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菊與刀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67308
- 條形碼:9787807667308 ; 978-7-80766-73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菊與刀 本書特色
恬淡靜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兇狠決絕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國學者魯思·本尼迪克特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用“菊”與“刀”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斗、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并指出日本幼兒教養(yǎng)和成人教養(yǎng)的不連續(xù)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菊與刀》從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動的敘述中進行有力論析,語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
菊與刀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用“菊”與“刀”的組合,形象地刻畫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內(nèi)容包括:矛盾的日本人、戰(zhàn)爭中的日本人、明治維新、情義*難接受、道德的困境等。
菊與刀 作者簡介
魯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生于紐約,原姓富爾頓(Fulton),美國女人類學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德日敗局已定,美國需要根據(jù)日本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國政府,收集各項資料,完成了這份報告,并在報告中闡述自己的推斷。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美國的決策與她的推斷意見一致,她準確的預見是本書亮點之一。 她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英國文學,1919年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從事人類學研究,師從于二戰(zhàn)前最偉大的人類學家之一——弗蘭茨·博厄斯(FranzBoas,1858-1942),1923年獲得了博士學位。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寫成《文化的類型》(PatternofCulture,1934年)一書,1940年完成《種族:科學與政治》(Race:ScienceandPolitics)一書,批判種族歧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從事對羅馬尼亞、荷蘭、德國、泰國等國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對日本的研究——《菊與刀》一書的貢獻*。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她繼續(xù)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當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