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領域卷(一)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63095
- 條形碼:9787121263095 ; 978-7-121-2630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領域卷(一)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國工程院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從2013年至2014年聯合組織開展的“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本書針對我國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深入研究機械、航空裝備、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船舶、汽車、電力裝備七個領域的制造業發展,分別分析上述領域的產業現狀、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借鑒強國經驗,進而提出各領域的強國標志、發展戰略和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國家研究制定“*國制造2025”提供了科學支撐。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領域卷(一)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工程院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從2013年至2014年聯合組織開展的“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本書針對我國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深入研究機械、航空裝備、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船舶、汽車、電力裝備七個領域的制造業發展,分別分析上述領域的產業現狀、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借鑒強國經驗,進而提出各領域的強國標志、發展戰略和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國家研究制定“中國制造2025”提供了科學支撐。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領域卷(一) 目錄
**篇 機械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1
課題組成員名單 2
總 論 4
**章 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現狀 5
1.1 產業規模世界** 6
1.2 進出口貿易穩步上升 6
1.3 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活力增強 8
1.4 產業競爭力提升 10
1.5 綠色發展有所改善 11
第二章 存在的問題 13
2.1 創新能力不強 13
2.2 質量效益不高 15
2.3 基礎薄弱 16目 錄
**篇 機械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1
課題組成員名單 2
總 論 4
**章 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現狀 5
1.1 產業規模世界** 6
1.2 進出口貿易穩步上升 6
1.3 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活力增強 8
1.4 產業競爭力提升 10
1.5 綠色發展有所改善 11
第二章 存在的問題 13
2.1 創新能力不強 13
2.2 質量效益不高 15
2.3 基礎薄弱 16
2.4 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 17
2.5 產業結構不合理 17
2.6 發展方式粗放 18
第三章 我國機械工業發展趨勢 19
第四章 機床制造業強國戰略研究 21
4.1 現狀與差距 22
4.2 趨勢與借鑒 30
4.3 強國標志 40
4.4 戰略目標 45
4.5 重點任務 47
4.6 保障措施 50
參考文獻 52
第五章 基礎制造工藝與裝備強國戰略研究 53
5.1 現狀與差距 53
5.2 發展趨勢 61
5.3 強國標志 63
5.4 發展思路與目標 68
5.5 重點任務 69
5.6 政策措施 75
第六章 機械基礎件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76
6.1 現狀與問題 77
6.2 發展趨勢 80
6.3 強國標志 83
6.4 發展思路與目標 84
6.5 重點任務 85
6.6 政策措施 90
第七章 工程機械行業強國戰略研究 92
7.1 現狀與差距 93
7.2 趨勢與借鑒 107
7.3 強國標志 112
7.4 發展思路與目標 115
7.5 重點任務 118
7.6 保障措施 126
第二篇 航空裝備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131
課題組成員名單 132
**章 建設航空裝備制造強國的必要性 133
1.1 航空制造業是戰略性產業 133
1.2 航空強國是制造強國的重要標志 135
第二章 世界航空強國的對比分析 137
2.1 航空制造強國的內涵 137
2.2 世界航空工業的基本格局 138
2.3 世界航空強國的對比分析 141
2.4 我國與發達國家對比分析 145
2.5 有待突破的關鍵瓶頸和重要短板 149
第三章 航空制造強國的主要標志 151
3.1 主要標志 151
3.2 發展預測 152
第四章 我國航空裝備制造強國發展戰略 153
4.1 發展思路 153
4.2 發展目標 153
4.3 發展路徑 154
第五章 我國航空裝備制造強國發展重點任務 155
5.1 重大技術 155
5.2 重大產品 160
5.3 重大創新能力建設 164
5.4 重大工程 165
5.5 重大科技專項 168
參考文獻 169
第三篇 航天裝備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171
課題組成員名單 172
**章 航天強國內涵與課題研究定位 174
1.1 航天強國的概念與特征 175
1.2 航天制造的特征 176
第二章 *國航天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178
2.1 *國航天產業發展現狀 178
2.2 與航天強國的比較分析 179
2.3 *國航天制造與產業化存在的問題 181
2.4 發展趨勢與需求 183
第三章 提升航天裝備制造能力的思路與路徑 186
3.1 *國航天產業發展的戰略任務 186
3.2 提升航天裝備制造能力的總體路徑 186
第四章 提升航天裝備制造能力的重點任務 189
4.1 航天產品制造與產業化工程 189
4.2 裝備快速響應制造應用工程 191
4.3 航天數字化、智能化工程 192
4.4 重大制造技術開發與創新工程 195
4.5 提升核心基礎能力工程 200
4.6 質量保障工程 202
第五章 措施建議 206
5.1 以市場為導向,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產業發展環境 206
5.2 推進優化重組,提升航天產業資源配置水平 206
5.3 大力推進*進研制生產模式和*進制造技術應用 207
5.4 持續推進國產替代工程,提升基礎能力自主保障水平 208
參考文獻 208
第四篇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209
課題組成員名單 211
**章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212
1.1 產業狀況分析 212
1.2 裝備技術現狀分析 222
1.3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與強國差距 225
第二章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強國的發展戰略 228
2.1 戰略依據 228
2.2 戰略目標 231
2.3 發展戰略選擇 233
2.4 發展戰略路線 235
第三章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 強國戰略重點任務 239
3.1 研制新技術產品 239
3.2 提升產業基礎 242
3.3 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244
3.4 組織實施重大創新示范工程 248
第四章 軌道交通領域建設制造強國的保障措施 252
4.1 提高原始創新能力 252
4.2 持續強化工業基礎 253
4.3 構建國際標準體系 254
4.4 推進產業集聚發展 255
4.5 支持國際化經營 256
4.6 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 257
4.7 健全行業管理體系制度 258
參考文獻 259
第五篇 船舶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263
課題組成員名單 264
**章 世界船舶工業發展概況 265
1.1 世界船舶工業發展歷程及現狀 265
1.2 船舶工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267
第二章 船舶制造強國的 特征與評價指標 273
2.1 船舶制造強國內涵和特征 273
2.2 船舶制造強國綜合指數 274
2.3 我國船舶制造強國進程預測 276
第三章 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現狀與面臨機遇 278
3.1 我國已成為世界造船大國 278
3.2 船舶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 281
3.3 船舶工業發展面臨新形勢 283
第四章 我國船舶制造強國發展戰略 286
4.1 指導思想 286
4.2 發展思路 287
4.3 發展目標 288
第五章 我國船舶制造強國重點任務 290
5.1 強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290
5.2 加快船舶產品優化升級 291
5.3 著力培育海工產業支柱地位 292
5.4 提升配套產業發展能力 294
5.5 強化產業發展基礎能力 295
5.6 創新突破產業發展模式 296
5.7 深入開展國際化發展戰略 297
5.8 加強完善人才隊伍建設 298
第六章 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 300
6.1 保障措施 300
6.2 政策建議 301
參考文獻 302
第六篇 汽車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305
課題組成員名單 306
**章 *國汽車工業現狀 307
1.1 入世以來*國汽車工業發展成效顯著 307
1.2 *國汽車工業大而不強 311
1.3 *國汽車工業處于由大到強的發展階段 315
第二章 *國汽車制造與強國的對比分析 318
2.1 汽車強國評價指標體系 318
2.2 基于指標體系的各國汽車工業評價 320
2.3 *國與汽車強國的差距分析 321
2.4 汽車強國的啟示與借鑒 323
2.5 *國實現汽車強國的時序預測 330
第三章 *國汽車工業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332
3.1 *國汽車工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 332
3.2 *國汽車工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 336
第四章 實現汽車強國的 戰略與路徑 344
4.1 總體思想 344
4.2 戰略目標 346
4.3 實現路徑 350
第五章 實現汽車強國的重點任務 358
5.1 打造協同高效的汽車工業共性技術創新體系 358
5.2 打造汽車核心零部件及配套體系 359
5.3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并建立領跑機制 360
5.4 推進低碳化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 361
5.5 推進互聯智能汽車創新發展 362
5.6 推進汽車設計、制造、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363
5.7 實施汽車產品質量全面提升工程 364
第六章 建設汽車強國的保障措施 365
6.1 在國家層面成立汽車強國建設工作小組 365
6.2 組建非營利性的國家汽車工程研究院 365
6.3 完善企業管理與業績考核機制 366
6.4 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汽車優勢領域 366
6.5 通過財稅手段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 367
6.6 完善汽車高品質相關標準體系 367
6.7 盡快全面布置布局*國互聯網智能汽車發展 368
參考文獻 368
第七篇 能源裝備制造強國戰略研究 369
課題組成員名單 370
**章 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371
1.1 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 371
1.2 能源裝備制造強國特征 373
1.3 我國與強國的對比分析 373
1.4 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趨勢 374
1.5 我國成為能源裝備強國的時間預測 375
第二章 發展戰略及發展目標 377
2.1 發展戰略 377
2.2 指導思想 377
第三章 實現強國戰略的技術路線 380
3.1 技術路線 380
3.2 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的發展路線圖 384
第四章 實現制造強國的重點任務 387
4.1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387
4.2 提升產品質量 411
4.3 強化制造基礎 411
4.4 推行綠色制造 412
4.5 發展服務型制造 412
4.6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或產業基地 412
第五章 保障措施 413
5.1 建議工信部成立強國戰略專項實施辦公室 413
5.2 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413
5.3 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完善產業布局的步伐 413
5.4 財稅政策 414
5.5 樹立品牌 414
5.6 開拓國際市場 414
參考文獻 415信息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