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地點理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8255
- 條形碼:9787520118255 ; 978-7-5201-18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點理論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所出現的城市、鄉村、社區、建筑等各類人居環境空間現象(景觀),從不同語境中(國內外文獻、國內外案例、多學科視野、多類型空間)提取有關“地點”的核心理論主張,并以特定的方式闡釋或建構“地點內涵”。本書還在于發掘地點理論的時代屬性和現實意義,并結合差異化的城市亞空間、村鎮人居環境空間等進行應用活化維度的思考,從而使地點理論得以煥發時代光彩。
地點理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所出現的城市、鄉村、社區、建筑等各類人居環境空間現象(景觀),從不同語境中(國內外文獻、國內外案例、多學科視野、多類型空間)提取有關“地點”的核心理論主張,并以特定的方式闡釋或建構“地點內涵”。本書還在于發掘地點理論的時代屬性和現實意義,并結合差異化的城市亞空間、村鎮人居環境空間等進行應用活化維度的思考,從而使地點理論得以煥發時代光彩。
地點理論研究 目錄
**章 導論/003
**節 地點理論研究的背景/003
第二節 地點理論研究的意義/016
第三節 我國加強地點理論研究的必要性與特殊性/020
第四節 相關研究的界定/028
第五節 本研究的系統思路和方法/030
第六節 小結/032
第二章 地點理論的概念性認知/033
**節 從現象學哲學意涵說起/033
第二節 地點與“詩意地棲居”/043
第三節 地點理論出現的基礎/045
第四節 現代空間規劃學對新人文主義思潮的關注/049
第五節 地點理論的認知構成分析/051
第六節 代表性的地點理論觀透析/059
第七節 小結/071
第三章 地點理論的哲學基礎、方法論及流派/072
**節 存在主義/072
第二節 現象學/074
第三節 存在主義現象學/076
第四節 地點理論的代表性流派及主要思想/086
第五節 地點理論研究的趨勢/110
第六節 小結/111
第四章 地點理論導向下的人居環境科學體系構成/113
**節 相關概念的闡釋/114
第二節 從地點理論視角對人地關系科學系統進行解構/119
第三節 從地點理論視角對人居環境科學體系進行解構/121
第四節 基于地點理論的人地居住環境科學體系的構建/126
第五節 小結/132
第二部分 多維空間的地點觀構建
第五章 城市空間地點觀的總體構成原理/135
**節 城市地點觀的價值趨向/136
第二節 地點的空間性質解讀/140
第三節 地點解構城市空間的模式/141
第四節 地點理論解構城市空間的活化模式/143
第五節 地點理論解構城市空間的活化維度/146
第六節 地點理論應用城市發展研究的重要實踐領域/151
第七節 地點理論應用城市設計研究的方法維度/155
第八節 小結/157
第六章 城市區位景觀尊嚴空間的地點觀構成原理/159
**節 區位景觀價值的歷史演變特征/160
第二節 區位景觀理論的內涵與構成/166
第三節 后現代城市規劃中的區位景觀價值取向/169
第四節 城市區位文化景觀尊嚴規劃/171
第五節 小結/178
第七章 城市生活質量空間的地點觀構成原理/179
**節 城市生活空間質量觀的本質內涵/179
第二節 地點理論導向下的城市生活空間質量觀解構/181
第三節 地點理論導向下城市生活空間質量規劃體系的構建/184
第四節 城市生活空間質量公正規劃的理念構成/187
第五節 城市公共資源公正配置規劃的布局導向/189
第六節 城市公共空間及交通布局導向/192
第七節 城市居住空間混合布局/193
第八節 小結/194
第八章 城市遺址公園空間的地點觀構成原理/195
**節 地點理論在休閑游憩旅游中的研究概況/196
第二節 遺址公園的地點理論觀/198
第三節 結構模型及實證分析/199
第四節 環境地點性與游客地點感之間的關系機理分析/206
第五節 小結/212
第九章 城市形象空間的地點觀構成原理/214
**節 城市形象設計的地點理論觀解構分析/215
第二節 地點感與地點性之間的因果關系模式/219
第三節 基于地點理論的城市形象設計策略/223
第四節 小結/231
第十章 城市文化產業空間的地方化構成原理/233
**節 文化產業地方化的背景/233
第二節 文化產業地方化建構的內涵/236
第三節 文化產業地方化建構的相關文獻分析/237
第四節 文化產業地方化建構的類型及價值結構/242
第五節 文化產業的地方化機制/246
第六節 小結/258
第十一章 城市體驗型商業消費空間的地點觀構成原理/260
**節 城市體驗型商業消費地點的行為文化特性認知/260
第二節 城市體驗型商業消費地點的功能與結構性認知/263
第三節 城市體驗型商業消費空間的地點觀建構原理/265
第四節 城市體驗型商業消費空間的地點認同/268
第五節 體驗型商業消費的地點感營造過程/271
第六節 城市體驗型商業消費地點的塑造規律/275
第七節 小結/276
第十二章 傳統鄉村聚落景觀的地方性知識構成原理/278
**節 傳統鄉村聚落景觀地方性知識研究的背景/278
第二節 傳統鄉村聚落景觀地方性知識的概念與內涵/281
第三節 傳統鄉村聚落景觀地方性知識的構成體系/286
第四節 小結/298
第三部分 多維空間的地點營建實證
第十三章 國內外地點營建的發展歷程分析/301
**節 國外地點營建歷程分析/301
第二節 國內地點營建歷程分析/307
第三節 小結/311
第十四章 可持續發展的地點營建圖景/313
**節 地點營建的概念性認知/314
第二節 地點營建的使命/317
第三節 地點營建的系統構成/318
第四節 地點營建的城市圖景/329
第五節 地點感生產的可能性路徑/339
第六節 小結/342
第十五章 城市空間總體發展的地點營建實證——西安城市個案研究/344
**節 地點營建的價值導引/344
第二節 地點形象建構/348
第三節 地點功能整合/351
第四節 地點路徑策動/353
第五節 地點設施配套/357
第六節 地點服務優化/358
第七節 地點格局優化/359
第八節 西安市長安區總體城市設計中的地點營建實踐/361
第九節 小結/369
第十六章 典型歷史文化街區空間的地點營建實證——西安回民街個案研究/370
**節 歷史文化街區概念解析/370
第二節 西安回民街的地點性分析/371
第三節 回民街地點性因子分析/374
第四節 歷史文化街區的地點營建路徑分析/378
第五節 小結/381
第十七章 傳統村落空間的地點營建實證——陜西省禮泉縣袁家村個案研究/383
**節 袁家村概況/383
第二節 自然環境中的地方性知識/384
第三節 建筑空間中的地方性知識/386
第四節 民俗文化中的地方性知識/387
第五節 袁家村的地方性知識對地點營建的影響分析/388
第六節 袁家村地點營建的對策分析/393
第七節 小結/395
第十八章 傳統古鎮意象空間的地點營建實證
——陜西省漢陰縣漩渦文化旅游古鎮個案研究/396
**節 古鎮地點意象的構成原理/397
第二節 漩渦古鎮地點意象的基本構成元素分析/399
第三節 漩渦古鎮地點意象強化的規劃設計策略/404
第四節 小結/407
附錄一 調研問卷/408
附錄二 新城市(都市)主義憲章/422
參考文獻/426
后 記/459
地點理論研究 作者簡介
張中華,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后。主要研究城市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城市社會地理學、城市文化地理學等,近年主要集中于地點問題研究。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