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家陶行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093644
- 條形碼:9787209093644 ; 978-7-209-0936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家陶行知研究 內容簡介
本叢書對教育家的選擇標準是:1.同時具備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體系化的教育思想、重大的教育影響,且至少在上述三者之一具有原創特質。2.以解決中國現代教育重大問題為鵠的,具有世界視野、中國特色、時代精神、個人風格、獨特魅力、恒久價值。3.大推動中國現代教育的進步,并在當時及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迄今仍經得起歷史檢驗。4.兼顧歷時性,以教育家之代際嬗替反映中國現代教育之發展;考慮橫向型,兼顧理論型與實踐型教育家,大學教育家與中小學教育家,學校教育家與社會教育家,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家等。本叢書主要解決的問題是:1.教育家、尤其是創新型教育家是如何形成的、特質何在;2.教育家、尤其是創新型教育家如何創新教育體系,培養創新型人才;3.從古今中西的歷史坐標來看,中國近現代原創型教育家對于中國教育歷史長河與世界教育體系之林,具有什么樣的獨特性貢獻;4.中國近現代原創型教育家對于構建中國特色現代教育體系具有什么重大貢獻、意義何在;5.對于當下中國怎樣才能涌現出教育家、特別是創新型教育家有何啟示、借鑒。
教育家陶行知研究 目錄
總序 原創型教育家的文化自覺與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之形成
引言
**章 從徽州到美洲:一個鄉村青年的成才之路
**節 懷了無窮希望的傷心人
第二節 秀絕金陵**聲
第三節 負笈游美
第四節 陶行知與安徽教育
第二章 教育學新銳:從南京高師到中華教育改進社
**節 任教南京高師
第二節 傳播實用主義教育學說
第三節 主持中華教育改進社
第四節 積極推進新學制改革
第三章 眼光向下:從平民教育到鄉村教育
**節 發起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第二節 編撰《平民千字課》
第三節 普及家常便飯的平民教育
第四節 從平民教育向鄉村教育過渡
第五節 創辦試驗鄉村師范學校
第六節 曉莊之殤
第四章 生活教育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節 生活教育理論的提出
第二節 “生活即教育”
第三節 “社會即學校”
第四節 “教學做合一”
第五章 關注兒童:從科學下嫁到工學團
**節 “不除庭草齋夫”
第二節 科學下嫁
第三節 工學團
第四節 小先生制
第六章 戰時難童教育:育才學校的艱辛與成就
**節 從國內到國外的抗日宣傳
第二節 創辦育才學校
第三節 育才學校的創造教育
第四節 育才學校的校園文化
第五節 育才學校的艱難困苦
第六節 育才學校的辦學成就
第七章 獻身民主:從民盟骨干到民主斗士
**節 投身民主運動
第二節 倡導民主教育
第三節 “民主之魂”
結語 “行知精神”
附錄 陶行知生平人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引言
**章 從徽州到美洲:一個鄉村青年的成才之路
**節 懷了無窮希望的傷心人
第二節 秀絕金陵**聲
第三節 負笈游美
第四節 陶行知與安徽教育
第二章 教育學新銳:從南京高師到中華教育改進社
**節 任教南京高師
第二節 傳播實用主義教育學說
第三節 主持中華教育改進社
第四節 積極推進新學制改革
第三章 眼光向下:從平民教育到鄉村教育
**節 發起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第二節 編撰《平民千字課》
第三節 普及家常便飯的平民教育
第四節 從平民教育向鄉村教育過渡
第五節 創辦試驗鄉村師范學校
第六節 曉莊之殤
第四章 生活教育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節 生活教育理論的提出
第二節 “生活即教育”
第三節 “社會即學校”
第四節 “教學做合一”
第五章 關注兒童:從科學下嫁到工學團
**節 “不除庭草齋夫”
第二節 科學下嫁
第三節 工學團
第四節 小先生制
第六章 戰時難童教育:育才學校的艱辛與成就
**節 從國內到國外的抗日宣傳
第二節 創辦育才學校
第三節 育才學校的創造教育
第四節 育才學校的校園文化
第五節 育才學校的艱難困苦
第六節 育才學校的辦學成就
第七章 獻身民主:從民盟骨干到民主斗士
**節 投身民主運動
第二節 倡導民主教育
第三節 “民主之魂”
結語 “行知精神”
附錄 陶行知生平人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