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2-3歲孩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957289
- 條形碼:9787553957289 ; 978-7-5539-5728-9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2-3歲孩子 本書特色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的2—3歲的孩子,你會使用哪個詞?可愛、乖巧、搗蛋、頑皮、叛逆、獨立……每個父母給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事實上,這些都沒有錯,因為2—3歲的孩子就是一個由很多特質組合在一起的復雜的綜合體:他們時而可愛、乖巧,時而調皮、搗蛋;時而情緒穩定,時而“六親不認”;時而自信、獨立,時而膽小、依賴。 2—3歲是孩子發展比較特殊和敏感的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身體活動變得更加自如,伴隨而來的是孩子在行為和情緒方面的一系列變化,會出現很多讓人頭疼的問題。即使很有經驗的父母,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可能在某些時候感到無所適從,這在無形中對父母的教養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其實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跟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 精彩觀點: l 父母應當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放手讓他去做一些他愿意做也有可能做好的事情。 l 當孩子遇到沖突時,你不妨等一等,看看孩子如何自主地解決問題,孩子的能力有時候會出乎你的意料。 l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他的生長過程中,都在按照自己的步調和規律發展。 l 當孩子不愿意分享時,我們要尊重他的所有權,讓他“我的東西我做主”。 l 讓孩子知道,做錯了并沒有什么大不了,能不斷嘗試才是Z棒的。 l 買玩具不應該是你向孩子示愛、示好的主要方式。 l 父母不能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總是以父母的身份“教育”孩子,而需要經常“蹲下來”跟孩子平等地對話。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2-3歲孩子 內容簡介
2—3歲的孩子處于順從與執拗并行的階段,這對父母的教養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挑戰——要了解孩子并助力其成長。本書通過理論與案例、觀念與技巧相結合的方式,介紹了2—3歲孩子身體、學習能力、情緒、社會交往等方面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充分探討了早期閱讀、尊重孩子、玩具、日常護理等重要的教養內容,并針對Z常見的教養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讓父母樹立科學的育兒觀,除了用愛陪伴孩子,還能夠用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2-3歲孩子 目錄
**章 順從與執拗并行的2-3歲孩子
1.可愛和懂事——父母的“小棉襖”
2.獨立和偏執——家里的“搗蛋鬼”
3.了解孩子并助力其成長——父母的挑戰
第二章 穩步發展的小超人
1.身體的發展變得有規律
2.大腦發育逐漸完善
3.動作協調能力初現
第三章 學習能力的準備
1.感知能力增強
2.記憶的特點
3.思維能力的初步發展
4.“話癆”養成記
第四章 多種多樣的小情緒
1.豐富的情緒體驗
2.開始理解他人的情緒
3.情緒調節能力的萌芽
第五章 人際關系的雛形——早期的社會交往
1.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早期的親子關系
2.*初的友誼——早期的同伴關系
3.懵懵懂懂的性別——早期的性別角色
4.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個性的差異
第六章 和孩子在繪本中盡情“玩耍”
1.早期閱讀,你做對了嗎?
2.2 -3歲幼兒繪本閱讀特點及指導
3.繪本的選擇與取放
第七章 尊重家里的“小大人”
1.開始放手,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
2.善用家務,培養孩子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
3.不必強求孩子分享
4.允許孩子犯錯才能不畏挑戰
5.學會表揚孩子的方法
第八章 讓玩具“活”起來
1.不是買來的才叫玩具
2.理性購買玩具
3.和孩子玩起來
4.玩具的收納與整理
第九章 21歲兒童的日常護理
1.吃飯問題及飲食習慣培養
2.呼吸系統過敏及預防
3.痱子的預防與護理
4.孩子踢被的原因及應對
5.常見意外傷害處理
第十章 你問我答
1.孩子多大可以開始訓練上廁所?
2.不給買玩具,孩子就大哭大鬧,怎么辦?
3.2 歲多的孩子可以使用電動牙刷嗎?
4.孩子經常摳耳朵,會不會是得了中耳炎?
5.孩子看到別人的玩具就去搶,怎么辦?
6.孩子老是說害怕,怎么辦?
7.孩子喜歡看電視,怎么辦?
8.可以給2-3歲的孩子玩手機、iPad嗎?
9.孩子喜歡吃零食,不吃飯,怎么辦?
10.孩子總是吵著要喝飲料,怎么辦?
11.孩子2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正常嗎?
12.孩子時時刻刻纏著我,怎么辦?
13.孩子不滿3歲就上托兒所,會影響他的成長嗎?
14.孩子在托兒所喜歡咬人,怎么辦?
15.家里有了二寶后,大寶鬧情緒,怎么辦?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2-3歲孩子 節選
讓孩子睡個好覺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睡覺“困難戶”,需要父母花很長時間、變換各種方式哄他們入睡,并且有時還會在半夜醒來,哭著喊著找媽媽,搞得父母和孩子都筋疲力盡。父母可以試試下面的一些就寢策略: 為孩子提供一個固定的白天活動時間表,盡可能地每天堅持; 設定一個有規律的8~10小時的就寢時間; 如果孩子入睡困難,就不再讓孩子繼續每天的小睡; 建立一個例行的入睡活動,如洗澡、讀故事、晚安吻,并且要抵制孩子試圖延長時間或者修改已經養成的規則; 給孩子提供一個轉移注意力的物體,如特別為就寢時間保留的玩偶或者一個小玩具。 制定這些規則肯定會遭到孩子的抵制,在實施的時候也會面臨一些挑戰,但是這些習慣的養成能夠顯著地減少孩子的睡眠問題。父母應當下定決心堅持一段時間,總有一天孩子和你們都會擁有一個安靜的睡眠。 孩子能學會分享 在托兒所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兩歲半到三歲半的孩子常常對自己在假裝游戲中表現出來的友善行為感到滿足,而6 歲的孩子則更多地表現出真實的助人行為而很少假扮助人者的角色。 許多2—3 歲的孩子盡管會對同伴的悲傷表現出同情和憐憫,但他們并不是非常愿意做出自我犧牲,如和同伴分享一個心愛的玩具。只有當大人教育孩子要考慮他人的需要的時候,或者當一個同伴主動要求甚至強迫他做出分享行為時,比如,同伴說“如果你不給我玩具,我就不和你做好朋友了”,分享和其他友善的行為才更可能發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逐漸學會分享。再過一年,即使心中不舍,孩子也會和小伙伴分享大多數的玩具了,因為他知道,玩具借給別人玩一玩,還是我的,別人會還給我的;我把東西借給了別人,別人也會愿意把東西借給我;大方的孩子,大人、孩子都喜歡。至于完全無私的利他行為,孩子還要過一些年才會習得。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2-3歲孩子 作者簡介
朱永新,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 孫云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李燕,上海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