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分銀行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00566
- 條形碼:9787569000566 ; 978-7-5690-0056-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分銀行導論 內容簡介
《學分銀行導論》共十二章。作者黃霖、江穎梳理了學分銀行建立的理論基礎,既有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理論基礎,也包括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系統科學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并且對學習成果、學分、學分制、學分銀行等諸多重要名詞術語進行了概念界定。在理論的指導下,對英國、歐盟、南非、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國際比較研究,總結了經驗與啟示。《學分銀行導論》從學分銀行與不同對象關系的視角,把學分銀行的功能劃分為宏觀功能、基本功能、擴展功能,這一研究方法頗有新意。從建構原則、組織建構、制度建構、信息化服務平臺等維度來研究和論述學分銀行的建構也頗具匠心。作者還分別對學分銀行的認證標準、管理制度、認證服務、認證質量保證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專章論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作者還收集整理了國內六家學分銀行的實踐案例以供讀者參考。*后,作者提出了目前學分銀行建設中的問題與困難,以期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和實踐者的重視,從而開展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學分銀行導論 目錄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學分銀行研究述評
第三節 研究的目的、意義、內容、方法以及思路與框架
第二章 學分銀行的理論基礎
**節 心理學理論基礎
第二節 教育學理論基礎
第三節 經濟學理論基礎
第四節 社會學理論基礎
第五節 管理學理論基礎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學分銀行的相關概念
**節 學習成果
第二節 學分制
第三節 學分
第四節 學分銀行
第五節 其他相關名詞
第四章 學分銀行的借鑒
**節 英國
第二節 歐盟
第三節 南非
第四節 澳大利亞
第五節 韓國
第六節 日本
第七節 美國
第八節 中國香港地區
第九節 啟示
第五章 學分銀行的功能
**節 學分銀行功能看法的實證調查
第二節 學分銀行的宏觀功能
第三節 學分銀行的基本功能
第四節 學分銀行的擴展功能
第五節 關于學分借貸的探討
第六章 學分銀行的建構
**節 學分銀行的宏觀建構原則
第二節 學分銀行的制度建構
第三節 學分銀行的組織建構
第四節 學分銀行信息化服務平臺建構
第五節 學習者學習賬戶與終身學習檔案的建構
第六節 學分銀行的擴展服務模式
第七章 學分銀行的認證標準體系
**節 標準的概念
第二節 學習成果及表現形式
第三節 資格框架
第四節 認證單元及標準體系
第八章 學分銀行的管理制度
**節 學分銀行管理辦法
第二節 學分銀行標準制定工作規范
第三節 學習成果認定、積累與轉換辦法
第四節 學習者注冊建檔須知
第五節 學分銀行員工服務守則
第六節 學分銀行檔案管理辦法
第七節 ×××學分銀行“跨行”業務管理辦法
第九章 學分銀行的認證服務
**節 服務的概念與本質
第二節 認證服務的概念及特性
第三節 認證服務的基本法則——“和”
第四節 認證服務的流程
第五節 認證服務的能力
第六節 認證服務的質量
第七節 認證服務的組織體系
第八節 認證服務從業人員要求
第九節 認證服務文化
第十章 學習成果認證的質量保證
**節 認證質量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 學習成果認證質量的制度依賴
第三節 認證質量保證的基本規則
第四節 認證標準的科學性、權威性與公信力
第五節 認證機構的認證
第六節 認證人員的素質能力保證
第七節 認證質量保證的監管體系(專業、中介評估機構)
第十一章 學分銀行的國內實踐案例
**節 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
第二節 上海市終身教育學分銀行
第三節 浙江省慈溪市市民學分銀行
第四節 廣東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
第五節 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
第六節 云南省學分銀行
第十二章 結語:問題與展望
**節 學分銀行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學分銀行的發展愿景
附錄 有關學分銀行看法的問卷調查
參考文獻
后記
學分銀行導論 節選
《學分銀行導論》: 在知識經濟初現端倪的情況下,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當前,很多國家和地區為了促進終身教育發展,規范教育資格,促進學分積累與轉換系統的形成,建立了各種類型的學分轉換機制(包括資格框架、資歷架構、先前學習認定和學分轉換制度等)。據國際勞工組織2010年的調研,有100多個國家或地區已經或正在建設學分轉換機制,包括英國、歐盟、南非、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美國等,其中一些國家已步入學分認定和轉換機制的具體實施階段。建立學分認定和轉換機制,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一大潮流。雖然各個國家建設學分認定和轉換機制的出發點和方式有所差異,但都期望通過這種機制達到規范教育資格,吸納更多類型的學習成果,促進學習成果的積累、認定與轉換,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及培訓機構之間的溝通和銜接,開辟多樣化、靈活性的學習機會和途徑,*終建立終身學習體系。而這些正是我國學分銀行制度預期的功能。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