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廚藝的常識理論方法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0092865
- 條形碼:9787210092865 ; 978-7-210-09286-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廚藝的常識理論方法與實踐 本書特色
飲食作家莊祖宜、韓良憶誠意推薦
想要在家享受美味的菜肴,花費大把金錢和時間,一步一步嚴格按照食譜操作,做出來的東西卻總不能令人滿意?你是否只顧著照搬菜譜,卻忽略了烹飪技巧背后的基本原理?人氣美食作家邁克爾•魯爾曼認為:“一切烹飪之事都基于一套基本技法,如果你知道這些技巧,就少有在廚房里做不出的菜肴!痹诒緯,他將這種基本技法濃縮為20個關鍵點,旨在幫助廚房新手快速打好廚藝的基本功,也讓料理達人和廚師回歸廚藝的起點,重新理解廚房、精進廚藝。
廚藝的常識理論方法與實踐 內容簡介
做菜時,你是否只是一味照著食譜的指示做,或者就只是跟著本能走,從不思考?煮意大利面時,你總會加一撮鹽,但你真的相信那撮鹽起得了作用?什么食材適合燉?什么食材適合水波煮?煎炸和燒烤火候怎么控制,食物才有金黃酥脆外表?翻開這本書,你的疑問將被一一解答。 本書作者邁克爾·魯爾曼是美國*受關注的美食作家之一,他從自己十多年的美食寫作歷程和與世界頂級廚師的合作中汲取經驗,融會貫通,化繁為簡,將烹飪的基礎整理成20個要點,并以120道經典食譜和300張精美圖片將其展現出來。書中的每一點都是造就美味佳肴的關鍵,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久戰廚房的老手,只要精熟這些,定會受益匪淺。
廚藝的常識理論方法與實踐 目錄
一、思考 7
二、鹽 13
三、水 43
四、洋蔥 67
五、酸 89
六、蛋 103
七、黃油 131
八、面團 153
九、面糊 171
十、糖 187
十一、醬汁 203
十二、油醋汁 221
十三、湯 233
十四、煎炒 247
十五、烤 267
十六、燉燒 281
十七、水波煮 297
十八、燒烤 313
十九、油炸 329
二十、冷凍 347
結語 360
后記 362
附錄 工具器皿 365
參考數據 選購食材 367
廚藝的常識理論方法與實踐 節選
如果是做奶油湯或濃湯,就問問自己口感對不對。評斷湯的標準就該像評斷其他菜肴或配料,口感是否平衡?湯是軟的,但我們喜歡酥脆的口感(所以才有專門配湯的餅干),或許你的湯放上面包丁或玉米餅之后會變得美味無比。
有些湯就該瘦而無油,因為無油才好吃。但即使瘦的湯都該放一點油脂增味,也許滴幾滴特級初榨橄欖油、芝麻油、松露油,或者加點法式酸奶油或馬斯卡彭奶酪。*后盛盤裝飾時不妨考慮一下。
想想還有什么是誘人的裝飾配料。如果是蔬菜泥做的濃湯,如蘆筍濃湯,也許煮熟蘆筍尖恰好可做細致美麗的裝飾;蛘哌需要一點顏色點綴?那就來點檸檬皮如何?
廚藝的常識理論方法與實踐 作者簡介
邁克爾•魯爾曼,熱賣美食作家,曾就讀于美國廚藝學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勤于筆耕又精于烹飪,堪稱是廚師靈魂的作家。美食寫作生涯獲獎無數,曾與多位名廚共事,與美國主廚托馬斯•凱勒(Thomas Keller)合作《法國洗衣店餐廳食譜》(The French Laundry Cookbook)、與法國主廚埃里克•里佩爾(Eric Ripert)合著《回歸烹飪》(A Return to Cooking)等書,另著有《完美烹飪全書:一看就懂的1000個料理關鍵字》(The Elements of Cooking)《大廚的誕生》(The Making of a Chef)《大廚的靈魂》(The Soul of a Chef)《美食黃金比例》(RATIO:The Simple Codes Behind the Craft of Everyday Cooking)等十余部著作。還曾擔任過“美國料理鐵人”(Iron Chef America)“下一個料理鐵人”(The Next Iron Chef)等美食競賽節的評審。作品常發表于《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美食》(Gourmet)等各大美食專欄、雜志以及他的個人官網。
潘昱均,美國俄亥俄大學廣電傳播系畢業,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早年服務于電視傳播產業,熱愛電影、文學與寫作。留學回國后即開始為期十多年的英語教學職涯,直至今日,F為兼職譯者,譯有《法國美食末日危機》《廚房死了一個打雜工》《完美廚藝全書:一看就懂的1000個料理關鍵詞》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