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行遠之道—中國海洋大學“行遠講座”實錄.第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013148
- 條形碼:9787567013148 ; 978-7-5670-131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遠之道—中國海洋大學“行遠講座”實錄.第一輯 內容簡介
本書體例清楚, 行文流暢, 為中國海洋大學行遠書院2015年5月份成立至今的全五期行遠講座合集, 包括朱云漢、資中筠、錢致榕、許宏、黃鍔等大家的演講稿, 其內容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的引導價值。
行遠之道—中國海洋大學“行遠講座”實錄.第一輯 目錄
朱云漢:中國如何重塑全球秩序
第二講
資中筠:啟蒙與愛國
第三講
錢致榕:博雅——海大的行遠之路
第四講
許宏:考古學視角下的“中國”誕生史
第五講
黃鍔:地球氣候史
行遠之道—中國海洋大學“行遠講座”實錄.第一輯 節選
《行遠之道:中國海洋大學“行遠講座”實錄(第1輯)》: 中國仍舊在探索*佳的社會發展模式,不會自滿于現狀。它認為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完善、需要改良的地方,而且可以向各個不同的國家繼續學習和借鑒。它一直有這樣的學習和改善的動力,這是一種非常正面、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思維。我也相信中國的社會基因,因為它的文化傳承,可以很容易接受甚至欣賞超越國家利益的一種思維維度,也就是一種天下觀的視野、一種義利之辨的智慧,一種面對任何國家,尤其是落后國家,不會完全以利益的角度來進行交往的判斷。中國會想到道義的問題,想到公平合理的問題,可能會有濟弱扶傾的道德觀念。這個觀念在國內也有展現,比如上海、山東支援新疆、西藏,這就是休戚與共、濟弱扶傾的具體展現。我相信面對更落后的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中國也可以沿用這樣一種基本的思維。 作為一個新興領導者,中國既要堅持原則,也要有謀略;要有道,也要有術。有道無術寸步難行,不是只有很好的理念就可以制定非常可行的政策。所以中國可以選擇性地融人西方主導的規范和體制,尤其是可以公平、合理、兼顧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需求的體制,量力承接西方國家棄守的角色和責任,也要適當照顧西方利益,結合西方國家內部的進步力量,而不是與西方形成一種零和對立的關系。同時,我覺得中國應該更積極地與非西方國家攜手開創互利合作空間,突破現有體制對非西方國家發展的各種限制。但是一定要循序漸進,可以從沖突低的領域開始先行突破,其中包括生產和交換領域、健康環境和生態領域、信息和網絡領域以及知識和意識形態領域。 而深水區的改造世界游戲規則的努力要量力而為,要等待時機,其中包括貨幣金融、武力安全,還有主權疆域及認同等領域。總而言之,我認為中國帶來了重塑世界秩序的巨大可能性,這種愿望不是只有中國才有,很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被殖民過的發展中國家,實際上對西方主導的世界以及制定的游戲規則的合法性,一直是質疑的,也是批判的。但是它們沒有能力改變,也無法想象能夠改變它。但是現在,這種想象有了實現的可能。今年4月在雅加達,以及接下來在萬隆召開的紀念萬隆會議60周年的亞非峰會上,東道主印尼的總統佐科,在回憶60年前的萬隆會議時曾說,這是被西方殖民過的非西方國家的合作運動,那個運動*后胎死腹中,并沒有取得真正的成果,也沒有續航能力。60年后,雖然國際環境發生巨變,但是基于公正、平等、和諧、繁榮的世界新文明的共同夢想仍未實現,亞非國家需要繼續團結起來,推動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新秩序。印尼總統這段話在西方國家聽起來是非常刺耳的,因為很有針對性,他的意思就是說今天的世界秩序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另外,他在此時此刻講這段話是有底氣的,因為他看到了這個可能性,而且之所以有底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興起了。 所以,我認為在未來中國與非西方國家攜手合作,努力創建新的全球秩序的過程中,尤其對經濟全球化這樣的經濟活動,它應該有條件、有能力改變游戲規則。今天的全球化游戲規則很簡單,歸納起來就是資本友善至上、私有經濟至上,跨國企業、跨國銀行、投資機構、私募基金等是參與全球化的主體,虛擬金融活動凌駕而且威脅了實體經濟活動。由于金融資本過剩,導致資源大量集中于中心、集中于龍頭,不管是中心城市、龍頭產業、龍頭國家,大則恒大,強則恒強。 我認為,一個更合理,更公正、更包容的新全球秩序應該做下列改良和改善:**,從資本友善調整為在勞動友善、環境友善和資本友善三者之間取得新的平衡;第二,從完全讓私有經濟主導,轉為為公有經濟、合作經濟、共享經濟提供發展空間;第三,跨國經濟活動和投資、合作,應該不限于之前的參與主體,應該給國有企業、主權基金、開發銀行、跨國社會企業、私營經濟并行的參與空間;第四,對虛擬金融活動進行相當嚴格的管制,讓金融活動回歸它的本質——服務于實體經濟,而不是凌駕于實體經濟之上;第五,讓各種弱勢經濟群體、甚至偏僻的農村群體,都有機會利用網絡和數字化生產,參與跨國的、全球性的或更大范圍的經濟合作和交換;讓過去的中心化趨勢獲得一定程度的扭轉,從而強化個體,強化微型經濟,強化邊緣群體。增加它們的經濟參與機會,我認為是未來中國在面對新的世界經濟體制改造時的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