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面向21世紀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系列教材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050279
- 條形碼:9787301050279 ; 978-7-301-0502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面向21世紀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系列教材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 內容簡介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作為電子商務專業教材,主要從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的關系入手,系統介紹電子商務環境下如何開展現代物流管理。首先介紹現代物流基礎知識和物流的基本功能,通過探討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系,引出物流模式,對物流管理、企業物流管理進行詳盡的論述,強調物流信息技術和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結合電子商務下的物流特點,引出供應鏈管理概述,介紹幾種主要的供應鏈管理方法。《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不僅可以作為電子商務專業本專科學生、MBA學生的教材,亦可供從事電子商務或物流管理的有關人員使用。
面向21世紀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系列教材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 目錄
叢書介紹
前言
第1章 現代物流基礎
1.1 物流概念的產生與發展
1.1.1 物流的概念
1.1.2 物流的歷史發展
1.1.3 物流在近代的發展
1.2 物流系統與要素
1.2.1 物流系統
1.2.2 物流系統的5S目標
1.2.3 物流系統分類
1.2.4 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
1.2.5 物流系統的物質基礎要素
1.3 物流與商流、信息流的關系
1.3.1 物流與商流的關系
1.3.2 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之間的關系
1.4 物流在社會生產及再生產中的地位與作用
1.4.1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
1.4.2 物流是生產過程不斷進行的前提條件
1.4.3 物流是保證商流順暢進行, 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質基礎
1.4.4 物流技術的發展是決定商品生產規模和產業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1.4.5 物流合理化是提高宏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的重要源泉
1.5 現代物流與我國的現狀
1.5.1 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
l.5.2 現代物流發展趨勢
1.5.3 我國物流的現狀
1.6 思考題
第2章 物流基本功能
2.1 運輸
2.1.1 運輸的概念
2.1.2 運輸的意義
2.1.3 運輸方式
2.1.4 運輸合理化
2.2 保管
2.2.1 保管的含義
2.2.2 保管的重要性
2.2.3 保管的任務
2.2.4 保管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2.5 影響庫存商品變化的因素
2.2.6 庫存商品的損耗
2.3 裝卸搬運
2.3.1 裝卸搬運的含義
2.3.2 裝卸搬運的作用
2.3.3 裝卸搬運作業分類
2.3.4 裝卸搬運的基本原則
2.3.5 裝卸搬運設施和設備
2.3.6 裝卸搬運合理化
2.4 包裝
2.4.1 包裝的概念
2.4.2 包裝在物流中的作用
2.4.3 包裝的基本功能
2.4.4 包裝的類型
2.4.5 包裝器材
2.4.6 包裝器材的選擇原則
2.5 流通加工
2.5.1 流通加工的含義
2.5.2 流通加工的作用
2.5.3 流通加工的內容
2.5.4 流通加工合理化
2.6 思考題
第3章 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系
3.1 電子商務對物流活動的影響
3.1.1 電子商務是一場商業大革命
3.1.2 電子商務將把物流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1.3 物流需求的新變化
3.1.4 物流月義務空間的拓展
3.1.5 對物流時效性的要求
3.1.6 對物流環節的影響
3.1.7 電子商務促進物流技術水平提高
3.2 物流對電子商務的影響
3.2.1 物流業是電子商務的支點
3.2.2 物流現代化是電子商務的基礎
3.2.3 物流是實施電子商務的關鍵
3.2.4 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3.2.5 物流是電子商務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3.2.6 物流是實現電子商務中跨區域物流的重點
3.3 電子商務形勢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與策略
3.3.1 發展趨勢
3.3.2 發展策略
3 .4 思考題
第4章 物流模式
4.1 傳統物流模式所面臨的問題
4.1.1 傳統物流模式所帶來的問題
4.1.2 傳統物流運作所面臨的挑戰
4.2 配送與配送中心
4.2.1 配送
4.2.2 電子商務下的配送
4.2.3 配送中心
4.2.4 配送合理化
4.3 第三方物流
4.3.1 第三方物流概念
4.3.2 國內外第三方物流狀況
4.3.3 第三方物流與物流一體化
4.3.4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關系
4.3.5 適合中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4.4 新型物流
4.4.1 第四方物流
4.4.2 電子物流
4.4.3 綠色物流
4.5 思考題
第5章 物流管理
5.1 物流管理的核心內容
5.1.1 物流成本管理
5.1.2 物流質量管理
5.1.3 庫存管理
5.1.4 信息管理
5.1.5 物流標準化
5.2 物流企業管理
5.2.1 物流企業概述
5.2.2 物流企業管理的基本原理
5.2.3 物流企業業務管理
5.2.4 物流企業財務管理
5.3 思考題
第6章 企業物流
6.1 生產物流
6.1.1 生產物流概述
6.1.2 生產物流類型與特征
6.1.3 生產物流計劃
6.1.4 生產物流控制
6.2 供應物流與銷售物流
6.2.1 供應物流和銷售物流的地位與作用
6.2.2 供應物流
6.2.3 銷售物流
6.3 回收物流與廢棄物流
6.3.1 回收物流與廢棄物流概述
6.3.2 回收物流與廢棄物流技術
6.4 思考題
第7章 物流信息技術
7.1 條碼技術
7.1.1 條碼基礎
7.1.2 條碼的特點
7.1.3 條碼技術的發展
7.1.4 商品條碼
7.1.5 物流條碼
7.1.6 二維條碼
7.2 射頻技術
7.2.1 無線射頻的概念
7.2.2 射頻識別系統的組成
7.2.3 數據通信
7.2.4 射頻識別系統的特點與分類
7.2.5 射頻識別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前景
7.3 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
7.3.1 基本概念
7.3.2 EDI的特點
7.3.3 EDI標準
7.3.4 EDI的組成與工作過程
7.3.5 實現EDI的環境和條件
7.3.6 EDI的安全問題
7.3.7 EDI業務的發展趨勢
7.3.8 案例:EDI在進出口通關業務中的應用
7.4 GPS/GIS技術
7.4.1 全球定位系統(GPS)概念
7.4.2 GPS系統組成
7.4.3 GPS系統特點
7.4.4 GPS應用
7.4.5 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概念
7.4.6 GIS的組成
7.4.7 GIS的功能
7.4.8 GIS在物流應用
7.5 思考題
第8章 物流信息曾理
8.1 信息與系統
8.1.1 信息的概念
8.1.2 信息的類型與特征
8.1.3 信息的功能
8.1.4 系統的概念
8.1.5 系統的特性
8.1.6 系統的一般模型
8.1.7 系統方法
8.2 信息系統
8.2.1 信息系統概念
8.2.2 信息系統的結構
8.2.3 信息系統開發
8.3 物流信息系統
8.3.1 物流信息
8.3.2 物流信息與物流的關系
8.3.3 物流信息系統
8.4 信息系統資源管理
8.4.1 信息系統的運行管理
8.4.2 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
8.5 思考題
第9章 供應鍵管理基礎
9.1 供應鍵管理概述
9.1.1 供應鏈與供鍵管理
9.1.2 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流程與職能
9.1.3 供應鏈管理模式分析
9.1.4 供應鏈管理與傳統企業管理
9.2 供應鏈管理中的物流管理
9.2.1 供應鍵管理與物流管理
9.2.2 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
9.2.3 物流管理的目標
9.3 供應鍵管理中的物流運作技術
9.3.1 第三方物流系統
9.3.2 賣方管理庫存
9.3.3 計算機輔助訂貨(CAO)
9.3.4 通過式運輸
9.3.5 POS
9.4 供應鏈管理現狀與問題
9.4.1 供應鏈管理的現狀與分析
9.4.2 我國供應鍵管理面臨的問題
9.4.3 我國供應健管理的對策分析
9.5 思考題
第10章 供應鏈管理方法
10.1 快速反應(QR)
10.1.1 快速反應的概念
10.1.2 QR的產生背景
10.1.3 實施QR成功的條件
10.1.4 實施吸的收益
10.1.5 QR的*新發展
10.2 有效客戶反應(ECR)
10.2.1 ECR的概念
10.2.2 實施ECR的原則與要素
10.2.3 實施ECR的效益
10.2.4 ECR的實施方法
10.2.5 ECR與吸的比較
10.3 電子訂貨系統(EOS)
10.3.1 EOS流程
10.3.2 EOS業務過程
10.3.3 EOS與物流管理
10.3.4 EOS的效益與發展趨勢
10.4 企業資源計劃(ERP)
10.4.1 MRP是ERP的核心功能
10.4.2 MRP是ERP的重要組成
10.4.3 ERP同MRP的區別
10.4.4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10.5 思考題
參考文獻
面向21世紀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系列教材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 節選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 作為國際物流領域上新興的產業,第三方物流業指向貨主提供物流代理服務的各種行業。過去很少能由一個企業代理貨主的全部環節的物流服務,所提供的服務往往局限于倉庫存貨代理、運輸代理、托運代辦、通關代理等局部業務,而完善的第三方物流的代理則是全部物流活動系統的全程代理。專業人士普遍認為,盡管目前仍有許多制造商不愿將物流這一肥缺轉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但從長遠看,第三方物流業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削減成本,并顯著減少勞動力,有跡象表明,公司對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利用頻率越來越高,范圍也將越來越廣。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7年的統計,我國當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為16.9%,達718億美元,按照國際上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場上所占平均份額計算,市場份額應在200億美元左右。而對這一數字,國內不少物流業界人士認為還過于保守,物流學專家、北京物資學院教授王之泰也認為,在我國8萬億元人民幣的國民總產值中,數萬億元的工農業產品*終都要進入物流領域,因此這個市場是相當巨大的。 另據中國倉儲協會1999年初對全國450家大中型工業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45%的企業將在未來一兩年內選擇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業將選擇新型的物流企業,而不是原來的倉儲運輸企業,并且60%的企業將把所有的綜合物流業務外包給新型的物流企業,中國倉儲協會秘書長沈紹基認為,由這些數字可以看出,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市場需求相當可觀。沈紹基進一步指出,中國的物流市場需求有多大,不取決于工商企業本身,而取決于第三方物流商的專業水平、提供能力及其運作質量,可以說,第三方物流商的供應能力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大。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