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957333
- 條形碼:9787553957333 ; 978-7-5539-5733-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 本書特色
獨特看點 看點1——主流家教教材 與常見的家庭教育圖書相比,《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N歲孩子》不是某一位作者的個人體會和心得,而是四十余位國內家庭教育專家集體研究和討論的結晶,具備完整、科學的體系,代表了我國家庭教育發展的主流,實乃國內首套真正意義上的家庭教育教材。 看點2——豪華創作團隊 匠心打造 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創始人朱永新,著名教育家孫云曉領銜主編 方家親授 劉秀英、孫宏艷、李燕、楊詠梅等多位一線育兒專家和教育專家傾情奉獻 看點3——前沿教育理論 智慧愛,是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提出的前沿教育理論——父母不僅要愛孩子,更要智慧地愛,科學地愛,不能一味地遷就孩子,讓這種愛變成“溺愛”。這也就是書名“這樣愛你剛剛好”的含義。 看點4——實用鮮活案例 解疑釋惑 書中針對各個年齡段孩子父母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提出了非常實用的解決方案,并配以鮮活的典型案例為焦慮中的父母解疑答惑,提供科學指導,非常實用且具操作性。 建言獻策 書中每個章節都設有小貼士,針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育兒專家提出合理解決方案,為父母的家教工程建言獻策。 看點5——潮流裝幀設計 設計新穎 書中內文采用時下流行的ID排版,文中配以插圖和色塊小貼士,圖文并茂;四色全彩、柔光印刷,給讀者以舒適閱讀體驗。 裝幀別致 裝幀新潮時尚,線裝裸背,純手工制作,每一本書都堪稱匠心打造的手工藝品。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 內容簡介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張衛東等著 內容介紹 孩子終于結束了有些手忙腳亂的一年級,開始了相對平穩的二年級生活。也許您會覺得松一口氣,各種應接不暇的事務性工作告一段落,孩子也開始按部就班地學習,可以“享受”一下小學生活的歲月靜好了。但靜水流深只是表面現象,孩子的成長并不會停滯不動,他們可能大部分時間在進步,但有時也會開一下倒車。這種發展的暗流會隱藏在孩子的言行舉止、學業表現、情感品德的逐步成熟中,二年級就是這樣有些“秘而不宣”的階段。您可能在這個階段不太容易發現孩子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又覺得孩子好像跟以前不一樣了。 經典語錄: 1.不做科學家,你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 2.雖然你更愛“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我的心里只有你! 3.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可以等待,可以重來; 唯獨兒童的生長和發展不能等待,不可重來。——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4.歡迎來到兒童的精神世界,在這里,一切皆有可能。 5.我的孩子可以犯錯,因為我永遠都是他的“備胎”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 目錄
**章 喜歡探尋、要求成長的平靜期
1.適應期結束,真正的學習開始了
2.平靜中孕育變化的造繭期
3.維護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二年級父母的必修課
4.他們是“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第二章 為孩子營造舒適安全的居家環境
1.給孩子設立一個私密小空間
2.打造安全、方便、舒適的居室
3.在家庭的公共區域放置和使用電子產品
4.給孩子一方展示的天地
5.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參與設計與整理
第三章 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發展方向
1.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找到適合的教養方式
2.專制型教養方式剝奪了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3.不溺愛,讓孩子做遵守規則的人
4.關注孩子才能教育孩子
5.智慧型教養方式*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
第四章 孩子,你慢慢來
1.孩子的發展有規律
2.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3.超常兒童不是培養出來的
4.如果您有一個能力超常的孩子
第五章 品德培養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1.父母是對孩子進行品德培養的*佳人選
2.遵守“一致性”,謀求教育合力*大化
3.用孩子樂于參與的方式進行品德培養
4.在品德教育中給予孩子平等的尊重
第六章 安全教育不馬虎,自護能力早培養
1.培養安全意識,從生活點滴做起
2.培養自護能力需要常練習
3.建起防性侵的保護屏障
4.不要讓車傷到孩子
第七章 培養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1.生活有序,假期也要起居有度
2.保護視力從正確的用眼習慣開始
3.兒童排泄要及時、定時
4.良好的睡眠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
5.從生活細節人手培養孩子的秩序感
第八章 在才藝學習中體驗快樂
1.孩子參加才藝學習是家庭管理事件
2.讓“藝”多不壓身成為“趣”多不壓身
3.從才藝學習中發展孩子的優勢
4.理性面對才藝學習
第九章 看電視,不簡單
1.電視是了解外界的窗口
2.幫助孩子分辨電視信息
3.小學生也有看電視紀律手冊
4.父母要做好電視節目的把關人
5.電視可以是開展家庭活動的利器
第十章 你問我答
1.孩子膽小怎么引導?
2.孩子愛模仿動畫片該怎么引導?
3.孩子怒懟父母該怎么辦?
4.孩子因為愧疚不上學怎么辦?
5.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6.孩子課外時間從不學習怎么辦?
7.孩子在學校受到挫折怎么辦?
8.孩子太好強怎么辦?
9.慢節奏的孩子怎么教育引導?
10.孩子真的是不打不聽話嗎?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 節選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新父母教材)》: 一嘉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他碰到了學習上的**個攔路虎——口訣。背乘法口訣表應該很簡單啊,但一嘉背來背去就是背不下來。爸爸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好趕上有人送了一袋大棗,一嘉爸爸就用這袋大棗給一嘉演示了口訣表中乘法的運算過程。一嘉跟爸爸一起碼放著這些大棗,搞清了什么是2×3,什么是5×4,8×3與4×3又有什么區別等。一旦明白了這些關系,一嘉就清除了之前的知識與計算之間的阻礙,乘法口訣表也就順利地背下來了。 祝賀一嘉完成了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躍,從認識具體的事物到掌握抽象的規律,這是多么大的進步! 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孩子經過一年多的學業訓練,初步掌握了如何聽講、如何做作業等技能,慢慢適應了更有組織和紀律性的生活。這些看似程序性的內容實際是在為之后的轉變積聚能量。如果對比一下一年級和二年級的課本,就會發現其實二年級的學業難度是有較大幅度提高的。比如一年級只要求學生完成簡單的識記、加減法,二年級就已經要求進行乘法運算了,這對二年級的孩子是一個挑戰。 能夠更客觀地看待問題 當孩子到了七八歲,他們不再那么主觀,慢慢開始從客觀的角度認識問題了。比如有一種植物孩子并不認識,但與他認識的另一種植物相似,他可能會說:“這棵樹和那棵樹有點兒一樣,又有點兒不一樣。我不知道這是什么。”他能根據經驗,客觀描述一個事物。 圖像認知能力增強 如果您仔細觀察,會發現二年級的孩子可以專注地玩拼圖和積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圖像的認知能力很強,他們對圖形的推理能力在7歲就有了長足進步。盡管他們說不出為什么,但就是知道這塊圖片應該跟那塊圖片拼到一起,這樣得到的動物或者房子的圖案才是對的。而這種行為需要孩子對已有材料進行過觀察、判斷才能完成。 對抽象的內容依舊難以理解 盡管孩子對圖片類內容的認知有了進步,但是您也會發現,孩子對單純出現的文字、數字或者字母的理解能力還是有欠缺的。如果把文字配上圖,就能夠幫助他們理解問題。實際上這也是這個階段孩子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難以理解抽象內容,認知方式仍然是具體、形象的。對文字類的相對抽象的題目,孩子到了三年級,甚至五年級后才能較好地完成。 知道了這個階段孩子思維發展的重要特點,您也許就能夠理解7歲的孩子為什么對動畫片那么摯愛了。動畫片中的人物都比較簡單,色彩明快并且動作、感情都不復雜,在其中沒有多少需要深入去思考、理解的抽象概念,這種表現方式更符合孩子的成長節奏。 孩子可以先用笨方法學習 其實很多孩子像一嘉一樣也在乘法口訣表上耗費了很多時間。一嘉在剛剛接觸口算時,甚至還用過掰手指的辦法。但是他覺得這種方法很笨,沒敢跟父母說。后來有一次父母看到他在做口算題時不時盯著自己的手看,原來一嘉正在用自己手上的指節來做乘法的累積,十個手指頭根本不夠用了。一嘉父母看到后并沒有笑話他,反而覺得一嘉能想到這個辦法很棒。 ……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 作者簡介
朱永新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 孫云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劉秀英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長,《少年兒童研究》雜志主編,編審,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秘書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