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英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74135
- 條形碼:9787532774135 ; 978-7-5327-741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英文 本書特色
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勞動人民創造出獨特的建筑結構、建筑技巧及建筑哲學,與西方建筑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建筑之美無與倫比,而其精髓往往透過磚瓦,隱藏在歷史故事之中。《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介紹了近50處中國歷史建筑,其中包括“秦皇陵”、“岳陽樓”、“山西民居”等,為讀者開啟了通往中國古代王朝的歷史之門。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rich and time-honored Chinese 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world architectural system. It is most famous for the Great Wall, but there are so much more. In 7,000 years, Chinese people developed unique architectural philosophies, structures and techniques that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ir counterparts in other places of the world. While Chinese architectural beauty is a feast for the eyes, the soul of ancient Chinese construction usually lies in the historical stories behind the walls. In this book, the authors will guide you as you knock on the gate of this ancient kingdom.
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英文 內容簡介
Shanghai Daily創始總編張慈贇先生為你講述有關建筑的趣味故事,通過其文化背景,帶你領略古建筑的獨特魅力。
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英文 目錄
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英文 相關資料
中國古建筑之美,可與唐詩爭奇,可與元曲斗艷,乃中國傳統文化之瑤琳,近年來愈來愈受到世界的矚目。自去年“土司遺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后,中國已成為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文化遺產第二大擁有國,而遺產中大多為古建筑,或宮闕樓閣,或陵墓城垣,或寺廟塔觀,或園林祭壇,或古村民居,抑或石窟廊橋,她們各臻其美,編織成一幅姹紫嫣紅的文明錦緞。建筑的嬗遞演變,乃民族文化興衰潮汐之影印,故古今治史學儒,皆以古建筑之風格造詣測量文化。可以這么說,中國古建筑之個性,正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之個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個性。
但如今,成長與文化斷層的現代人,對于中國古建筑這一包羅萬象的藝術結構,缺乏應有的見地,自然難有愛惜傳承之情,棄之于荒蕪,甚至蓄意毀滅。更可笑者,拆了舊的,過個數載舊址上仿造個新的,蓋風向所趨,凌轢往世,技藝粗劣不說,原先的秀美或壯偉蕩然無存。欲保護傳承,必先予以普及。這一點上,我覺得,梁公蕙仙做了一步,張慈赟先生亦做了一步。
有幸拜讀部分書稿,誠然是部頗具新意的巨作。全書摘取中國古建筑之精髓,不僅介紹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還以精美的建筑實物圖、模擬矢量圖等系統呈現古建筑的多維構架,生動呈現其營造法式、布局及構建步驟,將古典建筑學一些淺顯的理論知識涵蓋其中,十分難得。撫卷品香,故宮、華清池、莫高窟……一座座文化豐碑歷歷在目,折射著智慧的光輝。更為可貴的是,全書以英文一蹴而就,可見作者有意將焦點轉移至傳統建筑文化的重塑和對外輸出。綜觀當下,以英文寫就的普及中國古建的通識性讀物,確實少見。這套圖書,既可作青年人普及古建筑之學、用英語傳播中國古建文學之用,亦可作外國人走進中國、了解中國古建的鑰匙。
非常欣悅能夠看到這本書的面世,由衷感謝上海譯文出版社在這本書的策劃和出版上所做的努力。中國古建筑縱橫之承托、結構之聯絡、輪廓之鈍銳、雕刻之裝飾、空間之布局,細微處遍布智慧和美感,是世界建筑閬苑的瑰寶,每一個徜徉其間的游客都會驚異于她的絢爛和多姿。我熱切期望讀者能夠以通過這套書,在課外閱讀之余擔起傳承和傳播的重任,保護文明成果,向世界展現中國古建筑的珍奇價值。我更熱切盼望作為世界藝術藏庫奇葩的中國古建筑,能在當下“世界建筑”范式中有一席之地。
——郭可(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具有深遠影響的理性的文化,這在作為文化載體的中國古建筑中可約窺一二。中國建筑歷史悠久,散步遼闊,品式反復,藝術價值頗高,且數千年無蛻變摻雜之跡,保持著一以貫之的獨特、純粹的木構脈絡,形成了一個嚴密、精確、理性的建筑系統,這在人類文明史上是極為罕見的。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族更希望了解包括中國古建筑在內的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黨的“十八大”后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思想,正是根植于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體現的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也是文化自信。我以為,上海譯文出版社英文版“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的策劃,正是一種文化覺醒后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這部叢書所講述的故事及其時代背景,在中國古代建筑極具代表性,無論漢闕時刻還是亭臺樓閣,都是*能展現中華民族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此套叢書以英語為寫作語言,以簡潔凝練的筆觸展示了中國古建筑的的豐富多彩,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這本書的策劃,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文化企業的成長,更是一個民族的成長。像我們這樣一個偉大而有著特別悠久的文化歷史的民族,絕不能對自己的文化財富一知半解;像我們這樣一個對世界文明史做出重大貢獻的卓越的民族,絕不能僅將自己的文化財富束之高閣。這本書的出版,將會提供讓世界對中國古建筑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的契機。相信,這類有重大意義的文化圖書以后會越來越多,中華民族必將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為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不息。
——尹承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英文 作者簡介
張慈贇,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高級編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自1980年起,參與《中國日報》創辦,曾任中國日報社常務副總編輯。主持《北京周末報》、《上海英文星報》的創辦,均為第一任總編輯。1996-2011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1999年創辦《上海日報》社,任總編輯至2013年。現為中國翻譯協會常務理事、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東方翻譯》主編、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客座教授等。 主要譯作:《聊齋志異》(外文出版社,1995,合譯);《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1988,合譯);《翻譯服務規范》(起草委員會成員/組長/英文定稿,中國標準化出版社,2004-2006);《中美關系史(1945-1949)》(資中筠著,美國哥大出版社,1991);《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啟示》(張芝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中國彈撥樂演奏》(馬楠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中國教育法》(中譯英,高教出版社,1986);《一個女記者的傳奇》(英譯中,新華出版社,1986,合譯)等 Born in Shanghai in 1949, ZHANG Ciyun (Peter) graduated from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PRC with a major in English and later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 Master’s Degree in Journalism. Since 1980, he has worked for several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both Beijing and Shanghai. Also, he once served in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s an interpreter and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as its Deputy General Director.An acclaimed translator, reporter and editor, Mr. Zhang has helped bring into existence four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namely, China Daily, Beijing Weekend, Shanghai Star and Shanghai Daily. He is now the Editor-in-Chief Emeritus of Shanghai Daily and an executive council member of Transl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 He has translated and co-translated more than a dozen books and a large amount of documents, including Strange Stories of Liao Zhai Studio an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e has also published many English and Chinese articles and theses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both in China and overseas.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