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與美好生活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4149
- 條形碼:9787208144149 ; 978-7-208-1441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與美好生活 本書特色
《教育與美好生活》這部教育名著篇幅不長,除一個簡短的引言之外,總共十九章,分三篇。該書的前兩章構成了*篇,綜論現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民主可以說是羅素教育思想的一條門檻式原則,他開宗明義地提出“我們所追求的未來的教育體制必須給每個孩子提供現有的zui佳機會”,“如果一種教育方法不可能普及,我們就無法將其視為令人滿意的”。正是基于這種精神,他對傳統的教育理論、英國貴族式的傳統教育特別是公學制度多有反思和批評,希望采用蒙臺梭利等現代教育家摸索出的理論和方法破舊立新。不過,他并未一概否定古典人文教育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是指出這方面的教育一定要在內容上有所取舍、方法上有所改良,“人類知識的總量和人類問題的復雜性正在不斷增長,因此每一代人都必須為了找時間學習新東西而改進其教育方法”。羅素推重的第二個基本原則是自由。他認為,絕不能像舊時那樣通過恐嚇、強迫甚或體罰來管束和訓導兒童,而應該培養兒童的自律和主動。一方面要借助現代心理學知識來把握和利用兒童的心理特性,另一方面要傳授真正有價值的知識來激發兒童的學習欲望。品性和美德的養成絕非依賴外在強制,也不能訴諸意志控制,而是取決于兒童早期確立的良好習慣,“好習慣幾乎可以自動產生大部分美德”。在羅素看來,理想人格的基礎是活力、勇敢、敏銳和理智等四種品性。他特別指出,傳統教育的一大缺陷是輕視理智,而沒有理智, “教育者們常常因為熱衷于灌輸所謂的正確信念而疏于對理智的訓練”。即便時至今日,這樣的提醒仍舊值得我們謹記。
第二篇包括十一章,考察的主題是品性教育,即道德教育。羅素對此所作的討論是異常全面而具體的,他的許多見解尤其可以供中國的家長們借鑒。例如,他認為,道德訓練應該在嬰兒的出生之日就開始,這樣*有益于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自律能力,“即便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也要把他當作一個將會在世界占據一席之地的人來尊重。不能為了貪圖一時便利或照料孩子的樂趣而犧牲他的未來”;例如,要培養孩子的勇敢品質,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通過學習操作性或控制性的技能,而非通過跟他人進行身體競爭”;例如,父母的關愛是孩子應得的權利,而不是一種需要償還的債務,父母對子女的回報“應該當作純粹的額外收獲而懷著感激之情去接受,就像春天里的好天氣,而不應該將其作為天經地義的事情來期盼”。
第三篇共六章,羅素探討了智力教育。他非常清醒地認識到要限制乃至排除道德因素對智力教育的影響,“在道德問題上花費大量時間或心思,應該是大可不必的,因為孩子所需的其他美德應該是純粹的智力訓練所自然產生的結果”,“所傳授的知識應當是出于智力上的目的而傳授,而不是為了證明某個道德或政治結論”。但他認為,智力教育要獲得成功,離不開這些品質:好奇心、開放心態、相信知識難求卻可得、耐心、勤奮、專注和精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羅素對精確的強調。他贊成將精確作為理智生活所遵循的道德準則,因為“我們在思想、語言和行為上的精確程度可以大體衡量我們對真理的忠實程度”。為了追求精確,值得忍受枯燥,“學習精確知識容易使人厭倦,但這是每一種卓越所必不可少的”。越是深入和高階的教育越需要精確,關鍵在于領會那些枯燥知識的重要性,以及養成一種理智上的冒險意識。羅素還從普通教育、專業教育和大學教育等三個方面對智力教育展開了細致討論。
教育與美好生活 內容簡介
無論思想上還是文字上,羅素的這本小書都不屬于高深之作,如他在引言中所說,書里的看法“源于我關于自己孩子的一些困惑,因此這些見解并不冷僻或抽象”。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也認為,該書沒有包含任何令人費解的普遍理論,而毋寧是“以zui低限度的一般化理論對形形色色的話題進行了一系列議論和評說”,他贊賞該書體現了“zui好的英文傳統”。羅素的許多敘述和建議還非常具有操作性,這對于一本談論兒童教育的書而言,顯然是一大優點。“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羅素這種有著強烈經驗和科學色彩的闡述風格,不僅給他自己的觀點增添了說服力,也更容易讓讀者切實受益。這本書的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優點,是通篇閃耀著理智的光輝。不必諱言,羅素寫作該書是為了宣揚特定理念。這些理念是否正確、能否接受,讀者大可見仁見智。但我們從羅素的討論中不會讀到任何單純訴諸情感的、宣傳式的或者控訴式的內容。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周密的考慮、清晰的邏輯、平實的論說以及恰當的折衷。
這本書是世界教育名著譯叢之一種,二十年前就讀過這本書,二十年后再讀,仍如清新的風,令人頭腦清醒,神清氣爽;仍如達摩克利劍,令人警惕錯誤的教育。所謂經典,歷久彌新。
教育與美好生活 目錄
**篇 教育與美好生活
**章 現代教育理論的基本原理003
第二章 教育的目的025
第二篇 品性教育
第三章 出生之年053
第四章 恐懼063
第五章 游戲與想象079
第六章 建設089
第七章 自私與財產097
第八章 誠實104
第九章 懲罰111
第十章 同伴的重要性120
第十一章 愛與同情127
第十二章 性教育142
第十三章 幼兒園152
第三篇 智力教育
第十四章 一般原則165
第十五章 14歲前的學校課程180
第十六章 *后的學年192
第十七章 走讀學校和寄宿學校201
第十八章 大學208
第十九章 結論216
教育與美好生活 作者簡介
羅素(Bertrend Russell,1872-1970),出身于英國貴族家庭,20世紀聲譽卓著、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之一。在98年的生涯中,完成了40多部著作,涉及哲學、數學、科學、倫理學、社會學、教育、歷史、宗教與政治等。他的首要事業和建樹是在數學和邏輯領域,對西方哲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