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家晏陽初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093972
- 條形碼:9787209093972 ; 978-7-209-09397-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家晏陽初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章, 其內容包括: 晏陽初研究的視閾 ; 晏陽初及其教育思想概觀 ; 集平民教育之大成 ; 平民教育之再次升華: 鄉村建設 ; 平民教育、鄉村建設之微觀分析 ; 教育家晏陽初的精神與態度。
教育家晏陽初研究 目錄
**章 晏陽初研究的視閾
**節 選題與研究意義
第二節 格局和研究業態
第三節 視角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晏陽初及其教育思想概觀
**節 從傳記中引出其教育思想概貌
第二節 晏陽初教育思想的動力與外因
第三節 晏陽初教育思想的實踐來源
第三章 集平民教育之大成
**節 晏陽初對平民教育的綜合與發展
第二節 早期平民教育
第三節 定縣的平民教育實驗
第四節 平民教育向全國推廣
第五節 向世界推廣的平民教育
第四章 平民教育之再次升華:鄉村建設
**節 從識字運動到鄉村建設的歷程
第二節 鄉村建設的整體性
第三節 鄉村建設中的“六育”問題
第五章 平民教育、鄉村建設之微觀分析
**節 從《中華平民教育運動歌》到“九大信條”
第二節 對“平”字的多元闡釋
第三節 回歸人性的整體教育理念
第六章 教育家晏陽初的精神與態度
**節 晏陽初之性格和學習態度
第二節 揣情度理與述事論人
第三節 人文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附錄 晏陽初生平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教育家晏陽初研究 節選
《教育家晏陽初研究/中國近現代原創型教育家研究叢書》: 晏陽初一生獲得了無數的稱號。例如,《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稱其為“中國平民教育家”。《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將其定位為“中國社會學家、教育家”。《環華百科全書》稱其為“平民教育及鄉村建設家”。毛澤東對晏陽初“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運動,深致敬佩”。另外,他還被稱為“國際平民教育之父”“平民教育運動的開拓者”“世界上為社會貢獻*大、影響*廣的十大名人”“世界公民”“國際鄉村改造之父”,等等。當然,他也深知其他的各類帽子“都有人送給我,在史料庫里大概還可以找到一些”。但他的起點是平民教育,核心的貢獻是平民教育和與平民教育一而二、二而一的鄉村建設。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研究晏陽初時國內學者多將其定位為教育家,具體說來是平民教育家。經過多年歷史淘洗和沉淀,多個領域已經公認了他在各自所屬領域的貢獻。 晏陽初及其所關涉的近現代教育實踐,不僅值得歷史的梳理和理論的研究,還有現實參考借鑒價值。例如,戴逸20年前在為《中國近現代教育家系列研究》所作的序中高度肯定了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急待研究、總結,提高到理論的認識”。雷潔瓊回憶了她于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任教時與晏陽初在定縣實驗區的交往經歷,認為:“……(許多大學生)密切了和農民大眾的聯系,認識了中國農村社會問題,對我國當時農村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晏陽初后來成為國際鄉村改造運動及平民教育運動的奠基人。即使就歷史問題而言,梳理和分析平民教育之源起與潮落就大有意趣。雷潔瓊甚至認為,研究晏陽初及其事業,可以“為人們考察近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在追求探索國家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軌跡提供可貴的借鑒”。 晏陽初所觸涉并提供解決方案的近代中國農村問題,是中國社會學一貫關注的焦點之一。他所提出的問題和提供的方案,常常作為農村問題各種解決方案的比較對象。李培林、渠敬東等人在綜合考察了鄉村建設運動各大家之后,認為“與許多理論家不同,晏陽初作為實干家,積極提倡博士下鄉,并且身先士卒,舉家遷往農村”。這種精神,在過去是有意義的。作為側重實干的鄉村建設運動的“新派”代表人物,晏陽初其實并非沒有理論體系。楊雅彬認為:“(在新派中),只有平教會(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算是形成了一套理論體系。”那么,將以教育為突破口和起點而解決鄉村問題的假設、實踐和理論體系總結提煉出來、創造行動下去,對于回答歷史上的遺留問題,解決現實中的迫切問題,是有價值的。 如何將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這兩大部分的辯證關系呈現出來,一直是晏陽初研究的一個大問題。該問題直接關系到如何準確理解晏氏平民教育和晏氏鄉村建設的基本特質。在《鄉建學院創辦之旨趣》中,代理院長梁仲華曾說:“平教會要辦一個名叫'鄉村建設'的學院……是因為平教工作與鄉村建設有不可分的聯系。……平民教育是鄉村建設的開始,鄉村建設是平民教育的歸宿;教育須以建設為內容,才不落空,建設須以教育為人手,才能收效。”在《華西實驗區工作述要》中,孫廉泉說:“除了政治力量之外,教育才是一種啟發地方自動建設的力量。……我們在各學區專設民教主任,推動成人教育,用教育力量來引發建設力量。”從鄉村建設和平民教育先賢具體而成功的實踐中總結提煉,當有助于我們系統地認識教育家晏陽初,認識其思想概貌和精神實質。 ……
教育家晏陽初研究 作者簡介
宋恩榮,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曾任全國教育科學一、二、三屆規劃領導小組教育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和第二、三屆“全國教育圖書獎”評選委員會委員,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暨學術交流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理事暨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長,日本廣島大學訪問學者。先后主持或參與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八五”“九五”國家教委重點課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國近現代教育家系列研究》(主編,23種),《近代中國教育改革》(主編),《日本侵華教育全史》(聯合主編,包括專著4種、資料集4種),《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聯合主編,26種),《晏陽初教育思想研究》(合著),《晏陽初及其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編著,日文版,東京),主編或聯合主編的其他文獻資料集12種,發表論文近百篇。 李劍萍,現為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正院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后。曾任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聊城大學副校長、天津城建大學常務副校長(正校長級)、甘肅省金昌市副市長。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審查專家等。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教育史、高等教育學。代表性學術專著有《中國現代教育問題史論》《中國現代教育史》等4部,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學導論》和《校長領導與學校效能的實證研究》《大學教學論》等7部,在《教育研究》《歷史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教育部人文社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等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獨立或首位獲得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獎勵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 楊華軍,現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晏陽初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員。長期從事晏陽初研究,代表性學術著作有《晏陽初畫傳》(與宋恩榮合著,獲2012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在《中國藏學》《南亞研究季刊》《西藏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1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