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政治教育學范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31714
- 條形碼:9787513031714 ; 978-7-5130-317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治教育學范疇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按照邏輯范疇體系結構的一般原則,結合政治教育學研究領域的特殊矛盾和規律,確立了政治教育學范疇的邏輯結構。這個結構就是以政治教育學基項范疇為基礎,以中心范疇為軸心,從邏輯起點經過邏輯中項到邏輯終點的邏輯范疇結構體系,即以政治文化為基項范疇,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為中心范疇,政治認知為起點范疇,政治情感、政治價值觀和政治認同為中項范疇,政治參與為終點范疇的邏輯結構體系。同時,還明確提出了認知構建、情感培養、認同培育、技能訓練、參與引導等介體范疇。政治教育學范疇及其邏輯結構體系的確立,為政治教育學理論及學科研究提供了思路,對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創新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政治教育學范疇研究 內容簡介
1.權威編寫:本書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組織編寫。 2.專家推薦:本書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傅安洲作推薦序。 3.獲評優博:本書為2014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論文。
政治教育學范疇研究 目錄
**節 選題依據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政治教育及相關理論概述
**節 政治教育內涵辨析
第二節 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關系
第三節 政治教育學的學科歸屬與屬性
第四節 政治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第三章 政治教育學范疇的含義及幾組相關概念關系
**節 范疇概念的形成及其發展嬗變
第二節 政治教育學范疇的含義
第三節 與政治教育學范疇相關的幾組關系
第四章 政治教育學范疇的特征、功能及確立的原則
**節 政治教育學范疇的特征
第二節 政治教育學范疇的功能
第三節 政治教育學范疇探索的基本原則
第五章 政治教育學范疇體系的邏輯結構
**節 政治教育學范疇邏輯結構的意義
第二節 政治教育學范疇的邏輯結構
第三節 政治教育學介體范疇及簡釋
第六章 政治教育學的基項范疇——政治文化
**節 政治教育學邏輯基項范疇釋義
第二節 政治文化的含義辨析
第三節 政治文化作為政治教育學基項范疇的緣由
第四節 政治文化納入政治教育學范疇的意義
第七章 政治教育學中心范疇——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
**節 政治教育學中心范疇及其與基項范疇的關系
第二節 政治教育學中心范疇——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概念辨析
第三節 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作為政治教育學中心范疇的特征
第四節 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作為政治教育學中心范疇的意義
第八章 政治教育學的起點范疇——政治認知
**節 政治教育學邏輯起點范疇釋義
第二節 政治認知的含義
第三節 邏輯基項范疇與邏輯起點范疇的區別和聯系
第四節 政治認知作為政治教育學起點范疇的基本特征
第五節 政治認知作為政治教育學起點范疇的意義
第九章 政治教育學的中項范疇——政治情感、政治價值觀與政治認同
**節 政治教育學的中項范疇之一——政治情感
第二節 政治教育學的中項范疇之二——政治價值觀
第三節 政治教育學的中項范疇之三——政治認同
第四節 政治教育學中項范疇與政治文化的關系
第十章 政治教育學的終點范疇——政治參與
**節 政治參與的含義
第二節 政治參與作為政治教育學范疇的特點
第三節 政治參與作為政治教育學范疇的意義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 記
政治教育學范疇研究 作者簡介
黃少成(1978—),漢族,湖北仙桃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副教授。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主持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2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撰寫的論文曾先后獲得教育部社科中心德育優秀成果一等獎(2012),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3)。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