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用好員工的智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00158
- 條形碼:9787559600158 ; 978-7-5596-0015-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用好員工的智慧 本書特色
如果你問豐田的管理者:什么是真正的浪費?他們的回答一定是:真正的浪費,是對員工智慧的浪費! 這樣的浪費存在于任何一家公司,但絕大多數的管理者卻對此熟視無睹! 為什么會這樣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管理者不尊重員工的智慧,不懂得挖掘員工的才能。 在本書中,『亞洲管理大師』『知識管理之父』野中郁次郎攜手暢銷書作家勝見明,用12個風格迥異的案例,為我們介紹了12種開發、使用員工智慧的管理模式—— 7-11:創意程式:全公司共享的『知識創造』模式 日本航空:稻盛經營哲學 阿米巴經營=實踐智慧的組織體 良品計劃:集眾人之智的操作手冊《MUJIGRAM》伊那 食品工業:用穩健、溫和的管理手段,組建一個智慧型創業平臺 植松電機:以前只會『等待指示』的員工,現在在制造火箭 ......
用好員工的智慧 內容簡介
作者從各地取材, 針對采取全員經營組織的方法、管理的方式、工作努力的方法, 通過具體的事例指出重點。書中將許多采取全員經營獲得成功的企業的組織型態與人才育成法, 分為以紀錄片型式的“故事篇”與經營講義型式的“解釋篇”作說明。內容包括: 全員經營: 人人都是創業家 ; 日航的重生: 全員經營的完美詮釋等。
用好員工的智慧 目錄
**章 平臺創業:集眾人之智,實現*佳經營 營講義1 松下幸之助:如何理解真正的眾智 經營講義2 思科與谷歌:從此不再依賴CEO 經營講義3 軟銀集團:“全員皆領袖”的經營模式 經營講義4 現場判斷力:日式實踐智慧與美式經營的理想結合 經營講義5 守· 破· 離:創新就是平凡事的非凡化 經營講義6 承上啟下式經營:不再是普通管理者,而是“傳道師” 經營講義7 海嘯防災中的政治判斷力:從“實踐智慧”看目標管理 經營講義8 大發工業:如何讓“實踐智慧”融入你的組織 經營講義9 亞里士多德的歸納法:任何人都可以擁有“賢慮”的領導才能 經營講義10 自律分散型管理:成功實踐“平臺創業”的創新企業的共通之處
第二章 JAL的重生:平臺創業的完美詮釋 案例1 JAL重建的奇跡:從韜盛經營看平臺創業的精髓 【案例】植木義晴社長講述“JAL哲學”:每個人都是JAL 【解讀】平臺創業與JAL的涅槃重生 經營講義1 “稻盛經營哲學” “阿米巴經營”=“具有實踐智慧的組織體” 經營講義2 “成功方程式”:人生· 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經營講義3 重生的本質1:每個人都在SECI模式的循環中發揮實踐智慧 經營講義4 重生的本質2:變身分形組織,員工不再是“旁觀者” 經營講義5 重生的本質3:共同體式經營,發揮一線員工的知識機動力 經營講義6 重生的本質4:采用新型徒弟制,與員工共同體驗
第三章 全新的商業生態系統:多方參與,價值共創 案例2 “YAMATO 即我”:這樣的事情,可以發生在任何企業 【案例】“遭遇孤獨死”:由員工發起的業務創新 【解讀】YAMATO的強大,在于“動態分形組織” 經營講義1 智慧型“商業生態系統”:人人都可以是“多贏(win–win)”關系 經營講義2 “邊界人”:講著“故事”解決問題 經營講義3 “分形組織”:一線的邊界人發揮實踐智慧 經營講義4 “動態分形組織”:所有員工都有經營者意識 經營講義5 美國海軍陸戰隊:世界*強戰隊的OODA 循環 案例3 “7-11模式”:為什么“7-11 特制”會火? 【案例】熱銷的誕生:“理想狀態”的“假說—驗證”模式 【解讀】7&i的成功:全公司共享的“7-11模式” 經營講義1 “知識激活者”: “雙贏”的商業生態體系平臺 經營講義2 小松制作所:從“物(硬實力)的競爭”轉向“事(軟實力)的競爭” 經營講義3 “創意程式”:全公司共享的知識創造“模式”
第四章 自我組織化:即使目標高于自己的實力,也能創造奇跡 案例4:小行星探查機:在山窮水盡時創造奇跡 【案例】川口淳一郎教授講述“奇跡的返航”:從“重視制造”轉變為“重視創意” 【解讀】超越“管理-被管理”的關系,建造對故事產生共鳴的“場” 經營講義1 “主動承擔”:激活團隊成員的暗默知識 經營講義2 即時判斷:兼具理性和感性的自我組織 經營講義3 “故事性”戰略:為了實現共同目標,把故事推向新的劇情 案例5:釜石的奇跡:中小學生生還率99.8% 的“避難三原則” 【案例】片田敏孝教授講述“不一樣的教育”:先灌輸觀念再傳遞知識 【解讀】平臺創業中,經營的“藝術”比科學的方法更重要 經營講義1 “活”的藝術,比規則化的科學更重要 經營講義2 “事實”和“現狀”: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達成一致 經營講義3 “平凡事的非凡化”:重新認識非認知能力的價值
第五章 知識機動力經營:知識是唯一有意義的經營資源 案例6:Terra Motors——將速度化為資源,超越三星、蘋果 【案例】德重徹社長講述“創業家”:如何培養“邏輯與激情兼具”的創業家人才 【解讀】知識機動力的培養:“魔鬼式訓練”和“徒弟制度” 經營講義1 從消耗戰進入機動戰,進入“知識機動力經營”的時代 經營講義2 科學的“冷現實”與藝術的“活現實” 經營講義3 決定強弱的關鍵:勾畫未來遠景的“歷史構想力” 經營講義4 同心圓訓練:運用“魔鬼式訓練”和“徒弟制度”培養創業家
案例7:良品計劃——集眾人之智的操作手冊《MUJIGRAM》 【案例】松井忠三會長講述絕境重生:“成長神話”隕落,探尋改革破格重組 【解讀】平臺創業中的人事機動力:SECI 模式與PDCA 循環 經營講義1 “整體適合”的開放型人事配置,人事調整不再寸步難行 經營講義2 植入知識創造的“模式”:SECI 模式與PDCA 循環 經營講義3 “模式”不是根植于“點”,而是根植于“面”
第六章 打造“企業內特區”,讓工作隨心所欲 案例8:大發工業?Mira e:S:特別工作組制造了*好的車 【案例】開發責任人講述組織戰略:將部分*佳變為整體*佳 【解讀】“超文本型組織”:是什么將項目導向成功 經營講義1 層級管理與特別工作組相結合的“超文本型組織” 經營講義2 超文本組織同時也是領導人才的孵化器 經營講義3 非樹形的“半格結構”比“樹形結構”更實用 經營講義4 重建失敗的“高松丸龜町商店街”:“樹形思維”早已過時 經營講義5 非樹形的半格組織是自然的組織方式 經營講義6 重新審視組織的形態:從矩陣型組織到超文本組織,從樹形到半格
第七章 培育實踐智慧,集眾智于組織 【微案例1】伊那食品工業:建一個優質企業,穩健的,溫和的 【微案例2】21眼鏡公司:采用全民參與的“100%透明管理”,以員工和客戶的滿意為目標 【微案例3】未來工業:不設業務指標,禁止向上司匯報,卻能保持高收益 【微案例4】三鷹光器:世界**誕生于不走尋常路的人才培養法 【微案例5】植松電機:以前只會“等待指示”的員工,現在在制造火箭后記 主要參考文獻
用好員工的智慧 作者簡介
勝見明(Akira Katsumi)
生于1952年。財經記者,長期采訪和研究企業組織與經營、人力資源管理的成功經驗和模式。著有《鈴木敏文的統計心理學》《創新的本質》。
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
生于193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一橋大學榮譽教授,早稻田大學特約教授。現任一橋大學研究所國際企業戰略研究科教授,著有《失敗的本質》《知識創造企業》《史上最大的決斷》《國家經營的本質》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