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流動與融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891566
- 條形碼:9787532891566 ; 978-7-5328-915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流動與融合 本書特色
本書將濃縮匯總50年來,世界各國各級各類教育改革與實踐的經驗教訓和國內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是我國當代比較教育學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文獻價值巨大。同時,其相應的數字化產品及多元化服務如網絡數據庫積累及擴展、專項搜索等將是未來增值點。
流動與融合 內容簡介
《流動與融合:教育國際化的世界圖景》將濃縮匯總50年來,世界各國各級各類教育改革與實踐的經驗教訓和國內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是我國當代比較教育學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文獻價值巨大。同時,其相應的數字化產品及多元化服務如網絡數據庫積累及擴展、專項搜索等將是未來增值點。
流動與融合 目錄
導言國際組織與全球教育發展 一、從國際角度看基礎教育的實施 二、全民教育:2000年的挑戰和對策 三、國際教育資助的發展趨勢 四、入世后中國教育服務的比較優勢分析(上) 四、入世后中國教育服務的比較優勢分析(下) 五、政府“入世”是我國教育“入世”的關鍵 六、全球化驅動下的高等教育與wTO 七、GATS給印度教育帶來的憂慮及印度的對策 八、論UNESCO與WTO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不同傾向 九、WTO框架與我國學術勞動力市場建設 十、達喀爾論壇后的世界全民教育:進展、特點、挑戰及前景 十一、教育研究的國際視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研究機構的比較分析 十二、歐盟與東盟高等教育政策演進比較 十三、“全民學習”愿景下的教育資助——《世界銀行2020教育戰略》述評 十四、透視國際組織教育政策背后的運作邏輯——以世界銀行和經合組織為例 十五、重新審視國際社會共同達成的“全民教育目標”:讓權利變為現實 十六、向知識銀行轉型——從教育戰略看世界銀行的全球教育治理 十七、國際組織需要什么樣的人 ——聯合國專門機構專業人才聘用標準研究人員流動與跨文化教育 一、美國的留學生教育現狀及其比較研究 二、WTO與我國的留學低齡化 三、英國高校學生的國際流動 四、全球化視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時代使命 五、新世紀國際留學市場中的法國 六、跨越國界的高等教育 七、中國的知識流散——海外中國知識分子間的交流網絡 八、全球化背景下澳大利亞國際教育服務及其政策 九、留學生利益保障的國際比較 十、日本留學生擴招政策與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 十一、跨文化教育:一個新的重要研究領域 十二、跨文化能力分類及培養的思考 十三、韓國“全球公民教育”的發展及其特征 十四、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我國低齡留學原因及利弊分析歐盟與博洛尼亞進程 一、一體與多元——歐盟教育政策述評 二、博洛尼亞進程框架下俄羅斯高等教育系統的改革 三、博洛尼亞進程中法國的四種聲音:一體化vs保持特性 四、博洛尼亞進程中的芬蘭高等教育政策調整 五、促進歐洲各國資格和文憑互認的“歐洲通行證”探究 六、博洛尼亞進程的*新進展與未來走向 七、多層治理視野下的歐盟教育政策形成機制研究 八、歐盟國家教育質量的框架、進展及其啟示 九、德國實施“博洛尼亞進程”的進展及其存在的爭議新興問題 一、第三次浪潮:國際教育的未來趨勢 二、跨國教育的質量保障、認證和資格認可 三、對中國一東盟《服務貿易協定》框架下高等教育服務承諾的法律解讀 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三大國際教育測試研究 五、國際學業成績測評的發展動因、政策回應與積極影響 六、全球化時代八國語言教育推廣機構文化使命的國際比較 七、日本的國際教育援助及其軟實力構建 八、SSCI對中國學者學術研究的影響:以教育學科為例英文目錄后記
展開全部
流動與融合 作者簡介
叢書主編: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 顧明遠執行主編: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會長、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聯合會副會長 王英杰編 委 會:世界各國和全國比較教育學科知名專家與學者叢書將由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國別區域研究培育基地)和國內相關院校骨干專家及《比較教育研究》編輯部承擔完成。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