——武則天垂簾聽政 /
則天順圣皇后下久視元年——唐室砥柱狄仁杰 /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元二年——唐明皇節儉治國 /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起兵謀反 /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中唐名將郭子儀 /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八貞元三年——唐德宗體察民情 /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下會昌六年——“小太宗”李怡 /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復三年——唐末宦官亂政 /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二年——后梁太祖荒淫喪命 /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三年——朱友珪悲劇重演 /

莊宗光圣神閔孝皇帝上同光元年——戲子皇帝 /
明宗圣德和武欽孝皇帝中之上天成四年——有道明君李嗣源 /
潞王下清泰二年——高從誨和梁震 /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三年——“兒皇帝”石敬瑭 /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三年——晉高祖為信用不顧法度 /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五年——南唐主罪責逃兵 /

高祖睿文圣武昭肅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劉知遠稱帝 /
高祖睿文圣武昭肅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后漢高祖無治國之能 /

太祖圣神恭肅文孝皇帝上廣順元年——后周太祖勵精圖治 /
太祖圣神恭肅文武皇帝中顯德元年——五個朝代的宰相馮道 /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上顯德二年——后周世宗不愛其身而愛民 /

參考文獻 /
展開全部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 節選

周紀 威烈王二十三年——智伯無德而亡 【原典】 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瑤之賢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髯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弗聽,智果別族于太史為輔氏。 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于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辭,求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辭甚習,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 簡子使尹鐸為晉陽。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簡子曰:“保障哉!”尹鐸損其戶數。簡子謂無恤曰:“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于藍臺。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對曰:“不然。《夏書》有之曰:‘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夫君子能勤小物,故無大患。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又弗備,曰不敢興難,無乃不可乎!蜹(uì)、蟻、蜂、蠆(chài),皆能害人,況君相乎!”弗聽。 智伯請地于韓康子,康子欲弗與。段規曰:“智伯好利而愎,不與,將伐我;不如與之。彼狃于得地,必請于他人;他人不與,必向之以兵。然則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變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萬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悅。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與。任章曰:“何故弗與?”桓子曰:“無故索地,故弗與。”任章曰:“無故索地,諸大夫必懼;吾與之地,智伯必驕。彼驕而輕敵,此懼而相親。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長矣。《周書》曰:‘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主不如與之以驕智伯,然后可以擇交而圖智氏矣。奈何獨以吾為智氏質乎!”桓子曰:“善。”復與之萬家之邑一。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趙氏。襄子將出,曰:“吾何走乎?”從者曰:“長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罷力以完之,又斃死以守之,其誰與我!”從者曰:“邯鄲之倉庫實。”襄子曰:“浚民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其誰我與!其晉陽乎,先主之所屬也,尹鐸之所寬也,民必和矣。”乃走晉陽。 三家以國人圍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產蛙,民無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驂(cān)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也。絺疵謂智伯曰:“韓、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人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讒臣欲為趙氏游說,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趙氏也。不然,夫二家豈不利朝夕分趙氏之田,而欲為危難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對曰:“臣見其視臣端而趨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請使于齊。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見出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魏而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謀泄,則禍立至矣。”張孟談曰:“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唯輔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賢也;德者,才之帥也。云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 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茍能審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在《資治通鑒》開篇**卷,司馬光就通過智伯滅亡這件事,闡述了才和德之間的關系。司馬光認為:智伯之所以滅亡,原因就在于有才而無德。才與德是不同的兩回事,但很多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論之,誤以為只要具備其中一項就是賢明的人,而結果總是以看錯人而告終。司馬光認為,所謂才,是指聰明、明察、堅強、果毅;所謂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 顯王十年——商鞅立木為信 【原典】 衛鞅欲變法,秦人不悅。衛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甘龍曰:“不然。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奸者與降敵同罰。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數千。于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衛鞅曰:“此皆亂法之民也!”盡遷之于邊。其后民莫敢議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欺其鄰國,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于敗。所利不能藥其所傷,所獲不能補其所亡,豈不哀哉!昔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稱刻薄,又處戰攻之世,天下趨于詐力,猶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況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衛氏,全名為衛鞅。因衛鞅本為衛國公族之后,故又稱公孫鞅。后封于商,后人稱之為商鞅。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后,受到貴族誣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車裂而死。其在秦執政二十余年,秦國大 治,史稱“商鞅變法”,并使秦國的國力長期凌駕于其他六國之上。 在變法的過程中,如何取信于民,是很關鍵的一步。為此,變法令下達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國都南門,誰能把此木搬到北門就賞十金,開始的時候無人響應。他又將賞金增至五十金,后有一人應募,即獲得五十金。 其實,移動一根木頭并非難事,關鍵是以此而樹立的千金難買的誠信。正如司馬光所言:誠信,是為政者至高無上的法寶。國家靠人民來保衛,人民靠信譽來保護;不講信譽無法使人民信服,沒有人民便無法維持國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騙天下,建立霸業者不欺騙四方鄰國,善于治國者不欺騙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騙親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騙鄰國,欺騙百姓,甚至欺騙兄弟、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于一敗涂地。 赧王中三十六年——廉頗負荊請罪 【原典】 秦白起伐楚,取鄢(yān)、鄧、西陵。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愿為好會于河外澠池。趙王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以絕秦望。”王許之。 會于澠池。王與趙王飲,酒酣,秦王請趙王鼓瑟,趙王鼓之。藺相如復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內,臣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王不懌,為一擊缶。罷酒,秦終不能有加于趙。趙人亦盛為之備,秦不敢動。趙王歸國,以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藺相如素賤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之,不肯與會;每朝,常稱病,不欲爭列。出而望見,輒引車避匿。其舍人皆以為恥。相如曰:“子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至門謝罪,遂為刎頸之交。 廉頗是戰國后期的名將之一,“負荊請罪”正是這位戰功赫赫的名將身上難能可貴的美德。居功自傲,對藺相如不服,固然是他的狹隘之處,而一旦認識到錯誤,立即“肉袒負荊”前去謝罪,這需要比戰場殺敵更大的勇氣,因而更讓世人所敬佩。這段故事已成為流傳千古的歷史佳話,“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誠懇地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資治通鑒全鑒-典藏誦讀版 作者簡介

余長保,男,1974年生,河南信陽人,畢業于河南大學,教育學專業學士學位。曾經從事中學語文的教學工作5年。其作品多以現實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有的放矢,并且立意新穎,文字優美,受到了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出版的作品有:《越淡定越幸福》、《孝經全鑒》《徐霞客游記全鑒》《智囊全鑒》《左眼識人 右眼讀心》《三句話打動他人心》等多部作品。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热处理炉-退火炉-回火炉设备厂家-丹阳市电炉厂有限公司 | 企典软件一站式企业管理平台,可私有、本地化部署!在线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移动办公OA管理系统|HR人事管理系统|人力 | 期货软件-专业期货分析软件下载-云智赢 | DNA亲子鉴定_DNA基因检测中心官方预约平台-严选好基因网 | 安徽集装箱厂-合肥国彩钢结构板房工程有限公司 | 气动机械手-搬运机械手-气动助力机械手-山东精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彩屏硬度计-分体式粗糙度仪-北京凯达科仪科技有限公司 | 焊管生产线_焊管机组_轧辊模具_焊管设备_焊管设备厂家_石家庄翔昱机械 | 办公室装修_上海办公室设计装修_时尚办公新主张-后街印象 | 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刚性防水套管-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超声骨密度仪,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起草单位】,骨密度检测仪厂家 - 品源医疗(江苏)有限公司 | 电伴热系统施工_仪表电伴热保温箱厂家_沃安电伴热管缆工业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 亳州网络公司 - 亳州网站制作 - 亳州网站建设 - 亳州易天科技 | 辐射色度计-字符亮度测试-反射式膜厚仪-苏州瑞格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禹城彩钢厂_钢结构板房_彩钢复合板-禹城泰瑞彩钢复合板加工厂 | 低气压试验箱_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_低气压实验箱 |林频试验设备品牌 | 光伏家 - 太阳能光伏发电_分布式光伏发电_太阳能光伏网 | 天津力值检测-天津管道检测-天津天诚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股票知识_股票投资大师_格雷厄姆网 | 电动不锈钢套筒阀-球面偏置气动钟阀-三通换向阀止回阀-永嘉鸿宇阀门有限公司 | 工业铝型材-铝合金电机壳-铝排-气动执行器-山东永恒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平衡机-单面卧式动平衡机-万向节动平衡机-圈带动平衡机厂家-上海申岢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 | 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 新材料分散-高速均质搅拌机-超声波分散混合-上海化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苏州西朗门业-欧盟CE|莱茵UL双认证的快速卷帘门品牌厂家 | 大流量卧式砂磨机_强力分散机_双行星双动力混合机_同心双轴搅拌机-莱州市龙跃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我爱古诗词_古诗词名句赏析学习平台 | 仓储笼_仓储货架_南京货架_仓储货架厂家_南京货架价格低-南京一品仓储设备制造公司 | 车间除尘设备,VOCs废气处理,工业涂装流水线,伸缩式喷漆房,自动喷砂房,沸石转轮浓缩吸附,机器人喷粉线-山东创杰智慧 | 苏州西朗门业-欧盟CE|莱茵UL双认证的快速卷帘门品牌厂家 | 石磨面粉机|石磨面粉机械|石磨面粉机组|石磨面粉成套设备-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超声波_清洗机_超声波清洗机专业生产厂家-深圳市好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 | 润滑油加盟_润滑油厂家_润滑油品牌-深圳市沃丹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琉璃瓦-琉璃瓦厂家-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公寓出租网-北京酒店式公寓出租平台 | 行吊_电动单梁起重机_双梁起重机_合肥起重机_厂家_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杭州代理记账费用-公司注销需要多久-公司变更监事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尊享蟹太太美味,大闸蟹礼卡|礼券|礼盒在线预订-蟹太太官网 | 丝杆升降机-不锈钢丝杆升降机-非标定制丝杆升降机厂家-山东鑫光减速机有限公司 | 选宝石船-陆地水上开采「精选」色选机械设备-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电子拉力机-拉伸试验机-剥离强度试验机-苏州皖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