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融入新時代開啟新生活:帶你走進上海建橋學院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200150
- 條形碼:9787313200150 ; 978-7-313-2001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融入新時代開啟新生活:帶你走進上海建橋學院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為上海建橋學院大一新生開啟全新的大學生活提供多方面的指導,幫助他們了解大學和大學精神以及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全書框架主要依據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并結合大學需要培養的素養能力整合而成,圍繞大學的專業教育和學習特點,結合學校的考試畢業要求,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圍繞大學的培養目標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的雷鋒文化和文明修身等校園文化品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圍繞大學生的經濟資助、獎懲等制度文化,社區生活和社團文化等,引導學生學會處事;圍繞入黨、應征入伍、職業規劃、就業創業等,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特色機制,引導學生學會發展。本書既結合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又結合上海建橋學院人才培養特色和亮點,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對做好大一新生入學教育很有幫助,通過認真閱讀本書,大一新生可盡快融入新時代的大學生活。
融入新時代開啟新生活:帶你走進上海建橋學院 目錄
**節 大學與大學精神
第二節 我的大學
第二章 學會學習
**節 學什么與怎么學
第二節 認識專業
第三節 考試與畢業
第三章 學會做人
**節 什么是“人”
第二節 心理健康
第三節 文明修身——小小習慣大大人生
第四節 做雷鋒式的新時代大學生
第四章 學會做事
**節 經濟資助
第二節 獎懲制度
第三節 社區管理
第四節 七彩社團
第五章 學會發展
**節 “三位一體”保駕護航
第二節 以實際行動爭取入黨
第三節 征兵與優待
第四節 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
附錄
附錄1 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附錄2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三禮十無”規范
附錄3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八項能力目標
附錄4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學籍管理規定
附錄5 上海建橋學院學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
附錄6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獎勵規定
附錄7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素質綜合測評辦法
附錄8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違紀處分規定
附錄9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考試違紀與作弊界限及處理辦法
附錄10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申訴管理辦法
附錄11 上海建橋學院試場規則
附錄12 上海建橋學院教室規則
附錄13 上海建橋學院圖書館讀者須知
附錄14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實驗、實訓規則
附錄15 上海建橋學院關于學生退(轉)學退費的規定
附錄16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宿舍管理辦法
附錄17 上海建橋學院學生軍訓工作條例
附錄18 上海建橋學院大學新生納入上海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障的實施要點
附錄19 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素質拓展學分實施辦法
附錄20 上海建橋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
附錄21 上海建橋學院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辦理指南
附錄22 上海建橋學院緩交學費辦理流程
附錄23 上海建橋學院特困學生學費減免辦法
附錄24 上海建橋學院清云獎學金評定細則
參考文獻
融入新時代開啟新生活:帶你走進上海建橋學院 節選
《融入新時代 開啟新生活:帶你走進上海建橋學院》: 一、適應人生新階段當我們帶著激動與好奇,邁過高考的門檻進入大學,渴望使自己的人生開啟新的旅程時,卻發現面臨一系列的困惑。面對這些新問題,對于剛剛入學的新生來說,難免有些無所適從。大學新生要適應大學新環境,把握成才主動權,爭取有個美好的未來,應該努力去適應并實現六個轉變: 1.社會角色的轉變 在初中或高中階段,不少同學不僅學習成績良好,可能在校內、班級內還擔任一定職務。尤其是在高中階段,是學校、家庭、親友身邊的中心和熱點。但進入大學后,絕大多數同學成為普通平凡的一員,面臨著從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的轉變,自我評價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甚至對自身能力還產生懷疑。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會使一些新生措手不及,無法接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一種失落感油然而生。大學新生必須適應這種由出人頭地到默默無聞的轉變,克服失落感和自卑感,對成才要充滿信心。另外,在大學里,學習成績已經不再成為評價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能力特長更是在實際生活中衡量一個人素質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這種因素在現代社會愈顯重要。因此,要實現由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轉變,就必須處處用大學生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 2.奮斗目標的轉變 經歷緊張的高考后,一些大學新生進入大學后就“如釋重負”,感覺“革命成功”了,無形中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整天無所事事,缺乏前進的動力,虛度光陰,到頭來得到的只有內心的空虛和對大學的失望,長此以往便喪失了人生的奮斗目標。其實,大學只是人生成才的一個新起點,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大學新生首先要端正心態,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在入學之初就要重新給自己定位,樹立新的目標。首先,找準自己的定位,客觀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其次,要沖過“動力真空帶”和“理想間歇期”,適時地、務實地制訂個人在學業、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動手能力等方面的長期奮斗目標,并分別做出短期、中期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和策略,做好人生職業生涯設計,以激勵和鞭策自己,在大學階段創造人生輝煌。 3.思維方式的轉變 與中學相比,大學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學業繁重,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較多,但同時需要獨立解決的問題也變得多了。面對這些變化,大學新生的思維方式要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轉變,由感性向理性轉變。大學生思考處理問題尤其是個人重大問題時,要有遠見卓識,凡事三思而后行,要杜絕目光短淺、隨心所欲。要克服依賴思想,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面臨人生重大問題的選擇時,不要感情用事,做出錯誤決定,抱憾終生,而要理性、理智。同時要加強道德和法制觀念約束,切忌魯莽行事。 4.學習方式的轉變 大學生也是學生,學習仍1日是天職,是硬道理,更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相對中學而言,大學的學習在內容、方法、途徑以及學習地點上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大學里,學習氛圍變得寬松了,學習成為自主學習,學生自我支配的時間多,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基本上都由自己決定。大學學習的終極目標并不明確,不知道學到什么程度才算學好了,若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加之學習環境由“硬”變“軟”,缺少了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學生的自由度變大了,責任也變大了,原來由別人負責的事情,現在要自己負責。這對自制力和自律性強的學生是十分有利的,而對自制力差的學生無疑就是嚴峻的考驗。遺憾的是,很多學生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一開始就出現成績不合格的現象。 為了掌握大學的學習之道,要努力做到:**,培養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第二,轉變學習方式,實現由純粹的接收型向接收型與創造型學習的轉變。在打牢基礎理論知識,學好專業課,拓寬知識面的同時,要重視實踐,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積極參與第二課堂的活動,如上圖書館、做實驗、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及各類學科競賽,參與各種集體或社團活動,聆聽各類講座、報告,搞社會調查等,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第三,注意把握學習時間,講求學習效率,注意學習方法,開發自己的學習潛能。第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入學**天起,就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學習要有計劃性,生活要有規律;同時要注意掌握學習的節奏,提高學習效率,在做好這些的基礎上,還要處理好學習與課外活動、人際交往的關系。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