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儒家行為管理-(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49879
- 條形碼:9787509649879 ; 978-7-5096-498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家行為管理-(第二版) 本書特色
儒學是仁學,“仁”即指人與人之間相依相耦的關系,而人際關系正是現代行為管理的中心。儒家文化就是關于關系和溝通的學說,儒家學說內蘊行為管理之“道”。
在儒家看來,個體管理歸根結底是如何做人的問題。儒學是“為己之學”,儒家認為管理的*終目的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作為管理主體的人應架構起生命的寬宏格局,既要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又要保有詩意情懷、寧靜心靈,還要始終維持內省的勇氣,保持一份對神圣的敬畏。團隊管理的要訣在于“和”。儒家和而不同、群而不黨的思想既是團隊建設的基本方針,也揭示了團隊管理的策略和措施。儒家“忠”,“恕”二字道破了溝通的不二法門,而儒家“三貴之道”、“君子九恩”則揭示了人際溝通的要領。儒家說“政者,正也”,直接指向領導影響力的來源。“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之于領導方略,“中庸守常”之于領導思維,“無為而治”之于領導藝術,都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方存在一種倫理型的組織理念與組織形態,這樣的組織以家庭關系為基礎,以“家”為原型,倡導明分使群、因材任使的組織管理方式。儒家的核心概念“義”、“仁”包含著對組織社會責任的深刻體認。
儒家行為管理-(第二版) 內容簡介
儒學是仁學,“仁”即指人與人之間相依相耦的關系,而人際關系正是現代行為管理的中心。儒家文化就是關于關系和溝通的學說,儒家學說內蘊行為管理之“道”。 在儒家看來,個體管理歸根到底是如何做人的問題。儒學是“為己之學”,儒家認為管理的*終目的是人生精神境界的提升。作為管理主體的人應架構起生命寬宏格局,既要積極進取、發憤有為,又要保有詩意情懷、寧靜心靈,還要始終維持內省的勇氣,保持一份對神圣的敬畏。團隊管理的要訣在于“和”。儒家和而不同、群而不黨的思想既是團隊建設的基本方針,也提示了團隊管理的策略措施。儒家“忠”“恕”二字道破了溝通的不二法門,而儒家“三貴之道”、“君子九思”則揭示了人際溝通的要領。儒家說“政者,正也”,直接指向領導影響力的來源。“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之于領導方略,“中庸守常”之于領導思維,“無為而治”之于領導藝術,都具有深刻的啟迪。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方存在一種倫理型的組織理念與組織形態。這樣的組織以家庭關系為基礎,以“家”為原型,它倡導明分使群、因材任使的組織管理方式。儒家的核心概念“義”、“仁”包含著對組織社會責任的深刻體認。
儒家行為管理-(第二版) 目錄
**節 管理是文化的產兒
第二節 管理思想的發展和管理變革
第三節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四節 儒家行為管理思想的現代啟示
第二章 儒家個體行為
**節 為己之學
第二節 生命格局
第三節 曠達情懷
第四節 內省勇氣
第三章 儒家人際溝通
**節 忠恕而已
第二節 三貴之道
第三節 君子九思
第四章 儒家團隊管理
**節 團隊至上
第二節 和而不同
第三節 群而不黨
第五章 儒家領導行為
**節 政者,正也
第二節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第三節 無為而治
第四節 中庸思維
第六章 儒家組織行為
**節 迥異的組織形態
第二節 明分使群
第三節 因材任使
第四節 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儒家行為管理-(第二版) 作者簡介
余煥新,江西九江人。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管理思想史、東方文化與當代管理研究。在《中國工業經濟》、《當代財經》、《江西社會科學》等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參編教材多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